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青壮年动脉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

2015-12-03 06:00刘芳勋王仁贵牛志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5期
关键词:颈动脉螺旋造影

张 晶 刘芳勋 张 华 王仁贵 牛志红 刘 芳

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青壮年动脉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

张晶①刘芳勋①张华①王仁贵②*牛志红①刘芳①

张晶,女,(1969- ),硕士,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社区医疗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动脉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选择89名颈部血管超声异常患者行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动脉硬化患者平均年龄为50岁,共检出冠状动脉病变84例(占94.38%),其中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19例,患病率为21.34%。结论:颈动脉超声异常的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对筛查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成像;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病变

DOI∶ 10.3969/J.ISSN.1672-8270.2015.05.032

[First-author’s address]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10038, China.

目前,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长迅速,占据公共卫生资源的比例不断增加。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AD)的“金标准”,然而有创性检查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并具有一定的病死率,且无症状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率亦较高。随着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的提高,CT冠状动脉成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32排CT到256排CT,扫描速度不断加快,并且对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增加,受心率和病变的影响减小。为此,本研究着重探讨动脉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意义,找到切实可行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尽早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减轻患者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颈部血管超声异常、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管腔狭窄诊断为动脉硬化的89例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28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50.42岁。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颈部血管超声异常,包括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管腔狭窄;②年龄18~70岁;③同意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病变、肾功能不全等,不能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②卧床,不能配合检查;③造影剂过敏;④不同意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1.3检查方法

(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空腹进行检查。

(2)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采用飞利浦公司256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时患者心率稳定在60~200/min,以4~5 ml/s的速度经肘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60 ml。CT扫描自主动脉弓上1 cm至横膈水平。①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600 mAs,扫描矩阵512~512,视野28 cm,层厚0.625 mm,扫描时间5 s;②数据处理: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将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进行后期处理。

1.4评价方法

(1)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TA)采用美国心脏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方法,对冠状动脉的主要节段进行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按直径法分为轻度狭窄(≤49%)、中度狭窄(50%~74%)及重度狭窄(≥75%)3个等级,狭窄程度<50%的病变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

(2)十二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电图检查

89例患者心电图检查提示,7例出现偶发房性早搏,其余均未见异常。

2.2冠状动脉CT成像病变结果

(1)89例患者共检出冠状动脉病变84例(占94.38%),其中男性61例(占68.53%),女性28例(占31.46%);冠状动脉内皮增厚、斑块形成46例(占51.68%),其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冠状动脉硬化20例(占22.47%);血管狭窄43例(占48.31%),其中冠状动脉狭窄>50%有意义的狭窄19例(占21.3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未见异常仅5例(占5.61%)。冠状动脉内皮增厚、斑块形成男女构成比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61,P<0.05);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男女构成比统计,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77,P<0.05);有意义狭窄男女构成比统计,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8,P<0.05);见表1、表2。

表2 84例CTA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成像结果(例)

(2)89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分布的结果:84例冠状动脉内皮增厚、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患者,其中病变部位位于左冠状动脉主干(LAD)57例(占67.86%),多支病变7例(占8.33%);89例患者中冠状动脉血管肌桥21例(占23.59%),冠状动脉血管肌桥位于LAD15例,占冠状动脉血管肌桥的71.42%;其他畸形4例(见表3)。

表3 84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病变部位分布结果[例(%)]

2.3不良反应

本研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患者自觉静脉注射碘帕醇后全身灼热感,休息并多饮水后约1 h自行缓解。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动脉粥样硬化累及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也使得青壮年发生“老年病”的情况逐年增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是逐渐发生、发展形成的,多与不良生活方式、体内毒素的积累及环境污染等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在青少年甚至婴儿时期即开始出现。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高血脂及体内自由基过多、氧化反应过度所致[2]。我国冠心病及脑血管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年病死率已达244/10万(城市)和193/10万(农村),已经成为我国患者死亡的第一病因。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降低不良预后与病死率。

目前认为,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是描述冠状动脉规范的临床手段,也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此项技术趋于成熟,并逐渐向基层医院推广[3]。然而,冠状动脉造影是一项有创检查,费用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无法用于无症状亚健康人群CAD的筛查[4]。多层螺旋CT可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并区分斑块性质,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是早期发现和评估无症状CAD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冠状动脉CT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有研究认为,多层螺旋CT可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管腔通畅程度,对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钙化敏感性高,可发现小的非钙化斑块,对日后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5]。目前,许多体检包含颈动脉超声,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窗口”,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增厚或斑块形成预示了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增加。一项针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及IMT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显示,145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中,颈动脉增厚或有斑块者达89例(占61.13%),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者高达78例,认为IMT增厚对冠心病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高达83.72%[6]。孙涛等[7]评价北京社区大样本人群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入选男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7%,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为45%,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Kablak-Ziembicka等[8]研究认为,IMT>1.15 mm中有94%患有冠心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89例颈部血管超声异常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阳性84例,占总例数的56%,且男性60例(占58.82%),女性24例(占50%),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冠状动脉狭窄>50%有意义的狭窄占10.4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本研究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的筛查在颈部血管超声异常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颈动脉超声检出一侧以上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者接近半数,其中78.4%患者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同时检出冠状动脉病变,即78.4%颈动脉超声有异常发现者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尽管目前国内外尚无预测冠心病的颈动脉IMT阈值的统一标准,但诸多研究均证明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显著正相关[9-11]。本研究还发现,26例颈部血管超声阴性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病变,而未被检出,且肌桥及冠状动脉畸形也不能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出。尽管颈部血管超声经济、方便,但是仍有一定的假阴性,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具有评估狭窄程度及部位的优势,因此超声不能替代CTA检查[12-14]。

综上所述,对于40岁以上、高工作压力的男性,尤其是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异常发现的高危人群,通过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进行筛查,及早发现和评估病变,及时建立生活和药物干预机制,对早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1] Konen E,Goi tein O,Sternik L,et al.The prevalence and anatomical patterns of intramuscular coronary arteries[J].J Am Coll Cardiol,2007,49(5):587-593.

[2] Basso C,Thiene G,Mackey-Bojack S,et al. Myocardial bridging,a frequent component of th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phenotype, lacks systematic association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J].Eur Heart J,2009,30(13):1627-1634.

[3] Ko SM,Choi JS,Nam CW,et al.Incid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yocardial bridging with ECG-gated 16-row MDCT coronary angiography[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08,24(4):445-452.

[4] 王雪樵,罗菊英.冠状动脉造影对可疑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8):39-40,41.

[5] 郑木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4(28):6219-6220.

[6] 吴先杰.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研究现状及思路[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7):629-631.

[7] 孙涛,程宇彤,王苏,等.北京社区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763-2766.

[8] Lisowska A, Musial WJ, Knapp M,et al. Carotid and femoral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nfirmed by angiography[J].Kardiol Pol,2005,63(6):636-642.

[9] 王明友,张忠涛.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1):846-848,852.

[10] 何斌,盖鲁粤,盖兢泾,等.冠状动脉CT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0):1400-1406.

[11] 张义红,田青.颈动脉彩超预测冠心病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0(11):156-157.

[12] 肖润平,任永林.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234-235.

[13] 王晓梅,王永德,陈卫强,等.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对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1):838-841,845.

[14] 孙涛,程宇彤,陈顺华,等.北京社区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763-2766.

[15] 张正海,张学坤,郭金城.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49.

Analysis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arterial sclerosis of coronary artery pathological changes

ZHANG Jing, LIU Fang-xun, ZHANG Hua,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5,12(5)∶97-1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high-risk popul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Pathological changes with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Methods∶ Eighty nine cervical vascular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results did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256 slice spiral analysis. Results∶ Eighty nine atients with arterial sclerosis, the average age is 50 years old, were detected in 8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f which 19 cases of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8.67%.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 abnormalities to do CT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in screening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clinical signific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 Arteriosclerosi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1672-8270(2015)05-0097-04

R814.42

A

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社区医疗中心 北京 100038

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38

renguiwang@aliyun.com

2015-02-02

猜你喜欢
颈动脉螺旋造影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旋风“螺旋丸”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