中国解决对欧贸易摩擦能力加强

2015-12-03 08:22黄小希陈诺
中国名牌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救济市场经济贸易

黄小希 陈诺

中欧建交40年来,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直线上升,目前,中国稳居欧盟贸易伙伴第二位。但是近年来,欧盟已成为利用贸易壁垒限制我国产品进口最多的地区之一,直接导致了中欧贸易摩擦案件数量越来越多。

为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中国不仅在政府层面加强与欧盟的协调和沟通,企业层面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也不断提升,如今已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和贸易规则为自己的经营保驾护航。

目前,中国仍是国际上贸易救济设限的首要目标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截至2014年底(从1995年WTO成立之日起算),“中国制造”遭遇反倾销调查1052起,反补贴调查90起,分别占所有WTO成员的22%和24%。

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案件中,欧盟是最主要的发起方:反倾销立案119起,在印度和美国之后排在第3位;反补贴立案9起,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之后位列第4。

当前,世界经济放缓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以后,欧盟各国经济低迷,复苏乏力,一些经济体和产业倾向于寻求传统贸易救济措施的保护。

长期处理欧盟涉华贸易纠纷案件的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盛兴律师介绍说,欧盟历史上主要受益于其传统行业优势,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欧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等新兴国家相比逐步下降。

余律师分析说,欧盟产业的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不占优势,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情况,对于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来说这种劣势更为明显。与此同时,欧盟产业的规模化生产滞后:以皮鞋产业为例,意大利等国的鞋厂多数停留在小作坊阶段,无法同全流水、机械化的大企业竞争。

另外,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不断加快,中国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升级虽然可以减少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纠纷,但与欧盟产业的竞争性会更大,也更易引起贸易摩擦。例如在目前正在调查的取向硅钢案中,欧盟企业指责进口产品倾销或者享受政府补贴,但真正的原因是产业技术革新后,变压器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采用高磁感取向硅钢,而欧洲相关产业仍然还在生产传统产品,因此失去部分市场是必然的。

到201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规定的15年过渡期即将届满,届时欧盟应就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问题做出相关决定,很多欧洲产业和企业抱着“最后捞一票”的想法,扯住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大做文章。

例如,欧洲钢铁联盟经济委员会(EUROFER简称欧钢联)是近年来欧盟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位于布鲁塞尔的Denton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Rudi Leleu介绍说,欧钢联从2014年年底开始,不断呼吁欧盟继续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也要求欧委会尽快修改现有的反倾销反补贴的政策,缩短调查和裁判程序。此外,欧洲的一些企业和产业协会甚至试图推动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不作为”,拖着不修改法律或履行承诺,尽量延长对华“非市场经济”条款。

由于中国产业遭受欧盟贸易救济措施的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持续高位,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建立了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商协会及应诉企业“四体联动”的应对机制,积极处理和应对贸易摩擦,较之最初“被动挨打”的局面大有改观。

中国商务部等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应对并加大交涉力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欧盟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势头。例如,在中欧领导人积极推动下,旷日持久的中欧太阳能光伏产业贸易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与此同时,我国各产业的商会和协会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贸易纠纷中小到个案中的产业损害、替代国和替代国价格问题,大到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商业协会的作用不容小视。余盛兴律师建议,应该鼓励和推动企业自发和自愿组成临时的特别团体(Ad Hoc),以便更加有力地应对国际贸易纠纷。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余律师说,中国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应诉是一种必要的投资,是对市场和市场份额的维护。有的企业甚至提出,不怕反倾销,因为也许这是一个市场洗牌的机会,反而可能增加市场份额。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处理的案件中,广东的一家企业在欧盟对华塑料袋反倾销案中应诉,从而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和较低税率。公司老板表示,有反倾销税的那5年生意反而更好做。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应诉能力也突飞猛进。国内知名品牌奥康皮鞋曾被欧盟征收反倾销关税,2007年2月奥康将案件诉至欧洲法院,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欧洲法院作出最终裁决:支持奥康的上诉请求,取消欧盟针对奥康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决定,并要求其承担一审及上诉的诉讼费用,宣布不再对中国进口的皮鞋采取反倾销措施。

德国贸易咨询公司IDA位于布鲁塞尔的办公室负责人Thomas Richter说,虽然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欧盟应诉后胜诉案例可谓“凤毛麟角”,但积极应诉将为中国企业的合法经营和销售活动争取到更多的“发言权”,随着中国法律业界和企业对欧盟贸易法则的了解不断深入,欧盟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就不会再得心应手了。

中国驻欧盟的商务官员杨利军表示,为进一步减少中欧贸易摩擦,中国将与欧盟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中欧产业间需加强对话与合作,争取通过业界协商解决有关纠纷;中国出口企业也要进一步规范出口行为,防止集中低价出口,恶意竞争。中方应敦促欧方遵守世贸义务,及早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不再对我国企业实施不公平待遇。

相关链接:

欧盟对华贸易救济的几大特点

根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参赞处的统计,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近3年来数量保持在每年7起左右,总体数量比1999年前后和2005-2006年间的10余起的峰值有所下降,但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涉及高科技和大宗产品的案件呈增长态势。

与早期针对中国产日用品或化工等基础原料不同,近年来欧盟贸易救济措施重点已经转移到钢铁、电子产品等行业。根据欧委会《中国-欧盟经济与贸易关系》报告,五个行业成为贸易案件最频繁的目标行业,依次是化工产品、轻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

与此同时,涉华贸易纠纷的总体金额日益增大。以光伏“双反”案为例,欧盟不仅直指新能源产业,涉案金额更是达到210亿欧元的天文数字。

欧盟步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后尘,近年来多次采用或威胁采用反补贴调查。

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欧盟全部9起涉华反补贴立案集中在2009年以后。

在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尤其是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欧盟最近频指中国钢铁行业,不断发起贸易救济行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其他国家对中国钢铁行业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例如,2014年,欧盟对中国冷轧不锈钢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于2015年3月宣布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随后,印尼、马来西亚纷纷发起反倾销调查。目前,美国、韩国等国家也蠢蠢欲动。

猜你喜欢
救济市场经济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市场经济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不当解雇之复职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关系救济
贸易统计
论私力救济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