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国家课程的教学“质变”

2015-12-02 20:16林春曹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核心文本

林春曹

一篇课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工具人文,一课时必定不够,两课时还嫌紧凑,教来学去仍有遗漏。这样的教学,引发我们沉思:一本教材,一组课文,一篇文本,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教,才能走出“少、慢、差、费”的怪圈?我们是否可以走出传统的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教学老套路,走向鼎新的大胆取舍、有效整合的教学新境界?

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国家课程教学,就是直面这样的问题,在北京东路小学语文人的教学探索中,我们得到明晰的回答:让语文教材在整合中释放出全新的魅力,让文本内容在取舍中聚集起更多的能量,教材还是这个教材,文本还是这个文本,因为排列组合的变化,进而带来一场语文教学的“质变”。

我们的教学整合不仅不削弱国家课程的核心地位,而且凸显其固本培元的核心价值,坚守语文教学的根本底线,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文本”中。在教学内容选取上,我们既有单篇文本的整合,也有单元群文的重合,还有整本教材的聚合,从而走出了内容分析的小圈圈,走向了学语习文的新境界,省时而高效,新鲜而有趣。我们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实践研究:

一、聚焦文本核心内容

一篇课文的“文本内容”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其实是不一样的,文本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且这一部分并不是一种静态缄默的水平铺陈,它需要进行一番动态生成的立体整合。优秀的语文老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内容时,绝不会从头至尾面面俱到,这种“水过地皮湿”的阅读,只是一种浮光掠影的浅阅读。与其如此匆匆泛读,不如突出核心,形成板块,一课一得,以少胜多。

我们倡导教学内容不要在文本核心区域外打转转,不要让“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要让“一枝红杏出墙来”。内容需要整合,教学需要聚焦,核心需要凸显,让一个文本核心统领全篇,数个教学板块充盈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清爽。

如,朱志林老师执教六年级《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认为题目七个字中,“青海高原”只是一个广阔的背景,为的是衬托“一株柳”。显然,这“一株柳”才是全文的核心,由它可以形成两个教学内容板块。一个是“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引导学生从柳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品格来作解读。另一个是“这株柳树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来作解读。一株柳树,两个问题,抓住核心,整合内容,板块清晰,教学高效。

二、凸显文本表达形式

语文教学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就是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穿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读懂内容;“出乎其外”就是要跳出文本内容、思想、情感的漩涡,看清文本的篇章结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特质,读懂形式。因此,教学内容就不能仅仅在文本内容、思想、情感里绕圈圈,要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要做到“言意兼得两相和”。这一点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揭开文本的形式秘密,应该是教学内容整合中的应有之意。

如,王晓露老师执教五年级《水》一课时,紧紧扣住文本中的核心—— 一勺水滑过我们身体的慢镜头。首先引导学生读进去,圈画出可以读出水带给我们舒服的词句,品味诸如“滑过”“吸吮”这些有画面感的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读出来,发现作者是按“头”“脸”“脖”“胸”“背”“腿”“膝”“脚”的顺序,从上到下细腻描写、展开联想、融入感受,用文字把瞬间化为永恒。最后引导学生巧迁移,播放一段种子发芽的小视频,注意顺序,关注细节,体验感受,尝试练笔。这样的教学,聚焦文本形式,引领学生悟出文章之道,于阅读和写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三、突破单篇独立教学

一篇文本是一个独立存在,但在一组课文中、在一册课本里,它又是一个部分存在。我们既不要忽略文本的相对独立性,也不要忘了文本间的彼此关联性。因而,我们倡导的教学内容整合,就不仅仅局限在单篇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剪枝”中,也鼓励老师们突破单篇,开展单元群文阅读,让一个单元在一个核心的凝聚下,形成一个主题核心,或是一个能力核心,并由此拉开一组课文的系列阅读。

它可以是一种“圆形阅读”,一个主题即是圆心,从而把几篇文章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主题阅读面,彼此互补观照,在同中存异里,开启学生的阅读视界。如,崔兴君老师执教六年级《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这一组课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就尝试跳出单篇羁绊,以“亲近民风,体验民俗——我理解的民间文化”作主题引读,让学生同时走进三篇课文中,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比照阅读。课堂上,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三篇文本的不同角度,读出了不同的民风民俗——有声有色的民间技艺,天上人间的民间传说,粗犷豪放的民间艺术……

它也可以是一种“线性阅读”,一个能力就是一条线,进而把几篇文章串联在这条能力线上,就像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光说不练空把式”,要善于引导学生精读一篇得法,再举一反三用法。这样一组课文,就是一条能力线,形成一个读写组合拳。如,左海霞老师执教《“东方之珠”》《小露珠》《石榴》这一组课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三篇课文看似彼此关联度不大,但左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完《“东方之珠”》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计比赛”——制作“香港名片”,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再阅读练表达的兴趣,他们在文本里选词摘句、精心设计。而这张“香港名片”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被不断地传下去,延伸出了“露珠名片”“石榴名片”,还一直延续到《习作5》中的“动物名片”,从读到写,学生们乐此不疲。一张“名片”一条线,就串起了整个单元的阅读与习作教学。

这样的教学,一组文章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前后排列,它有了层次性,有了立体感,前呼后应,彼此关照,产生了“1+1>2”的教学效果。

四、跨越单元前后界限

“我们既然可以突破单篇独立教学,可不可以跨越单元前后界限,索性对整册书作一次大整合,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呢?”这是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安颖莹老师提出的话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赞同,敢破敢立,与其按部就班教,不如重新整合试;有担忧,整合的依据是什么,会不会出现教学混乱。跨越单元,重新整合,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排列组合,它应该有明晰的线索,应该由一个个多元板块吹响文本新的“集结号”。

如,彭荣辉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教材时,他对全册书25篇课文,作了一番梳理,确立了诗词诵读篇、人物叙事篇、神话传说篇、美景美文篇、励志发现篇、诚实信任篇、民俗文化篇等。重新整合的文本,或凸显主题,或关注体裁,或聚焦表达,或渗透学法。以人物叙事篇来说,他把《李时珍夜宿古寺》《虎门销烟》《徐悲鸿励志学画》《我给江主席献花》这四篇课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整合在一起,同是人物叙事,阅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李时珍夜宿古寺》关注人物细节描写,《虎门销烟》关注历史场面概述,《徐悲鸿励志学画》关注前后对比照应,《我给江主席献花》关注自我感受表达。一组人物叙事课文读完,再引导学生作一次阅读回望,学会了哪些理解人物事件的读法,习得了哪些表现人物场景的写法。

这样跨越单元前后界限,删繁就简,为学而教,高效整合,让整册书教学变得更圆融通透,更具整体感,更有灵动性,也更富有张力。

同样是由碳元素组成,因为排列组合方式的差异,便有了世界上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金刚石和最软的矿物质石墨。同样一篇文本、一组课文、一本教材,因为教学内容整合的差异,便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教学情形。整合内容,重组板块,横看成岭,侧看成峰,教学在悄然间产生着“质变”。这样的教学,打开了空间,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语文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核心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