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察
《学习时报》:公务员聘任制本质上是通过合同管理形式在公职人员与公共部门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弹性雇佣关系,有助于提升公务员队伍的应变能力和专业化素质。但是,认为聘任制能够打破公务员“铁饭碗”、应当全员推广,甚至应将“聘任”转“常任”等误区的存在,表面上错在认为聘任制应“包治百病”,根源则在于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华每日电讯》:红头文件是政府部门下达行政命令的主要载体,其规范性和严肃性毋庸置疑,但近年来,红头文件闹过的笑话并不少——有下发红头文件批评食堂“菜里没肉”的,有要求将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这些红头文件如此“任性”,归根结底还是人治的思维在作祟。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会休止。对于政府部门的权力,这句话同样适用。将政府的行为限定在法治框架之内,从根上避免政府违法。
《工人日报》:烦人的证明屡屡出现,从制度层面而言,一些法律制度对公众设定了过多的义务,凡是涉及审批的,往往都要公众出具这样那样的证明;从观念层面而言,一些部门和单位还没有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姿态走出来,服务意识淡薄;从技术层面而言,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当然,也不乏一些人从中寻租,故意刁难他人。上述因素虽然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正在逐步改观,但在不少地方,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面对烦人的证明,相关部门应列出办事清单,告诉公众哪些证明是必须的,尽可能简化程序。清理不必要的证明,减少公众和企业的办事障碍和负担,避免人力财力的浪费。
《光明日报》:社保缴费水平偏高的话题,由来已久。据媒体报道,在列出统计数据的17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居第13位,高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目前我国单位和个人为在职职工缴纳的五项社会保险,约为职工个人工资的46%。上班族按月缴纳社保,即使只拿着约为北京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收入,整个职业生涯个人和单位的社保缴费也会达到百万元之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社保支出相对较少的问题。“缴多取少”。如何让民众感受到来自社保的幸福感,值得深思。
《新京报》:媒体报道,在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下,养老金预计发放年数低于预期剩余寿命8年,养老金投资回报率大幅跑输待遇增长率。从缓解政府压力的角度出发,取消养老金“继承权”,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仔细分析一下则不难发现,这实质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建议,是把养老金制度推向更加危险境地的想法。解决养老金缺口的根本办法,还是要通过改革、通过经济发展、通过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来、通过扩大养老金投资渠道等来解决,而不是损害普通居民的权益。
《长江日报》:从车补标准可以看到,发放基本上是以职位论车补。职位越高,车补越多,反之递减。然而,放到现实中,往往是基层干部跑腿更多,身居要位的外出比例相对较少。职位高工资待遇较高,这可以理解。但是,其职位优势应该在职务补贴上面就已经体现,而不是具体分化到每一环节。交通费用补贴就该跟实际情况挂钩。以职位论车补的发放模式不尽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