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素飒,王艳艳
氧气疗法简称氧疗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纤毛变短、粘连、倒伏、脱失。黏膜下充血水肿,大量黏液潴留。急性期会出现阵咳,排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痰,并发喘息和活动后气急。氧疗是慢性支气管肺炎急性期必不可少的一项治疗措施,但是常规的蒸馏水湿化氧疗有口腔干燥、鼻黏膜出血,患者不适感较严重等较多的不良反应。笔者所在医院采取了加温湿化液的方法实施氧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病程均在2~5年之间,且住院期间用药相近,均无药物过敏史。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 29例,女 21例;年龄 50~69岁,平均(58.4±10.1)岁。对照组 50 例,男 31 例,女 19 例;年龄 49~70岁,平均(59.4±11.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心脏功能及伴随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普通氧疗、抗生素(头孢曲松)、激素(布地奈德)、平喘药(特布他)、祛痰药(氨茶碱)。治疗组基础用药与对照组一致,使用同类、等体表面积药量。予抗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纠正缺氧、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仅予50℃蒸馏水替换常温蒸馏,并保持水温波动在2℃,且吸氧时间流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肺功能变化(对比治疗前、治疗后数据),吸氧感受,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临床疗效评价 吸氧感受评价标准:舒适:患者较为乐意接受氧疗;无感觉:与未吸氧时无明显异常感觉;痛苦:拒绝或是反感氧气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情况:①显著:1周治疗后胸部X线特征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气道分泌物明显减少,肺部锣音消失;②一般:1周治疗后胸部X线特征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气道分泌物减少,肺部锣音减少,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③无效:1周治疗后胸部X线特征改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气道分泌物无改变,甚至反而增多,肺部啰音增多。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两组之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s)
?
2.2 两组患者吸氧感受 治疗组患者拒绝吸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吸氧舒适度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吸氧感受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气候改变,有害刺激性气体,各种呼吸道病毒、细菌及慢支患者自身免疫力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故提高血氧饱和度,维持机体氧供应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和最终目标之一。慢性支气管炎属慢性低氧血症性缺氧,是氧气治疗的绝对适应证。吸氧是呼吸系统疾病特有的治疗措施,理论上可以有效提高血液PaO2,但是由于患者的吸氧舒适度差,尤其在慢性支气管炎常发的秋冬季节,室温往往较低、空气较干燥等原因,导致吸氧实际效果很难确定。加温湿化可使水蒸气进入呼吸道,湿化、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使痰液较易排除,提高通气血流比例,便于气体弥散,显著提氧效率。可使患者喉咙干燥,疼痛症状明显减少,降低拒绝吸氧率。
本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患者治疗中的感受等得出结论,加温湿化液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症状,提高住院生活质量均有较好效果。
[1]庄淑梅,王春梅.氧疗湿化液温度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氧疗舒适度和效果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9):2294-2296.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