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教师课程是以儿童自由发展为目标,由教师自主开发的个人课程。相对国家课程,它更加自由、灵活,常常带着教师个人文化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的烙印。教师课程的产生,其意义在于丰富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大大激发教师个人建设课程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为儿童的学习、成长提供了多元的跑道和多样的体验、经历。
两年来,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这项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中,并已呈现出喜人的语文课程发展生态。
一、特长·爱好——教师课程由此出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我们意识到:仅仅满足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实施,是不能真正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课程呼之欲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少有思想的教师已经在自发地,或多或少地做着这方面的尝试。可是,一旦提到教师课程这一高度后,有的教师往往觉得高不可攀。因此,启动阶段,我们热情鼓励教师从各自的特长爱好出发,尝试、研究,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例如,崔兴君老师,很喜欢古诗词,我们就建议她以此作为自己的教师课程。给学生诵读哪些经典诗词?怎么才能把诗词丰富的意蕴展现出来?古诗词怎么教才能让儿童更加喜欢?崔老师欣然应允,认真思考,很快就把这一课程做得风生水起。
崔老师爱唱歌。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她没有按惯例“讲读讲读”,却亮开嗓子唱了起来,歌声瞬间俘虏了班上所有的学生。轻松的语调,通俗的语言,时尚的表达,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把“词”这种特殊的文体呈现在孩子面前。给《清平乐 村居》配以《春江花月夜》,采用说唱的形式教《赠汪伦》,用《在水一方》的曲调唱《蒹葭》……在一学期的声声吟唱声中,孩子们不知不觉积累了近40首诗词。
崔老师也爱讲故事。她借鉴《百家讲坛》的经验,在班级上开设了“诗词讲坛”,给孩子们讲乐府诗。她讲《木兰辞》里的“胡骑”,讲女子头上的“花黄”,讲“姊”到“姐”的演变,讨论《陌上桑》里“众人眼中的罗敷”……
紧接着,朱志林老师的唐诗课程也开展起来了。朱老师颇富磁性的男中音吟诵起唐诗,显得格外迷人。但凡朱老师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这样夸赞:“我们朱老师简直就是播音员啊!”是啊,跟着朱老师学习唐诗,孩子们浑身是劲儿。
很快,我校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纷纷研究了起来。安颖莹老师的“汉字有故事”课程,陈佳老师的“读写绘”课程,华敏老师的“儿童诗课程”……充满着教师的热情,凝聚着教师的智慧。这些,无一不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名家·经典——教师课程逐渐丰满
儿童的语文学习,离不开名家经典的阅读与熏陶,我校教师课程研究在这个维度逐渐丰满。在充分尊重儿童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不少教师开始在名家经典课程上做起了研究,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其中,孙双金校长的李白诗歌课程、思乡组诗课程、儿童学《论语》等课程更加引人注目,回味无穷。孙校长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巧妙的课程设计、灵动的情智课堂教学,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与喜爱。这个围绕着名家经典而建立的教学单元,分“李白是仙”“李白是人”“李白是侠”三个主题。接下来,孙校长又极有创意地开发了“李白与月亮”“李白与酒”“李白与朋友”“李白与名山”等主题,整体构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师课程。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这样评价孙校长的李白诗歌课程:“走近李白”中李白的诗及其有关内容,即使在教材中学习过,也并非在同一个年级或同一个学期。这些如今在“走近李白”的“召唤”下走到一起来了,一起走进“走近李白”这一专题。显然,教学专题有别于教材中已编排的教学单元,它是围绕一个主题,对教材中和教材外的有关内容进行内在关系的梳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教学单元。校长的率先垂范与真诚引领,得到老师们的尊重与爱戴。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行走在教师课程建设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互相扶持,坚定而又斗志昂扬!
譬如,支名瑗老师,关注并喜爱国学经典。她不甘走寻常老路,在潜心研究传统蒙学教材和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低年段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分击合进”对治少、慢、差、费。将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以及理解运用的训练分开进行,识字先行,写字和理解运用延迟,不让它们互相掣肘,影响学习效率。“学以致用”对治“知”“行”分离。联系实际,对事理进行深入的思考、体察、内化,达到“体”“用”不二的境界,将所学内化到平时的具体行为中。如今,她的这一课程实施,让所带的一年级孩子很快就进入阅读状态,识字量在这个过程中急剧上升,已经给低年级儿童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喜人的成效。
实践证明,与名家经典为伴,积极建设特色语文课程,成就教师,更促进儿童成长。
三、热点·重点——教师课程精彩绽放
生活有多广,语文课程开发的领域就会有多丰富。实验一阶段后,教师的信心更足了,干劲儿也更大了。大家不满足已有的成效,继续将课程建设引向了儿童广阔的生活当中。
例如,我校六年级教师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曾做了一个关于战争主题的课程。课程的缘起是,老师们发现六年级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乃至于世界范围的一些大事件,尤其是战争与和平问题。于是,老师们展开集体研讨,共同确立课程方向,确立细致的实施方案、步骤。一时间,全年级的孩子在教师的组织与引领下,确立了一个个阅读研究小主题:“战争中的儿童”“战争与家庭”“战争与城市建设”等。孩子们大量阅读关于战争的书籍,如绘本《铁丝网上的小花》《心灵的花园》,长篇小说《弹子袋》《数星星》《汉娜的手提箱》等。课堂上,一个个小小的儿童学习团体,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学习团队的方式汇报,展示阅读收获。孩子们通力合作,制作了相关的PPT,有的甚至还链接了相关的电影片段,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欣赏、讨论电影语言艺术与小说语言艺术的区别。孩子们的表达颇有见地,并且在经历这样的语文课程后,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干,具有了学生课程的雏形。
中年级左海霞老师开发了节日课程,领着孩子们走近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清明诗词、春节诗词、各种节日传统习俗等,新鲜好玩的内容不断进入孩子的视野。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得到激发,他们搜集处理资料,自主阅读欣赏,不拘一格地表达与交流……师生关系融洽,共同成长,令人欣慰!
吴静老师发现班级孩子一度很关心人的生命问题,尤其是对亲人的离去有着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各种不安、困惑。于是,她组织了一次“生命课程”之旅。她领着孩子共读《马提与祖父》一书,共同讨论生命的意义:“通常我们太迫切去期望什么,反而得不到。”“跑是没有用的,试着别去想。”“没有任何东西你是百分之百占有的。”对于这些来自书中富有哲理的话语,吴老师试着和孩子们平等对话,不求确切的答案,但求他们沉浸其中,思考起来。在这个课程研究过程中,吴老师又和孩子们一起读了《獾的礼物》《艾玛奶奶》等一系列书籍,精心策划了“走近爷爷奶奶的童年”“我家幸福小故事”等亲子活动,打动儿童心灵。可以说,这样成功的教师课程,意义非凡。
教师课程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精神,成就了教师专业素养,更丰富了儿童。我们的愿景是,全校每一个班级的语文课程带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全校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学习都是自由的、不断生长着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