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兀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我们语文教师受自身求学经历的影响,觉得学教材就是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其次就是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文本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指导。这种教学法是对阅读教学法的曲解。笔者认为阅读是以准确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维活动,阅读不是为了追求标准答案,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笔者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
笔者对课内课外文本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对于课内教材的探究课,教师的主导性多一点,主要是教师设计开放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有方向地探讨,这种做法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探究方法的授予,为学生的课外自行探究提供思维参照;而对于课外阅读教材的探究课,学生的主体性则大大突出,教师只起点拨引导作用。
下面就教学实效性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一、巧设问题导学生,不搞“一言堂”
就目标的达成意识而言,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教师根据自身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设计出难易适当、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问题设置注意难易度,由浅入深。同时,教师应时刻关注课堂的瞬息变化,适时调控,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道路。
在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之后,笔者通常运用以下方法设计问题,问题解决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就基本上达到了。
(一)从主旨出发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对文本纲要性知识进行讨论分析,主干问题解决了,枝叶性问题往往随之而解,优化了课堂结构。
如教《醉翁亭记》时,可以如此设问:“作为一个被贬之人,何来之‘乐?”这个问题思考空间很大。在对这一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对话中,师生引出并解决了如人物形象品析、写景、涵咏品读等一系列很厚重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①游人之乐;②太守之乐;③禽鸟之乐……由浅入深地体会写作特色。
(二)站在知识迁移的角度设计问题
联系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些比较阅读型题目,促使学生回顾旧学,结合新学,融会贯通,完成知识迁移。
教《爸爸的花谢了》一文时,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创作动机,可联系冰心的《荷叶》中雨后荷叶的意象,启发学生思考家庭亲情伦理道德对于成长的作用。在对两篇文章比较探究中,学生发现了问题:所有的爱中,唯有亲情最朴实最无私最博大。在与旧知比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站在能力提升的角度设计问题
在解决教材的知识传授之余,笔者常以某一关键词或关键内容切入进行拓展延伸,引出其他相关联的有深度的问题的思考。这类提问,可增强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他们多维度解读文本,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如教《谈生命》时,我以“生命像什么”为关键点,发散引申出其他值得探究的问题:①为什么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要说生命像什么?②该如何理解生命的比喻义,诸如流水、小树?借助问题,师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理解了《谈生命》的内涵,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注重教学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初中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时,就不能单调地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激活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这本是值得提倡的,但有些教师却过分追求形式,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有一老师教《变色龙》时,开始就让学生讨论分角色朗读,这样讨论朗读反反复复折腾了一节课,也没见得有什么效果。像这样的文章,宜着重以指导学生揣摩领悟时代背景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多次诵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意义。
三、避免只读课本,重视课外阅读
语言积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课内文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
学生可选择的课外书籍非常多,对所有课外书籍都进行精读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正确区分精读与泛读,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如果仅仅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却没有考虑到阅读的物质前提,阅读也就成了空谈了。面对农村中学文化氛围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找到自己想看的书,如果觅书过程艰难,很多学生的兴趣也会随之殆尽。为此,应集众人之力量,上则建议学校完善图书馆建设,下则设置一个班级图书角,让阅读教学成为有源之水,让学生的阅读愿望有地方实现。另外我们知道“开卷”未必都有益,因此,设置图书角时要帮助学生净化阅读内容、提高阅读品味。既要热情地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要教育学生拒绝“毒品”的诱惑,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实质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才能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