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证明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就宫室建筑的空间规划和都邑的总体布局而言,二里头都邑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作为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社会,二里头文化对其他青铜文化影响甚巨,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
(许宏,《中原文化研究》2015 年第4 期)
殷墟洹北商城大城发现的所谓“内槽”和“外槽”并非都是城垣基槽,其中“内槽”应为早期环壕垫土保留下来的部分,“外槽”则为城垣基槽。该城址大城城垣应是存在的,但并未完全建成即遭废弃。洹北商城的规划设计具备城郭布局的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历了宫城与环壕、宫城与大城的发展演变。
(张国硕,《考古与文物》2015 年第4 期)
通过对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发现的铜剑和日本福冈县平原1号墓出土铜镜及相关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前者是公元前4 世纪后半的战国中期东渡朝鲜半岛的吴越地区铸剑工匠在当地采用泥土范或陶范铸剑技术制作的;后者是公元2 世纪中叶前后的东汉中期后半东渡日本九州的洛阳地区铸镜工匠采用泥土范或陶范铸镜技术在当地制作的。青铜工匠的东渡,在古代东亚青铜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发挥了直接的作用。在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交流中,“黄海→渤海→黄海”的海上之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路线。
(白云翔,《文物》2015 年第8 期)
滇西高原青铜时代墓葬中出土的鸡形饰杖首和铜马俑是该区域存在鸡、马信仰的物质反映,其中鸡信仰是滇西高原青铜文化中固有的传统,而马信仰则可能与盐源青铜文化有关。随着文化与族群间的交流和互动,新经济文化类型的产生,原本来源于不同区域的鸡、马信仰逐渐整合为一个整体,由此衍生出了云南地区古老而著名的“金马碧鸡”传说。
(李帅,《考古与文物》2015 年第4 期)
通过对太王陵出土铭文铜铃的考察,研究者否定了以往学界关于太王陵墓主“广开土王说”的依据,指出该铜铃为高句丽广开土王在即位元年(391 年) 制造的祭祀父亲故国壤王的器物,也不排除其为随葬品的可能。太王陵墓主当为故国壤王,相应的,将军坟或为广开土王陵。
(赵俊杰等,《考古与文物》2015 年第3 期)
唐代女装常服经历了由紧窄变宽松的过程。唐初最典型的女装常服承袭了隋代整体偏窄小的特征;开元中期是一个转折点,唐代女装常服开始由紧窄向宽大转变,薛儆墓图像资料正是这种转变开始的标志;齐胸长裙搭配系入长裙之下的衫子,裙带自胸前垂下,帔子披挂在肩臂部为开元后期以来唐代最典型的女装常服穿扮,并一直延续到五代初。
(张珊,《艺术设计研究》2015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