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乃佳
(钦州学院 人文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所做出的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情景性的评价。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发展[1]。科学的课堂评价,不仅能增进师生情感,而且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反,若教师评价不当,则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在听课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语文实习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时所使用的语言简单机械,语气平淡,缺乏情感。例如: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的评价语只有“不错”,“挺好的,继续努力”,“回答正确”,“回答基本正确,还有补充吗?”,等等。例如,教师上《父母的心》一课时,一位平常很少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在课堂上勇敢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完毕后,老师让他坐下,说:“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对不对?大家要向这位同学学习。”这位同学回答完问题以后紧张得脸都红了,可见他举手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这类学生需要教师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去鼓励、去认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这样,学生会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然而,老师只是用了一句简单的“非常好”作为评价,并无实际鼓励意义。
在语文课堂的评价环节中,一些语文实习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将评价权力拽在手中,成了“绝对权威”,而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只能被动接受来自 “绝对权威”的评价意见,根本无法参与评价过程。这样的评价难以达到客观、真实、公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另外,初中生的心理处于敏感、叛逆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在语文课堂上,相当一部分语文实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局限于语言,而忽略了非语言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例如: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露出失望或责备的神情。不管教师是无意中展露出了情绪的真实面或是有意为之,都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在课堂上再次发言的勇气。
有的语文实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按照备课计划进行,以求完满完成课程目标。当学生的回答与教案有所偏差时,教师的反应往往是立即采取措施补救,使进程按原计划发展。这样做的确可以按时实现课时目标,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譬如,老师上《己亥杂诗》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写出“落花”的什么?学生回答说“用落花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虽远离官场,仍不忘报国之志的远大抱负”,因为学生所答并非教案所写,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是很满意,微笑着说:“同学们答得也对,但是再想想,这一句到底写出了什么?”学生回答跟之前的相差无几,有的学生甚至直接拿出参考书,把对两句诗的解析念了一遍。结果,老师还是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最后只得自己告诉学生答案:写出了落花的功用。这种按部就班的“走教案”教法,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按教师指引的路走。过于注重目标达成的评价,不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实习教师只用统一的评价模式。例如:一位实习老师上《始终眷恋着祖国》一课时,问:“钱学森回国遇到了那些困难?”班里没有学生起来回答。于是,她对学生说:“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没有人起来回答呢?书里都有答案咯!你们不仅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也浪费你们自己的,等一下又上不完这一课了。在六班就不同咯,我还没说完问题他们就抢着回答了,我们五班的同学怎么这样呢?”老师不是结合五班学生不同的特点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回答问题,而是用抱怨的语言评价学生,用统一标准培养学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由此可见,赞扬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来自教师的赞扬是对自己的认可,对自己的鼓励,得到赞扬后,学生会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并继续努力,希望再次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表扬学生,毫无原则地赏识学生,久而久之,将使得学生对教师的表扬失去珍惜之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需要指正时,教师应注意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提出对学生的期望,这就是寓“贬”于“褒”。善意的批评,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批评教育的目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2]。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幽默的评价艺术,不仅能够消除师生间的紧张情绪,拉近师生距离,创造轻松活跃、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而且能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譬如,一位老师上课时,在检查生字词环节,运用了“开动车”的方式:师:大家知道动车有什么特点吗?生:比火车快!舒服!师:好,今天我们不用开火车的形式了,我们要跟上时代,请这一列的同学以动车的速度来读生字词,要让班上的“乘客”感受到又快又舒服的感觉。学生读,但第三个词不会读,卡住了。师:发生什么故障啦?“列车员们”赶紧帮忙解决,不然“乘客们”等久了可是会有意见的,要求退票啦。其他学生哈哈大笑,该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准确读出生词。这样,老师运用幽默的语言调节了本来沉闷的课堂气氛,把学生从神游犯困的状态中唤醒,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由被动上课到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学生处于未成熟年龄段,出现差错、走神等现象在所难免,教师应报以理解的态度,用真诚的语言教育、帮助他们。当学生表达不清,回答无条理时,可这样跟学生说:“相信你已经明白问题的答案,只是无法表达清楚,如果你同意的话,老师把你想表达的意思转述给同学们,然后你再说一遍,怎样?”这样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体谅和真诚的语言一定会温暖学生的心。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应该感情真切地鼓励他:“回答的对错无所谓,只要你能够勇敢站起来说,就比其他人强!”这样才能化解学生回答错误的尴尬,为其找回信心。当学生读错字时,说:“没关系,这个字挺难读的,老师以前也经常读错,读多两次就记住了。”自曝会犯同样的错误,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地位,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亲和力,感染学生。
课标要求课堂评价重视多样性评价,注重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生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把部分评价权力下放至学生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在评价中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主宰课堂,垄断评价,具有绝对权威的教学现状。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锻炼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师的体态语能够传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在评价学生时,若教师除了口头评价外,结合适当的动作,那么这样的评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仅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而且能展现教师个人风采。例如:学生朗读课文十分出彩时,教师可以评价说:“你的朗读真是太好啦!让老师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老师读得还好,继续努力,老师看好你!”并做出沉醉其中的样子。又如:当学生的回答创新、有个性时,教师可以展露出惊喜、意外的表情,仿佛被学生的回答震撼住了,不由自主地为其竖上一个有力的大拇指,以示鼓励。再如,当学生害怕回答错误而支支吾吾时,教师可以面带微笑向其投去一个鼓励支持的眼神,并带头由衷地鼓掌为其增加勇气,给学生一种被尊重、鼓舞、信任的感觉,从而大胆地将答案表达出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实习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应该把评价的重心由结果转移到过程上。因为“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能力”[3]。通过教师评价,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课堂学习质量。语文课堂的效率如何,并不能简单地凭借学生能否正确回答问题判断,而应考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及所取得的效果等因素。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帮助学生认清自我,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高。例如:有一位教师针对一位由于父母不和睦,内心时常充满恐惧,缺乏安全感,害怕与人交流,却又渴望得到朋友的关心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她起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虽然声音很小,但教师说:“你很聪明,要敢于表现自己,你的声音很好听,再大声一点就更好了。”教师对她的评价以鼓励赞赏为主,让其在教师的爱护和肯定下渐渐树立信心,打开心扉。慢慢的,此后老师发现她开朗了许多,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时也大胆自信了不少。
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应抓住他们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之处。教师应抓住机会给予他们肯定与赞美,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及自暴自弃的想法,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关注和认可。通过评价,让其了解自己长处及不足,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往往比其他学生强,同时他们有一套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因此,教师对于他们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知识层面,应该以替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为目标,从他们的学习方法、思维和习惯等入手,这样不仅为其他学生指出了可供参考的学习方式,而且为学习优异的学生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防止他们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实现以下四个转变:评价语言由简单机械到丰富性的转变,评价方式由单一到多样性的转变,评价由关注结果到注重过程的转变,评价标准由统一到指标灵活性的转变。
[1]侯小芬.也谈对课堂评价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8(19).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