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神经鞘瘤误诊为息肉1例

2015-12-02 03:53林雪梅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胃体鞘瘤组织化学

林雪梅,陈 丽,袁 聪

患者,女,40岁,因反复腹痛2+年,发现贫血6+月入院。查体:T 36.5 ℃,P 65 次 /min,R 20 次 /min,BP 120/75 mmHg(1 mmHg=0.133 kPa),神情,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左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未触及腹部包块。辅查示 RBC 3.49×1012/L,Hb 58 g/L,MCV 65.60 fl,PLT 200 ×109/L;CEA、CA19 -9、AFP正常范围;肝功、肾功、血脂、血糖正常;大便隐血阳性;铁蛋白 6.33 ng/ml;凝血酶原时间 14.5 s;骨髓检查示骨髓增生伴缺铁表现;肠镜检查、小肠钡餐检查未见异常;胃镜示胃体下部大弯侧见一约0.8 cm×0.8 cm山田Ⅱ型息肉样隆起,表面充血(图1),病检示胃体息肉(图2)。考虑胃体息肉,行胃镜下切除,术后病检示(胃体)黏膜下层见梭形细胞肿瘤(图 3、4),免疫组织化学:S-100(+)、CD117(-)、CD34 灶性(+)、SMA(-)、desmin(-)、GFAP(-)、Ki-67 极低表达,结果支持胃体神经鞘瘤(图5、6)。患者拒绝转普外科进一步手术,嘱患者出院密切随访。

图1 胃镜下呈息肉样隆起

图2 术前病理示胃体息肉(HE×200)

图3 肿瘤位于黏膜下(HE×100)

图4 瘤细胞呈梭形(HE×400)

图5 S-100阳性表达(免疫组化×400)

图6 CD117阴性表达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Schwannoma),是来源于施万细胞的肿瘤,可单发或多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好发于外周大神经干、脊神经及颅神经,而发生于消化道者仅占全身神经鞘瘤的0.2%。胃神经鞘瘤主要来源于胃黏膜下奥氏或梅氏神经丛的神经膜细胞,好发于胃体大弯或小弯后壁,其次是胃窦及胃底。胃神经鞘瘤不同于周围神经发生者,肿瘤边缘瘤细胞束可插入平滑肌之间,使得肿瘤没有整齐的周界,几乎无包膜覆盖,同时累及肌层和黏膜下层。肉眼观察肿瘤切面为灰白色或黄色略透明,可见漩涡状结构,偶有出血及囊变。镜下组织形态可分为Antoni A型(束状型)和B型(网状型)。

胃神经鞘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发病率女性略高于男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肿瘤体积较小者一般无症状,往往因腹痛、腹胀、贫血等就诊而行胃镜被发现;肿瘤体积大者可出现腹部包块、梗阻等表现。胃镜下肿瘤往往表现为黏膜下肿物,因活检位置浅,结果往往阴性。超声胃镜、CT及MRI均有助于定位,但难以定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 S-100(+)为其特点,CD117(-)、CD34(-)、desmin(-)可与间质瘤鉴别。胃神经鞘瘤主要行手术切除。良性者可局部切除,切缘应距离病灶边缘3 cm以上,也可行部分胃切除;怀疑恶变者,应适当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恶性者则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本病对放化疗均不敏感,特别是恶性者,预后差,易发生血行或淋巴途径转移,良性者较少发生转移或复发,预后尚佳。该患者胃镜下呈息肉样外观,且术前病检提示胃体息肉,故行胃镜下切除,术后全瘤活检才确诊胃神经鞘瘤。所以,对胃镜下表现为息肉者,术后仍应行全瘤病检,否则易误诊或漏诊病变。

猜你喜欢
胃体鞘瘤组织化学
心脏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伴咯血1例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治疗
鸭肝组织中DHBcAg表达水平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建立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