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建筑设计艺术

2015-12-02 19:03张亚娟
雪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建设设计

张亚娟

【摘  要】“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工艺美术事业受到极大的冲击,但是传统工艺向现代艺术设计转变的进程并没有因为十年动乱而中断。由于外贸出口的需要,像日用陶瓷之类的产品到“文革”后期开始恢复正常设计和生产。

【关键词】设计;民族企业;建设;艺术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世纪。50-70年代这个时期的中国的艺术设计对中国以后发展起到了一个初级导入作用,这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开始对国内采取整体的调整,中国的过去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国民的整体社会需求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地步,国民经济还处于复苏阶段,就在这个时期中国慢慢的引进了西方的一些东西,但是还是处于消极的抵触阶段,所以中国的设计界还是处于低迷,萌芽阶段。

一、政府行为下的建筑艺术

50年代前期的中国处于复古思考阶段,开始中国经济建设大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在接受苏联援助的现状后,开始了全部接收苏联模式的热潮,从建筑界来说,建筑建造创作理论是把建筑创作等同于一般的艺术文艺创作来看待,从而把西方现代建筑形式是为“没落的世界主义”文化观,提倡加深民族风格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创作的基础原则,把民族形式感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提升到建筑创作理念中去呈现和贯彻,因此掀起了创造民族主义形式的狂潮。

在中国大力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逐渐出现,其中为了迎接国庆10周年的国庆工程,从北京建造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发展博览馆等十大建筑逐渐形成了建筑的新风格。在建筑界中一度批判复古主义后,一再的强调节约,似乎完全忽略建筑艺术存在的问题,建筑创作思想陈旧,以上建筑设计掀起了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的新风貌。

二、民族文化下的建筑艺术

随着设计的进步,人们开始慢慢重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人类发展的意思。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也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建筑是技术和文化的结晶,是人类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的产物,从而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体。

作为人类文明的创物之一的建筑,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水平、模式、情趣的真实写照。人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总是最快地反映到建筑中。同时建筑业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当下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技术、艺术等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从建筑发展史可以了解到人类文明史的演变,同时建筑发展史也是人类技术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了解到更多民族文化下的建筑发展艺术形式。

三、时代转变下的建筑艺术

中国处于60年代前期时候,经济状况还在调整时期,生产性建设除外的一切建设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建筑设计活动处于低迷时期。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进入了中国“设计革命”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阶段,国内建筑设计组织受到各方面的严重打击和摧毁,只有广州地区的建筑师在非常艰难的环境条件下继续着少量的建筑活动,在建筑设计发展低迷的环境中,广州建筑师团队为出口贸易活动所设计的一批展览馆、宾馆、剧院等建筑中,从建筑风格的尝试和探索中勇于跨出了建筑创新的步伐。在诸多建筑作品中体现了现代建筑的时代精神,他们将现代建筑有机的融入了中国传统特色建筑的元素和意境,形成了当时建筑风格的一道靓丽风景。

四、结语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设计文化出现了一定的发展势头,新中国的建设,50年代成功设计作品为数不多,当人们的社会重心点都投向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方面时,设计不被人们所重视,水平发展缓慢。

在50到70年代的中国,文化思想禁锢,与外界交流闭塞,使得中国的工农业发展缓慢,导致在设计上人们无法全心去创新和进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设计一度倒退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准,一味的追求虚假的政治意味,设计上出现了大量的装饰政治化标语的景象。

要使传统设计思想转向现代思维,还需要很长的路程,工厂的技术改造运动虽然使许多设计思想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生产中出现,但是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了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使得国家工业生产进程十分的缓慢,现代设计不可能在这种背景和经济体制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钱正坤.世界艺术史话——世界建筑史话[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3]高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J].中国知网,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艺术建设设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纸的艺术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