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强翟晓晨
1.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辽宁大连 116001;2.解放军第二一○医院内科,辽宁大连 116001
心源性猝死诸因素及防治研究
王蕴强1翟晓晨2
1.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辽宁大连 116001;2.解放军第二一○医院内科,辽宁大连 116001
目的 总结与心源性猝死有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防治心源性猝死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部收治抢救的6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结果 (1)急救结果:成功复苏患者为11例,占17.74%,死亡51例,占82.26%。(2)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与冠心病相关性很强,占76.48%,猝死前多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3)心源性猝死的常见诱发原因为心理应激状态(35.29%),用力排便(21.57%),运动或过度劳累(19.61%)等。(4)在心源性猝死诸多危险因素中,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等。(5)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发病年龄段、性别、发作时间、发作季节、心电图特征、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防治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在于提高对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和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
心源性猝死;分析;防治
心源性猝死(SCD)其含义是由心脏病发作而引起的1h内的自然死亡[1]。在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中都表明,心源性猝死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以美国为例,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死亡人数就高达30~40万,占到总猝死人数的87%[2]。因此作为急诊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心源性猝死诸因素及防治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取1995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抢救的6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报道结果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1995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抢救的6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12例(男女患者比为4.17∶1),患者年龄在20~79岁之间,平均(52.9±10.1)岁。62例患者全部经过所临床检查确诊,均符合WHO制定的SCD的诊断标准。其中冠心病患者34例,占54.84%,心肌炎患者15例,占24.19%,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例,占9.68%,预激综合征患者5例,占8.06%,健康人2例,占3.23%。见表1。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 (1)将患者放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通畅并及时清除口腔、喉部异物及分泌物,进行心脏按压处理(手法准确,频率每分钟100次,停顿时间少于10秒保证按压力量的稳定性)。(2)采用360J除颤。若电击两次以上(第一次电击失败),则两次间隔时间要短,适当增加电能除颤,同时给予肾上腺素。(3)采用肾上腺素增强心肌收缩力,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肾上腺素1~2mg,静脉注射,每隔3~5min 1次。胺碘酮150~300mg在室颤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注射,每10min 1次,总量不低于300mg,然后采用2mg/min静脉滴注。
表1 心源性猝死患者发作一般临床特点分析
1.2.2复苏成功标准 患者成功复苏的标准为:心跳恢复,面色、口唇的发绀状况改善,有自主呼吸出现或由机械通气呼吸,指脉氧≥94%。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出现,眼球可活动[3]。
1.2.3分析方法 以1995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抢救的6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数据,通过专业人员采用统一调查表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作时间、发作季节、临床症状、心电图特征、基础疾病等;分析诱因、病因、病程及血糖、血脂、血压、吸烟、饮酒等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1急救结果
6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成功复苏患者为11例,占17.74%,死亡51例,占82.26%。
2.2诱因结果
在对SCD诱因结果进行统计后结果显示:死于心理应激状态(精神刺激或情绪紧张,如紧张、焦虑、惊恐、兴奋,以及大量饮酒)患者为18例,占35.29%,死于饱餐6例,占11.76%,死于用力排便后11例,占21.57%,死于运动或过度劳累10例,占19.61%,死于低氧血症及电解质紊乱6例,占11.76%。
2.3死因结果
结果显示:死于冠心病患者39例,占76.48%,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心功能不全(冠心病)11例,这与宋德彪[5]文献报道基本相符。见表2。
表2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2.4危险因素结果
结果显示:在心源性猝死诸多危险因素中,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见表3。
表3 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约有近一半(40%以上)的猝死患者在发病时身边没有旁观者,所以这给临床上的猝死患者病因判断增加了难度,以临床病症去判断猝死患者的死因相对困难,从已有资料的掌握上来看,心脏原因是猝死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即心源性碎死[6]。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7]。临床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患者死亡急骤,患者死亡难以预料,患者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比率逐年攀升,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抢救的6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2例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在经过心脏按压、电击除颤、人工呼吸、药物治疗后,成功复苏患者为11例,占17.74%,死亡51例,占82.26%。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与冠心病相关性很强,占76.48%,猝死前多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心源性猝死的常见诱发原因为心理应激状态(35.29%),用力排便(21.57),运动或过度劳累(19.61)等。在心源性猝死诸多危险因素中,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等。SCD患者在发病年龄段、性别、发作时间、发作季节、心电图特征、基础疾病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源性猝死在婴儿出生6个月期间和65~75岁之间为高峰期。杨建伟[8]的相关研究报道表明:在成年人群中冠心病总死亡率随冠心病发生率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可预料的突然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男性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源于男性患冠心病的比率要高于女性。与心源性猝死关联性最强的为冠心病,其次在冠心病猝死的影响中,肥胖占有较大比重[9-10]。体重的增加会带动冠心病猝死发病率的增加。致命性的心率失常也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证明这些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大多出现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在心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致命性心律失常[11-13]。
心源性猝死的防治措施主要从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为主。其中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基础心脏病,患者的主要表现包括症状异常,心绞痛恶化,疼痛持续时间延长,药物治疗无效,血压及心率改变,电解质紊乱及心电图改变等,应警惕猝死发生。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严格控制是有效防治心源性猝死的关键,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养成规律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参加体力活动,戒掉不良嗜好如烟酒等。有心电不稳定特征的患者需密切观察,积极治疗心律失常,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预防性用药[14-15]。
[1] 王蕴强.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和预警因子的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36-38.
[2] MH Aminjavaheri,SAA Ghorashi,M Bagheri Harouni. Entanglement sudden death in the presence of quantum decoherence in non-inertial frames:beyond the singlemode approximation[J].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2014,13(7):1483-1499.
[3] 田凤祥,潘惟丽,陈凯,等.心源性猝死心电预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0):3993-3996.
[4] 陈国新.心源性猝死的诸因素及防治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4):3309-3310.
[5] 宋德彪.ICU病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相关临床因素的探讨与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12-20.
[6] 于惠.心源性猝死细胞凋亡与c-Jun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25.
[7] 杨炳强.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常见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156-157.
[8] 杨建伟.老年心源性猝死的防治[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602-1604.
[9] 杨荣平.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识别及治疗策略[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1,20(1):75-76.
[10] 卢颖,孙磊.探讨心源性猝死的临床治疗及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80-81.
[11] 王丽红,秦永胜.胸痹心痛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61,259.
[12] 邱琳琳,卢建平,刘学庆.心脏性猝死108例相关因素分析和对策[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3):257.
[13] 雷普平,李桢李利华,等.心脏性猝死79例危险因素及病理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51-55.
[14] 单爱军,王进,杜波,等.院内心源性猝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0),1155-1158.
[15] 翔云,康国平,李果,等.新旧心肺复苏指南指导院外心源性猝死抢救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循证心IIIL管医学杂志,2013,5(5):476-478.
Study on factors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WANG Yunqiang1ZHAI Xiaochen2
1.Medical Treatment Cliniqu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PLA Dalian Naval Academy, Dalian 116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Medicine, PLA Two One Zero Hospital, Liaoning, Dailian 116001, Chin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disease.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2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December 1995 to December 2014 were collect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of 62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1) Results of emergency treatment: 11 resuscitated patients accounted for 17.74 while 51 dead patients accounted for 82.26%. (2) The correla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very strong accounting for 76.48% and most patients had severe arrhythmia and heart failure before sudden death. (3) Common induced factors to sudden cardiac death included psychological stress state (35.29%), straining defecation (21.57%) and exercise or excessive tire (19.61%) etc. (4) Risk factors to sudden cardiac death included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atherosclerosis, smoking and drinking, etc. (5) The suffering age stage, gender, duration of seizure, seizure season, ECG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lying diseases, etc.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key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linical treatment 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induced factors and risk factor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Sudden cardiac death; Analyz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541
B
2095-0616(2015)10-148-04
(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