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杨晓燕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团队合作,通过微体化石分析发现,一万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的古人把稗草作为主食之一。当时野生的稗和水稻曾被一起收集起来并且在磨制石器上进行加工,同时还有少量的橡子和菱角。
(《中国科学报》 2015 年11 月9 日)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Mélanie Roffet-Salque 和研究团队通过从6400 个陶罐上收集的脂质残留物,建立了史前蜜蜂与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农民之间关系的图谱。最古老的蜂蜡证据来自小亚细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 年,同时研究团队还找到了人类在北非利用蜜蜂的最早证据。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对蜜蜂这种兼具经济和文化重要性昆虫的基于生物大分子的古生态地图,表明人类和蜜蜂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农业的起源时期。
(鲁捷,《中国科学报》2015 年11 月12 日)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Adam Boyko 团队主导了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家狗”基因研究,显示狗在靠近尼泊尔或蒙古国的中亚某个地方,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此项研究分析了来自上千只活狗的DNA,以便将其祖先和地理起源拼凑出来。这同此前认为的狗在欧洲被驯化的研究背道而驰。
(徐徐,《中国科学报》2015 年10 月22 日)
2013 年,考古学家在阿拉斯加中部塔纳纳河流域一处早期美洲原住民营地的灶台下,发现了两名婴儿的骸骨。14C 测定和其他证据表明这两名婴儿的尸骨是在距今1.15 万年前被有意安置在一起的。近日,来自两名婴儿的古DNA 表明,他们分别由两名母亲生产,而这两位母亲则来自基因并不相同的人群。这项发现为支撑一项假设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即第一批美洲人在极北地区生活了数千年,最终才在距今1.5 万年左右当冰河时代缓缓拉开序幕时走进南美洲、北美洲。
(冯丽妃,《中国科学报》2015 年11 月5 日)
澳大利亚考古学家发现在早期澳洲土著人的生活中,野狗(dingo)对妇女参与狩猎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们对对一些土著人早期生活遗址中出土的小型动物骨头进行了测年,发现这些小型动物骨头的年份恰好都在犬类抵达澳大利亚之后。这说明当狗进入澳大利亚之后,土著人开始以许多不同种类的小动物为食。不过根据人类学的观察记录,澳洲土著男人几乎不带狗出去打猎,因为狗可能会将他们要捕捉的大型猎物吓跑。相反女人可能更依赖狗来捕捉一些小型动物,比如澳洲巨蜥等。
(闫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年11 月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