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五有”挖穷根促小康

2015-12-03 16:39:45
当代贵州 2015年32期
关键词:村支坝村穷根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朱 江

“五强五有”挖穷根促小康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朱 江

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敢于负责、主动作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在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一座座别致有序的小楼引人注目。楼前大都种着玫瑰花和三角梅,花开得很美。不远处,年轻人在游泳池里嬉笑,老人则围坐在休闲长廊旁聊天。

“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拌饭酸菜下。”坐落在半山腰的青杠坝村,因地势偏远、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十分贫困。

8月11日,村支书冷朝刚对记者说:“12年前,我刚当上支书,那时村里连饭都吃不饱。”

在冷朝刚看来,要挖掉青杠坝的穷根,必须“强班子、壮产业”。

“一个地方的发展,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支书。支书能力差,支部凝聚力不足,地方发展肯定慢。”冷朝刚说,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以“强班子、强队伍、强民主管理、强素质、强服务”的“五强”做法,打造一个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

“五强”做法的核心是注重“两委”班子配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善抓经济、会谋发展”的村领导班子;方法是建立健全村支两委职责和目标责任制、民主决策制、民主管理制、公开制、党员承诺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坚持走群众路线,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及时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41岁的黎育胜是青杠坝村的村民,对于村支两委班子的变化,他有很深感触:“以前去办件事,能不能遇到村干部都不知道,就算遇到了也爱理不理。而现在,都不用去村委会,打个电话,村干部就上门提供帮助。这些村干部还真有水平,啥事都能帮你解决好。”

“五强”仅仅是致富的前提,对于青杠坝村来说,只有做到“户户有产业、月月有收入、处处有文明、事事有公开、人人有小康”的“五有”才能算真正过上好日子。

青杠坝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因为缺乏水资源,种植水稻只会越种越穷。穷则思变,村支两委提出了“更新观念调结构,发展致富建强村”的思路。

“水路”不通走“旱路”。在县农业、科技等部门支持下,青杠坝村开始种植大蒜、西瓜、辣椒。村民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1200元提升至2008年的2500元,成为全县农民收入最高的村。

村支两委认为光凭种植,继续增收有难度。又组织村民开了两天大会,决定发展养殖业。

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村民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激发,规模养羊、养牛的多了,蜈蚣、竹鼠等特色养殖也兴旺起来。去年又建起第二个养殖小区。

“缓坡发展蔬菜,山间田土轮作大蒜、西瓜、辣椒,林间建养鸡小区,山上种果树、喂牛羊”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种养业平分秋色,各占村民增收的半壁江山。2014年,青杠坝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万元,曾经的集体经济“空壳村”,短短几年时间,增加到204万元。(责任编辑/岳 振)

猜你喜欢
村支坝村穷根
高台地戏
乡村地理(2023年2期)2023-09-23 12:20:08
李双星 一心为民拔“穷根”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08
多措并举拔穷根 全力脱贫结硕果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16
用脚步丈量民情
当代党员(2018年15期)2018-09-10 11:14:40
结对帮扶 共战脱贫
遵义(2018年9期)2018-05-11 01:21:03
村支两委与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价值、困境与出路
卫生扶贫要扶到“穷根”上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26
绥阳县委离退局到伞水村开展帮扶工作
晚晴(2016年6期)2016-05-14 12:09:49
卫生扶贫要扶到“穷根”上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34
一“下”一“上”之后
当代党员(2014年11期)2014-11-05 16: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