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重庆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5-12-02 02:54李燕
文教资料 2015年2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队伍辅导员

李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0000)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民办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是学生成长的直接引导者,是正常教学秩序的直接维护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是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作为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主要力量,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的面最广、时间最长,在育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举措

(一)高度重视,落实制度。

目前各学院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是加强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目前,从中央到学校,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发[2004]16号文件、教育部2006年颁发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性文件后,许多学院领导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上,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形势判断上,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在辅导员队伍配备方面,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有些院校明确规定:凡新进校教师必须从事一年及以上辅导员工作;有些院校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每年招聘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员专门从事辅导员工作岗位,保证辅导员数量逐步达标。但是在落实辅导员政策方面,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大步伐,在厘清辅导员的身份和角色的基础上,给予辅导员双线晋升的倾斜政策。在辅导员职称评审评聘中,要单独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评审组,制定合理的职称职评定细则,坚持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和工作实绩相结合的方针,对工作实绩突出、研究能力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给予称职晋级评聘,创造广阔的空间。

(二)关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制度建设。

权责分明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列出辅导员的八大职责,规定辅导员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寓教育于学生党建、团建、常规管理及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而非一般教学行为的服务者。它特别规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辅导员必须切实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此外,还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班集体建设、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进行了规定,以谈心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及学工部门可以出台相应制度,依法详细规定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不能把本应属于教学、后勤、保卫的职责纳入进来。属于与其他部门交叉性的工作可以规定辅导员参与或协助,并规定第一责任单位与责任人。

(三)加强考核,奖惩分明。

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既有利于加强监督检查,有效落实工作目标,又有利于提高工作自觉性,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此,各院校出台了《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考核体系,并将其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相挂钩。有些学校把辅导员工作计划、工作对象的基本情况、重点关注对象的情况、听课记录、下宿舍次数、与学生谈话的记录、与家长联系的情况及日常开展的业务学习、工作情况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有些学有些学校将辅导员考核成绩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与辅导员的评优晋级、津贴福利、分流续聘等相挂钩。

(四)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辅导员在工作中只有把握时代特征,开拓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建立辅导员QQ群、班级QQ群、学生干部QQ群等互动平台,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QQ空间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工作边界不清,自我成就感低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高校设立辅导员制度起,辅导员的工作面便日益扩大,从最初的思政教育发展到今天学生事务事无巨细的“垄断者”。现状是,似乎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辅导员完成。一些辅导员承担了本应属于教学、行政、后勤和保卫的工作。辅导员工作不但涉及的面大,而且过于繁琐细化。每天投身于复杂的具体琐事中,工作边界模糊,整日忙忙碌碌,什么都做,感觉像“保姆”,什么都没做精,难出成绩,成就感低下。

(二)个人发展存在制度性障碍,职业忠诚度低。

目前,国家尚没有实质性政策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个人发展和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价值地位的问题。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几乎谈不上职称、职务结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辅导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也越来越难做。“用起来重要,用之后次要,总结起来可以不要”,使辅导员在组织上无归属感,心理上有失落感,职业忠诚度低。因此,切实解决好辅导员职称评定等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忠诚度。

(三)工作缺乏热情,队伍不稳定。

在民办高校现有辅导员队伍中,部分人对从事学生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坚实的思想基础。服从的多,心甘情愿的少;借作“跳板”的多,长期安心的少。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及高校竞争机制的引入,某些辅导员担心从事辅导员工作会影响自己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后顾之忧重。团队归属感、目标感不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滞后,造成整个队伍思想和行为的不稳定。

(四)心理压力大,情感无处宣泄。

在中国高校,对于个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学校承担了太多社会责任,而在个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往往是辅导员战斗在第一线。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对于被要求“24小时开机”、重大节假日或敏感时段“全天候待命”的辅导员而言,在无法保证正常休息、无法保证私密空间的同时,无疑还是一种心理和情感的打击,由此引发归宿感的缺失。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制度的意义在于个人和集体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不做的。在制度条件下,人们可以撇开上级的命令或指示,自觉地做应该做的事和可以做的事,以及应该享有的做事后制度认可的待遇,从而实现依规治校、依法治校。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未来的发展

制度只是辅导员工作的外部环境,辅导员个人的发展,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一是加强学习。我们要主动学习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国家政策及理论知识,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厚积薄发,为今后的发展作准备。二是加强总结,善于提炼。每一名认真工作的辅导员都有值得总结和提炼的经验,要尝试把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好的总结可以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三是要用“心”工作。把每一件事都当事业做,生活会更有意义。四是平和自信的心态。我们的工作本来就是做人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它的价值更体现在未来。辅导员工作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其素质的高低决定所培养大学生的素质高低,不断加强辅导员业务能力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工作要形成学习、科研、进修、交流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体系:一是积极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辅导员培训研修班,系统学习各项学生事务工作,灵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二是建立完善辅导员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制度,每年至少组织安排一次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海外、境外研修学习项目;三是开展校际交流学习,组织辅导员到同类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挂职交流学习,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其他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理念与做法,拓展个人的工作视野;四是以岗位练功比武为抓手,开展辅导员职业技术大赛,促进辅导员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1]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标准与开发——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

[2]辅导员价值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

[3]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校辅导员100系列丛书给高校辅导员的100条建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论纲[M].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