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柏平
【摘 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一、利用课本资源;二、利用心理效应;三、利用小型辩论赛;四、利用教师的高尚品质等。
【关键词】利用;思想品德;课堂;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学时,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此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这既是时代赋予思想品德教学的重任,也是家庭交给学校及教师的任务。
一、利用课本资源,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课本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很大的联系,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心中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非常迫切地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是因为中学生的身心仍然不平衡,再加上社会竞争的激烈,家庭的教育不当等原因,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因此,教师就要从学生实际心理出发,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教材中的《自我新形象》这一课涉及到偶像知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偶像是谁,并且说明崇拜他的原因。学生们畅所欲言,讲得非常精彩。接着我又让学生讨论偶像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每个人都有缺点,即使是光芒四射的明星也不例外,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最后还让学生畅想一下自己的未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地引导:实现理想不是只靠自己的幻想,而是要有实际行动,要有详细的计划。只有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才会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自我,同时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总之,学生正处于第二反抗时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烈,一旦受到阻止和制约,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师要利用思想品德课本中的德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方式和能力,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二、利用心理效应,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要与学生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与学生相融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与学生接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因为接近,所以相融;因为相融,所以被尊重。只要你尊重了学生,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会喜欢你的课,更会尊重教师。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心理暗示。眼睛是心理的的窗户,教师的眼神如果是信任与鼓励,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是愤怒、怀疑甚至鄙视,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恐惧与压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心理暗示,要以此来传达对学生尊重与赞赏。
教学《做情绪的主人》时,刚好有很多同事来听课。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女生悄悄地跟我说:“老师,这么多人,我好紧张,你不要提问我好不好?”我真是出乎意料,吃惊的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怕回答得不对,影响您讲课。”对此,我很感动于她为老师着想。但是我不能这样掩盖学生的缺点,于是就和她定下了一个“暗号”:如果她会哪个问题,就可以大胆举手。上课时,我看见她举起了手,就立刻提问了她,她答得非常好,我当堂表扬了她。自此,这位女生上课变得不再胆小了,而是变得非常自信活泼了。
可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运用心理反应,向学生传达对他们的信任与欣赏。
三、利用小型辩论赛,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虽然教无定法,但是贵在得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就是教学方法的改进,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思想品德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上的独特见解,不要禁止学生的一些题外话。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教学《男生 女生》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本中男生、女生正常交往这一内容,与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无法掌握好男女生交往的度这一现象,为学生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辩论赛。中学生虽然年龄不大,阅历不是特别丰富,但是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已经非常强了。在辩论赛中,学生们针锋相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使辩论赛非常的精彩。通过辩论,学生们不仅懂得了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异性,男女生交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还学会了正确对待青春期对异性产生的爱慕心理,初步形成了男女友谊价值观。
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述一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在思想上与他们产生共鸣。还有生活这个大课堂,它的感染力更大,让学生在思品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
四、利用教师的高尚品质,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人师呢?那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情感体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不能感受到自己前进的动力,那么他一定是没有与学生融为一体,没有感受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之中。这样的教师,能塑造出具有理想人格的学生吗?当然是不能。
比如在教学《创建新集体》的时候,由于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家里都是公主王子,因此学生的集体意识非常差,尤其是在劳动方面,观念淡薄,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所以,在每次班级或是学校进行大扫除的时候,我都会以身作则,融入学生的劳动之中。在我的带领下,学生的干劲儿变足了,改变了自己的不良习性,努力规范自己的道德观念。我的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说教,让学生从内心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审视。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品质,从而让学生形成理想的人格特征。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而这个“人”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撇是学生的才能,一捺是学生的人格。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只有把这一撇一捺组合在一起,做到将才能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融合于一体,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真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艳艳.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策略,品牌,2015年6月
[2]段宏飞.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