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初创者之一李茂和先生访谈回望前尘40载

2015-12-02 07:06采访沈婷婷陈亚威撰文金希
海洋世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李茂编辑室战线

采访/沈婷婷/陈亚威 撰文/金希

本刊初创者之一李茂和先生访谈
回望前尘40载

采访/沈婷婷/陈亚威 撰文/金希

40年风雨的洗礼,几代人的薪火相传,为中国唯一全面介绍海洋科普知识的杂志留下了无数值得回忆的美丽瞬间。在2015年这个对《海洋世界》有着特殊意义的4月里,我们有幸拜访到当年见证了杂志从孕育到生根那如歌岁月的李茂和先生,希望老一辈海洋人用煦暖春意编制起的这份记忆碎片,为这本杂志40岁的生日留下一份最珍贵的纪念。

海洋世界:李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本刊第一代的编创者,现在40年过去了,本刊仍然作为中国唯一全面介绍海洋知识的刊物发挥着重要的科普作用,我们很想知道,早在1975年,国家是怎么考虑到要创立这样一个刊物的?

李茂和:其实国家考虑办这样的刊物远比1975年要早。1964年,国家海洋局成立后不久,为了宣传国家的海洋方针和政策,就已经有想法要创立一个刊物。不过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件事后来被搁置了,直到1975年,国家海洋局下决心要把这个宣传海洋事业的刊物办起来。这个刊物最早的名字叫《海洋战线》,是时任国家海洋局沈振东局长亲自确定的。当时就是想将它打造成一个宣传党和国家海洋方针政策与海洋业务工作的综合指导性刊物。为此,局领导把我从科技部、朱芳身从政治部调到一起来筹办《海洋战线》杂志。那个时候没有任命主编,起初就是我们两人,由朱芳身负责。

我们根据领导的意图,先办了一个试刊内部分发,征求意见,然后一起讨论,由我执笔起草报告,报中央批准办刊。报告包括办刊宗旨、编辑方针等内容。我还记得当时的办刊宗旨就定位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海洋方针和政策,传达、贯彻海洋局的政治、业务工作的指示,反映下属单位海洋科研、调查、教育及预报服务工作的情况,普及海洋知识等。报告送上,很快获得批准。于是成立了《海洋战线》编辑室。1976年,齐庆芝、吴凯等10多人陆续来到了编辑室。

海洋世界:这么说起来,当时这本刊物的规格还是很高的!

李茂和:的确规格很高。那时候国家海洋局的系统里还没有报社和出版社,这本刊物在最初几年里是国家宣传海洋事业的重要出版物,关于国家海洋工作的指示、部署、安排,以及全国海洋工作的动态,在我们的刊物上都会有体现,同时还肩负着普及海洋知识的责任。文化大革命时期,所有刊物除“两报一刊”外,大都停刊,后期要办刊物,国家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当时中国的刊物很少。我们的刊物“新冒出来”,需要报请中央主管宣传口的领导人批准。而且就算国家批准了我们办刊,刊物也还不能出版发行。按照国家的规定,还要有正式出版社来承接出版才行。

为这事我曾经去过科学出版社,但科学出版社已经管理着80多种期刊,实在没有能力再接收我们这个新刊物了。而到国防工业出版社联系的齐庆芝、吴凯两位同志说《海洋战线》是中央领导(张春桥)批准的,国防工业出版社虽然也觉得有困难,但最终还是同意接收我们。这样,我们的刊物才算真的公开正式地办起来,后来本刊几易刊名。因为《海洋战线》的出版遭遇,我们才体会到成立出版社的重要性,由于杂志在增刊、投稿时遇到出版社交涉困难,后来我们就提出自己成立出版社并获得批准。1978年,正式成立了海洋出版社,从此这本刊物就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管理。

李茂和,山东青岛人,科普作家,原《中国海洋报》总编辑,曾为《海洋世界》的前身《海洋战线》杂志的首任负责人,是《海洋世界》的重要初创者之一。

海洋世界:看来本刊的创业之路还真是曲折啊!那么,经历初创的那段艰难,早年的本刊是怎样开始发展的呢?稿件的来源又怎么获得的呢?

李茂和:1975年4月,《海洋战线》创刊,不过当时只是内部试刊,并不公开发行,编辑室也只有我和朱芳身两人。后来,刊物公开发行,编辑室也不断地调来新同事,到1976年,编辑室发展到12个人,彼此分工各有不同,分别负责海洋水文气象、地质、化学、生物、军事等内容。不过,当时的条件很艰苦。那时的国家海洋局机关设在王府井南口的一个3层小楼里,我们的编辑室就在楼后一个腌咸菜的小屋中。屋里的光线很暗,白天都需要开灯。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院内盖了些木质的地震棚,后来有的同志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在地震棚中办公,那种苦中作乐的情景,现在不仅看不到,恐怕年轻人也很难想象了。

最初期刊栏目是按专业分工,由编辑们根据各自负责的页面进行组发稿件。我记得像“海洋史话”、“海洋血液”、“海洋动物乐园”、“海中悬崖”、“大海战”、“大洋底的变迁”等都是比较固定的连载文章,也是很有趣味的内容。那时稿源是约稿和自愿投稿相结合。刚起步时约稿是必需的。在此之前,我在国家海洋局科技部教育处工作,对海洋界的学者比较熟悉,国内各大涉海高校的教师就成了我主要的约稿对象,还有不少科学家那时也是我们重要的作者,如地质方面的刘光鼎院士、海气相互作用的张家诚研究员、海洋学家侍茂崇教授、曾呈奎院士等。他们有专业特长,而且文笔又好,稿件质量有保证。像当时“大洋底的变迁”栏目,作者就是刘光鼎院士。至于自由投稿,起步时虽然不太多,但那些稿件很有特色,大多是些翻译文章,都是读者出于对刊物的兴趣,主动支持的,那时国外现代海洋科学的发展程度已经比较高,讲海洋的文章也多,而中国在这方面还很落后,国外海洋文章的翻译投稿对我们站在世界科学的前沿上看海洋是很有帮助的。最著名的翻译撰稿人有石小媛等。

海洋世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您说起当年的本刊早年的工作还如数家珍,说明您对此倾注了很深的感情,那么有没有一些事情让您仍然都记忆深刻呢?

李茂和:记忆比较深刻的事,第一个就是办刊最初那段时间赶上了“书荒”,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出版物品种很少,大家没有什么东西可看,同时一大批年轻人又希望能多看书、多读杂志,多学点知识,那是个图书与杂志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个新刊创立,马上会引来很多读者,发行量的增长速度是很少见的。像我们这本刊物,面世后发行量每个月都会增加几百本,甚至上千本。到1978年底,我从这本刊物的岗位上调离前,刊物月发行量已经达到9万多份了,所以说这本刊物创刊抓住了好时机,但惋惜的是这种先机和优势没能一直延续下来,很快当更多读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时,我们最终也没逃脱被出版物的海洋淹没,曾经的光芒再没能重现,这实在让人挺痛心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1978至1986年间,北京报考海洋大学的学生数量激增,甚至一度超过了报考清华、北大的人数。这里面就有这本刊物很大的功绩,当时我们的刊物发行量的迅猛上升,无疑在大众之中起到了宣传海洋的很好效果。这也充分说明,要想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和全国的海洋氛围,把握时机,加大力度地重视海洋科普内容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海洋世界:网络时代宣传海洋的方式需要更加多种多样。本刊现在也正在为把握新型媒体传播的发展机会而努力!作为从事海洋事业宣传工作几十年的前辈,您能否给现阶段的本刊提出一些建议与寄语呢?

李茂和:这本刊物最近几期内容选得很丰富多采,印刷和纸张这些硬件也比我们当年强很多,图片也更多更丰富。不过有的地方还应该做得更完善些,比如从版面设计上字号不要太小,而且应该回避把黑色文字压印在图片暗色位置,那样不利于阅读了。另外,科普杂志选文讲求知识密度高,短小精悍。文章和句子都不宜太长,老年人精力差,看长句子容易累,青年人工作节奏快,看长句子容易烦,所谓“长话短说”很重要。现在这本刊物已经加入新媒体元素,变成可以“听”的杂志了,这是非常不错的改进,现在是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爆炸性发展的环境,纸媒体仍然有需求,还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当然,要想进步就一定要注入新媒体的元素,及时顺应社会生活的新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祝《海洋世界》生日快乐!

(责编:沈婷婷)

猜你喜欢
李茂编辑室战线
隐蔽战线上的华兴人
风雨桥送别
新年战线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2017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公示
箬叶飘香
《勇者胜》饰 宋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成立60周年纪念会在京召开
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