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各方面的条件都在提高,然而在学校组织的体质测试中却发现各项体质指标在明显下降。笔者就此对其原因进行了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一、爱心对待学生;二、用心组织教学;三、适当随意,激发积极性。
【关键词】体质指标;体质下降;对策
根据全国体质监测数据,我国自1985年以来中小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在我们学校组织的身体健康体质测试中也同样发现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明显下降趋势。笔者担忧,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从校门走出的将是一群手捧高学历的“身体废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一、锻炼时间少;二、室内活动多,孩子们热衷于玩电脑游戏;三、对身体很有好处的一些基本传统体育项目,如小学的“跳山羊”、跳高、单双杠等因具有一定危险性被老师放弃;四、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如碳酸饮料、快餐等,对孩子们的身体无益;五、家境优越,娇生惯养,造成孩子的惰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怎样在体育课中尽自己的责任,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从自身出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爱心对待学生
前苏联教育赞可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对教育对象情感的体现,是开启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钥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体育教师爱学生,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而且要做到:风天,让学生被风而立;热天,置学生于树阴之下;雨天,游戏于教室之中;冷天,考虑学生衣着是否单薄,更要以一种表扬、鼓励、引导、关怀、教育和帮助的平和心态对待学生。做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心理学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个作用对小学生最为明显。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得到亲人的百般呵护,在学校他们也希望得到小朋友的注意和赞赏,特别是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和抚爱,以得到老师的爱作为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为此,教师要以爱心去贴近童心,以爱心去培养爱心,用爱柔情去抚慰他们的心灵,用爱的暖流去开启他们的心扉。使他们在充满爱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锻炼,在学习和锻炼中感到安全、幸福和温馨。惟有“爱”教师才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用心组织教学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生活——他的智力发展、思维、记忆、注意、想象、情感、意志,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体力的‘活跃程度。”这就告诉每个体育教师,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是其他各素质的物质载体,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精心能导“活”,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明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才能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把体育课上好上“活”。
精心能激“趣”。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我利用教材形成以主教材为主体,各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由单一运动形式变成全面多样的运动会,让每个小朋友以小动物身份来进行练习比赛,使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如:由主教材30米和游戏绕物赛跑可设想成“小鹿赛跑”;由素质练习角力可设想成“小斗牛”;由兔跳设想成“小兔蹦蹦跳”等。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他们得到了教育,又增加了体育的趣味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惟有精心,才能提高驾权教材和课堂的能力,增强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使体育教学在“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等方面,获得最可能大的效果。
三、适当随意,激发积极性
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现代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育与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相适应,让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与发展。体育课教学的随意正是着眼于这点,而不是那种“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
由于学生的性别、年龄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女生喜欢跳绳、跳牛皮筋等,男生喜欢竞争性强的活动如跑篮球。体育课教学的随意,就是让学生凭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活动的项目,让他们有机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扮演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这样做,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特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学习上的进步,得到身体素质的提高。
以上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健康体质测试后的指标下降,作为体育老师该做的几点。我想每个老师只要用心对待学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使我们的学生能做到自觉自主的锻炼身体并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董玉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张惠琴.课始激趣[J].中国学校体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