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地图背后的生态难题

2015-12-02 18:13李嵱
新西部 2015年11期
关键词:漏油采油厂陕北

李嵱

走过一百一十年历程的延长石油如今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许不是来自外部。石油奇迹背后的环境隐患,始终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不断累积的环保欠账,给这个黄土地上崛起的能源航母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年来,延长石油已开始反思a过去的发展模式,但要彻底破解环境保护难题,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每年春夏两季,由于气温变化、雨水增多导致土层变化,对于石油开采单位来说都是原油泄漏高发期。2015年,陕北漏油事件自3月起便来势凶猛,其密集程度和污染规模均属罕见,3月底至4月初的一周时间内,几乎是一天发生一起涉及原油泄漏的突发污染事件。

4月,陕西省环保厅对漏油主体的两家企业长庆和延长进行约谈,并开出罚单,但效果有限。

6月25日,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川口采油厂发生污水管线破裂,导致泄漏污水直接流入延河支流河道。污水管线破裂的具体地点是延安市宝塔区的川口乡党庄村,这是一个距离延安市区只有五六公里的村庄。

而早在几年前,一张延长石油污染地图便在坊间流传。

2005年到2015年,是延长石油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其环境污染事件屡被曝光、不断升级的十年。于是,这张污染地图随着延长石油扩张的步伐也在不断放大。

显然,对延长石油来说,这是一个必须应对的发展难题。

是扩张地图也是污染地图

在陕西北部的榆林和延安两市,延长石油星罗密布着超过23个采油厂。

2005年由陕西省政府主导组建后,延长石油发展进入井喷期。与此同时,延长石油环境污染事件也进入高发期,麦田、草滩、河流、土沟、水库……但凡是有“磕头机”存在的地方,各类漏油污染事故也是接踵发生。

据陕西省环保厅一份资料显示,2011年至今,延长石油和长庆石油两大集团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128起,其中2011年21起,2012年24起,2013年83起,环境污染事件逐年上升,媒体频频报道,社会高度关注。虽然这些事件大多得到妥善处置,但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暴露了环境安全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引起足够重视。

2011年,驰骋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陕北大地之上,坐拥石油储量达6亿吨,销售总额达1236亿元的延长石油开始向世界500强的目标冲刺。与此同时,延长石油也开始深陷“污染门”。

这一年,延长石油在陕北各区县创造一年漏油12起的记录,登上了漏油大户榜单。其中9月3日延长石油旗下靖边采油厂11号联合站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大量原油流入林地和耕地。12月24日,延长石油陕西定边至靖边的原油输送管线发生泄漏200吨左右原油事故。

2012年6月23日,延长石油靖边采油厂原油泄露导致黑王子水库污染,总面积800亩、长度接近5公里的黑王子水库直接供应着周边700多户农民群众的日常饮水和生产生活,鱼蟹大量死亡,流域水质恶化,农民受损严重。靖边县环保局局长坦言,石油污染已经成为当地环保工作最大的隐患。

延长石油旗下23家采油厂,按照产量计,前五家依次为吴起、志丹、永宁(宁夏)、定边、靖边。而污染事故的排名几乎与这个排名保持同步。

和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靖边县一样,吴起县近年来的生态环境也遭遇石油污染的严峻考验。2014年6月24日,吴起县白豹镇发生一起重大原油泄漏事件,据当地村民描述,泄漏的一瞬间,原油直喷如柱,随后流入乡镇街道,当时镇上弥漫着原油气味。

“采油厂污染水库的事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好几起。”有人士介绍,靖边县渔政站专门成立了石油污染专项办案组。陕西省环保厅在榆林、延长两个市级环保局均配置了负责石油污染的专职副局长,但由于采油厂点多面广,污染问题仍然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油田漏油污染发生的区域大多处于陕北河流、水库等生态极为敏感的区域。今年8月2日,志丹县延长石油西区采油厂一油井平台发生石油泄漏,大量原油流入河道,被污染的河道约8公里,共3.8方原油泄漏,几条河流遭污染。污染地域跨2省3县,包括陕北的志丹县、吴起县和甘肃省的华池县。

这让延长石油污染地图从陕北辐射到邻省甘肃。

记者在延长石油一采油厂发布的公开资料上了解到,这家企业长期在环保方面注重科技投入,已构筑起六大项科技防护措施,筑牢油区安全环保防线。

但是,不断发生的漏油事故,却一次又一次地证实着这道“环保防线”的脆弱和无力。

“非常态”怎么成了常态?

“非常态”的原油污染事故不知何时开始成了业内“常态”。

谈到陕北石油污染事件频发的原因,大多数受访者都要求隐去其姓名。

“管理不善”、“安全意识薄弱”、“畸形监管”、“产能增长、快速扩张”……知情者列举了延长石油事故频发的多重原因。

“这么多年来,延长石油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都是因为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反正出了问题当地政府也不会拿它怎么样。”一名持续举报延长石油违规生产排污的人士无奈地说。

2012年,延长石油下属采油厂开始开足马力扩大生产。2013年,延长石油全年累计完成钻前井场274个,完成年计划的181.46%,同比增长68%。

“集团层面给下面的(采油)厂下了很多硬性指标,现在只要设备能正常运行,首先满足的是生产,根本顾不上治理。”一位石油公司人士说。采油队满荷生产时,其处理钻井作业时所伴生的油污也只是随地挖就土坑,并以塑料布简单防止渗漏。

很多井场建设速度非常快,要求尽快投产,再加上现在的井场建设市场化,施工方在选用输油管道时势必会选择价格比较低廉的。“这些管道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该石油公司人士说。

2010年,延长石油位于延安市延长县七里村镇杨旗村的延332钻井发生井喷,事发之后附近五个村庄的一千多名村民被紧急疏散,事故发生五天后,大火仍未熄灭。国家安监总局对这一事故进行批示,要求对事故原因进行详尽调查。但时隔几年,公开渠道仍未见有关该事故的等级认定报告。

熟知延长石油的人士称,安全事故调查如果一旦定性形成认定报告,“那就肯定会追究到具体的责任人,就会有相应的处罚,这肯定是延长石油的领导们不愿意看到的”。

延长石油登上漏油大户榜单的2011年,时任陕西省省长赵正永亲自批示并予以罚款20万元。“但20万元对延长石油算什么,根本连一根汗毛都算不上。”陕北某县环保局局长颇为无奈地表示,延长石油几大核心采油厂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超过50%以上的财政支付都高度依赖采油厂,地方政府根本不允许环保局对污染事故严肃处理。“我们县上80%公务员的工资都要指望采油厂交的利税来发放,县上主要领导明确打过招呼,对于污染事件要正确看待,不能放大处理,更不能配合媒体炒作。”

2015年,经济下行,油价高台跳水,新《环保法》刚性执行,将陕北油区逼入三重压力叠加的境地。延长石油的原油污染治理,面临着“旧账未了又添新账”的困局。一边污染一边治理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严峻的考验。

被损害的和被改变的

关于陕北石油污染,一直存在两种声音:内部的和外界的,官方的和民间的。

2012年11月12日,一起大规模原油漏油事故发生在延长油田股份公司下属的七里村采油厂集油站附近,集油站大门外一段30米的油管爆裂,原油大量流入延河,延河瞬间变成了“油河”,危及黄河安全。

但延长集团公开的一份资料则对这次事故做出了与媒体报道不同的说明:“这起一般性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在十二个小时内得到控制。这样的事故在延长石油发生是罕见的,发生了也能得到及时处置,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得益于延长石油近年来在环保方面治理投入的加大和各种预案的完备。”

2015年8月3日,延安市环境保护协会接到群众反映,到志丹县吴堡乡赵畔村调查。今年4月份,该采区的“4218井”发生过一次管线破裂事故,原油大量泄漏,当时没有彻底清理完善,部分泄漏的原油被掩埋、留存到沟里,导致8月2日被大雨冲刷出来,流入河道,进入水体,严重污染了环境,污染地域跨2省3县。

西区采油厂党委工作室给调查者提供了一份官方材料《西区采油厂妥善处理暴雨致罐体倾斜油苗溢出事件》,但调查者对该材料的印象却是“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材料中只字未提4218井的二次污染问题。究竟是采油厂在刻意避重就轻?还是众多农民的一致说法都是在说谎?如果农民所说的情况是真实的,那么天灾之前的人为留存污油没有彻底清理,导致8月2日大雨冲刷出来再次发生污染事件的人祸,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今年8月,延长石油西区采油厂一油井平台发生石油泄漏, 因雨势较大,泄漏的石油顺着河道流出近20公里,流经志丹县和吴起县。有媒体记者调查走访了原油泄漏流经的吴起县白河村和志丹县双庙村村民。白河村村民和油厂协商了赔偿事宜,拿到5000块钱赔偿。一村民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污染今年村里有四五起了,都是私了。”

记者了解到,被原油或是打井产生的泥浆污染严重的土地两三年之内都种不了庄稼,第四年即使种上,原来亩产2000多斤洋芋,也会减产到亩产500斤左右。

原油泄漏,污染河道农田,村民获得赔偿,这在油井遍布的陕北地区是常见的事情。但让村民杨志旺没有想到的是,他作为村民组长,因为补偿款问题和油厂的人吵了架,却被警方以涉嫌敲诈勒索刑事拘留。

杨志旺说,他确实挡了油厂的人清理现场,也确实和油厂的人说让他们提高污染补偿款,但被警方带走让他觉得很冤,“给的补偿款分到每个人头上才两百多块,太少了,对百姓影响这么大,却给这么少的钱!”

杨志旺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村里每个人能分到9亩地,后来因为油井越来越多,再加上退耕还林,现在每个人才有4亩地。“村里吃水困难得很,原来沟里的水都能直接吃,现在牲口都不喝。村里害病的人也多,村民们都说是油井污染了水,油厂给的补偿款根本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

吴起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一位工作人员说,吴起县内有五个采油厂,今年来已经发生漏油事件十几起。因为漏油事件频发,村民没有稳定收入,迫使村内形成“靠油吃饭”的风气,油厂和百姓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关于漏油补偿,当地政府制定了事故后的补偿标准,比照拆迁补偿标准执行。但村民往往嫌太少不接受,补偿标准也越来越高。”

生态困境突围之道

2010年,陕西省政府意识到,陕北能源开发背后的环境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这年12月,省政府分别与长庆、延长集团签订了2011-2013年三年环境整治目标责任书。三年后,又续签了2014-2016年三年环保目标责任书,提出“建一个井场,还一片绿色”的开发模式。

但陕西省环保厅根据三年整治结果发现,两大集团产能增长远远快于污染治理速度,而相应的环保设施却以各种理由迟建、缓建或不建,企业的很多设备已经达到使用年限或老化,环境突发事件威胁环境安全。

一位省环保厅官员认为,漏油事故并不是最大的环境安全隐患。“漏油事故都很小,属企业生产事故,但经媒体报道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位官员透露,“石油企业污染带来的生态困境在于采油废水以及对地下水的影响。和地下水的污染相比,漏油对于生态的影响简直太小太小。”

2006年到2012年,延长石油在环保上累积投资64亿元用于环境保护。仅对延安的水源王窑水库一级保护区域的治理就花了一个多亿,关闭了102口油井,搬迁了3座集输站点、26条集输油管线、6座管桥管带,原油损失达10亿元。据说王窑水库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库内流入原油5万多公斤,4000多亩水面上漂浮着油污,120万尾鱼不能食用,延安30万人口饮水成了问题。

但有人指出,油田更多的环保资金其实被用于炼油厂及输油管道等项目建设,真正出产原油的大量采油站点投入并不大。一些偏远的采油点,明火加温现象非常普遍,安全及环保隐患巨大。

延长石油一位基层管理人坦陈,他们在环保方面的历史欠账包袱沉重。他认为,采油厂每年向地方政府贡献利税高达11亿元,地方政府应该与企业一起克服困难,共抓环保。

2013年,延长石油开始打造“感恩自然”之路,在集团内部唱响了“感恩自然,低碳延长”环保理念。从一边污染一边治理的被动治理向“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主动治理转变。

延长集团在一份报告中自我审视面临的生态隐患:长输管道线长、面广、点多,所经行政区域范围大,输油管线平稳运行面临自然灾害、第三方破坏等风险。油井伴生气管理有待规范。油泥处置项目工期要求紧,需要政府和环保部门协调,一是今年油泥处理还需通过外协单位处理;二是协助办理危险废弃物处理相关资证。突发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有待整合。

2014年5月15日,陕西省第九次环境保护大会在西安召开,省长娄勤俭在会上强调,破解环境保护难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他提出,按照“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新思路,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新模式,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环保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努力提升陕北油气开发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2014年6月19日,在陕北油气开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陕西省环保厅厅长王成文指出,油气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绝非一蹴而就、一时之功,我们的许多工作还处在保护与破坏,改善与恶化的相持之中。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污染治理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就会前功尽弃。

早在1997年,李佩成院士到陕北考察能源开发引起的水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之后写下了重要论文《论三态平衡》。他认为,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生态、社会世态和人的心态问题。“当时看到煤矸石堆积导致河流堵塞,看到泉水干涸,好多环境问题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原因,所以写了三态平衡。”

在李佩成看来,采矿也好,采油也好,不能光为了钱,为了利益,不管环境了。“你要把生态治好的话,心态首先要平衡,要正确对待自然,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漏油采油厂陕北
AV63-14轴流风机伺服油缸漏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立式电动机推力轴承漏油事例分析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机床漏油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吴起采油厂提前8天完成248.2万吨原油生产任务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及其在甘谷驿采油厂的应用
SISU集装箱正面吊驱动桥漏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