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治龙 韦国渠 崔珍华 杜典策 冉隆淮
(1,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草地中心 565300;2,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550025;3,贵州省三都县周覃镇农业服务中心 558000)
贵州某猪场感染大肠杆菌的诊治
崔治龙1韦国渠2,3*崔珍华1杜典策1冉隆淮1
(1,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草地中心 565300;2,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550025;3,贵州省三都县周覃镇农业服务中心 558000)
为查清某猪场发病断奶仔猪死亡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诊断和生化鉴定等方法,对该猪场发病猪进行诊断调查,确诊为该猪场断奶仔猪发病死亡的原因为猪大肠杆菌感染所致。
猪场;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断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通常简称为大肠杆菌,主要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属于条件致病菌[1]。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肠炎、肠毒症等多种症状。根据猪的生长日龄与病原菌的血清型差异,该疾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三种。这三种疾病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成为严重影响规模化猪厂发展的障碍之一[2]。
2015年3月,贵州某猪场送检断奶仔猪10头,其中4头死亡,6头病危,一天后其余病危的6头相继死亡。为了解该猪场疫病的感染状况,本试验对该猪场送检的发病仔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解剖病理诊断和细菌学检测,确诊该病为猪大肠菌感染。
病料:某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0头发病断奶仔猪。
实验动物:20~40g小白鼠(购自贵阳医学院)。
普通肉汤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购自上海阳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uellerHinton(M-H)琼脂培养基(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革兰氏染液(购自上海科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显微镜(购自日本OLYMPUS公司);其他培养基、微量生化鉴定管和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琼脂糖购自Biowest公司。
采用询问送检者与电话咨询了解猪场发病状况,并记录结果。
对该猪场送检的10头发病仔猪进行临床观察及剖检病理变化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观察10头发病猪临床症状,再全部解剖观察病理变化,并比较其异同点,此时应注意无菌操作。用灼烧过的手术刀(无菌操作)切开胸腹腔,首先吸取积液或以棉签拭取胸膜及腹膜粘附物,然后再取内脏器官,如淋巴结、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等。
无菌条件下采集病变明显的肾脏、肝脏、肺脏、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病料器官及心包、胸腔、关节积液直接接种普通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培养基上,置于含有5%CO2的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后,观察其不同培养基中被检细菌的生长状态和菌落特征,然后挑取单个细菌进行纯培养。同时对细菌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取分离菌株的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添加有0.07%NAD的微量生化鉴定管中,置于含有5%CO2的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观察结果。
药敏实验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纸片琼脂扩散法,即(K-B法)操作。用接种环挑取1~2环纯培养的分离菌,接种于含5%脱纤绵羊血的M-H琼脂培养基上,涂匀,选取12种常用药敏纸片均匀地贴到培养基上,置于含有5%CO2的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测定抑菌圈直径。
取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的24h菌落制成细菌悬液(CFU为5×108个∕ml),分别取0.5ml采取腹腔注射接种在生长条件相同的10只小鼠,对照组10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h后观察小白鼠发病及死亡情况,并剖检小白鼠,无菌取其心脏、肝脏、脾脏和肺脏等组织作细菌分离鉴定。
该猪场发病突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喘气,被毛粗乱。发病后猪场曾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病猪体温有所降低,但发病后2~3d死亡。
病猪主要症状是脱水和下痢,黄痢仔猪排黄色稀便,内含凝乳小块。严重的精神沉郁,不吃奶,迅速脱水、昏迷而死亡。急性病例不见症状而昏迷死亡。白痢仔猪排出乳白色浆液状、糊状粪便。
喉头、扁桃体充血、皮下组织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和下颌淋巴结充血、肿大,间有出血;小肠系膜发黄、有的肠套叠;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壁变薄、松弛而失去弹性,肠绒毛上皮正常或萎缩、伴有炎症;肝脏边缘呈紫黑色、表面有许多散在颗粒状大小的白色坏死斑点;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肾上腺切面散在坏死点。
无菌采集取病死猪的引肝、肺、肾、脾脏、肠系膜淋巴结病料接种在普通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SS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置于含有5%CO2的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后。淋巴结接种在普通营养琼脂上形成直径约2mm的圆形、光滑、隆起、湿润、半透明淡灰色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成较大的呈光滑、湿润、圆形、表而隆起的粉红色菌落,部分致病性菌株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呈β溶血环。用接种棒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制成涂片,通过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两极浓染,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偶有2~3个菌体相连,无芽孢(附图),符合大肠杆菌形态特性。
附图 猪大肠杆菌染色后观察结果(10×100)
将细菌纯培养物接种于微量生化鉴定管中,置于含有5%CO2的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后,结果(见表1)。经生化实验鉴定分析该分离株对硫化氢、苯丙氨酸、葡萄糖酸盐、枸橼酸盐、尿素、半固体、赖氨酸、鸟氨酸、氨基酸对照、棉子糖、测金盏花醇、木胶糖12种发酵管反应呈阳性,对葡磷胨水、山梨醇2种发酵管反应呈阴性。其他生化实验中,吲哚实验阳性,VP实验阴性,枸橼酸酸盐利用实验呈阴性,七叶苷水解实验呈阳性,均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性。
表1 大肠杆菌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药敏实验结果(见表2)。根据NCCLS[3]的标准判定其耐药性,结果表明,从该猪场分离的病原菌对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利福平高敏,对链霉素和妥布霉素中敏,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四环素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表2 大肠杆菌药敏实验结果
接种了分离菌的小白鼠均在24~48h内死亡,对照组没有死亡。无菌取死亡小白鼠的心脏、肝脏、淋巴结和脾脏等组织接种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结果经分离提纯后鉴定,与以上特性相一致,确诊为有大肠杆菌的感染。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理诊断,初步诊断该猪场断奶仔猪存在细菌感染。取发病猪的淋巴结、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通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及动物致病性试验鉴定确诊该细菌为大肠杆菌。药敏实验表明,该规模化猪场感染的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四环素已经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这可能是由于该猪场管理欠缺,用药不规范,疗程不当,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或长期在饲料、饮水中加入预防性用药导致,这应引起高度重视;对链霉素和妥布霉素中敏;而对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利福平高敏,这可能是因为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利福平在该猪场并未广泛使用,因此该猪场在治疗时可先把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利福平作为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对于混合或多重继发感染的情况,应当根据实验室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对症下药,避免乱用药而造成的仔猪的死亡。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建议该猪场加强饲养管理并合理投喂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同时将可疑猪和病猪全部隔离饲养,病死猪及污染物则彻底焚烧或深埋,对污染的圈舍和四周环境进行严格消毒,患病猪群则隔离治疗并带猪消毒,对新购进猪要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目前很多规模化猪场都存在综合防治措施不完善,饲养管理水平有限,预防意识淡薄等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通过改善动物饲养环境,增加机体免疫力,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基础[3]。因此,猪场只有建立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搞好日常卫生管理工作,严格引种,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合理使用预防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疫病的发生。
[1]李振贵.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12):97-98.
[2]杨鲜银.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7):134.
[3]NCCL 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Twentie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J].NCCL S,Wayne,Pennsylvania,2010,30(1):86-88.
崔治龙(1969-),男,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通讯作者:韦国渠(1986-),男,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防控及农业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