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子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2015-12-01 15:42刘书娟
艺海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电子琴学琴练琴

刘书娟

〔摘要〕兴趣是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原动力。儿童电子琴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培养他们学习电子琴的兴趣。为了培养儿童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应该采取适合儿童的学习方法和引导方法,使他们爱学,或根据儿童初学阶段的特点,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方式,科学施教,因材施教。

〔关键词〕电子琴兴趣培养方法教学方式

一、电子琴教育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电子琴,包含丰富的音色,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很多电子琴还可以对音色进行编辑或改变,丰富的音色和灵活的音色变化,正是电子琴演奏的特点之一。自动伴奏是电子琴演奏另一大特点,它是由各种仿真打击乐器自动演奏的,是一种人工设计的循环逻辑音型自动演奏装置。自动节奏不仅为音乐的进行提供了稳定、准确的节奏律动,而且活跃了音乐的节奏和情绪,使音乐变得更为丰富。

由于儿童在弹奏电子琴时必须要手弹键盘,耳朵听音色和节奏的变化,眼睛看乐谱,脑子想音乐画面等,这就发挥了孩子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及其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动,刺激了他们脑细胞的发育,再加上电子琴表现力丰富,孩子会更努力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就可以使孩子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听辨能力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将为儿童接受基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学习任何一件乐器都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其中也包含电子琴。孩子必须持之以恒的不断反复练习,并要在学习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有时必须通过有效而枯燥的练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习的意志力,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自觉性和踏实学习的精神。因此无论孩子长大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从小学习演奏电子琴都会对他们的未来和事业起着我们所想不到的而常常又是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子琴学习不仅是掌握音乐和演奏技巧的练习过程,而且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培养方法的正确运用是儿童电子琴教学的核心问题

兴趣是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儿童在学习电子琴过程中出现兴趣低的情况,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且长期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等学习坏习惯,还将会影响其他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通常对自发学习有兴趣的孩子的观察,在上课时会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演奏,并能主动提出问题,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他们不需要家长更多的去监督,能自觉地学琴和练琴。相反,有部分孩子,他们学琴并不出于自愿,或是对某件乐器有兴趣的基础上,他们的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与其他家的孩子互相攀比成绩的心态下,安排自己孩子也加入到学琴大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是在不自觉情况下接受的,这等于在他们的生活中增添了一项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活动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着,不得不承认这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一件包袱,心理产生一种不小的负累。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孩子我们更要注重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否则,将非常难地把学习坚持下来。他们更需要老师、家长们利用电子琴音色丰富、节奏变的特性,多给他们听他们耳熟能详的电子琴乐曲,激发他们对学习乐器、学习音乐的兴趣及热情,逐渐使他们从被动的学琴状态中解脱并释放出来,变成不仅乐意学音乐,乐意练琴,而且越弹越有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电子琴产生情感。

1.适当的激励。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正面的肯定就是激励,尤其儿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他们对于激励的需求比成人会更为强烈。只有不断地正面激励儿童,才能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接受电子琴教育。著名美国教育家杰罗姆·洛温塔尔认为,“鼓励”之于学生犹如“水”之于花草,非常重要。他的教育原则是:永远都会考虑学生有什么可能性,而不是总想着他们不可能做到什么。因此,作为施教者就必须要采取种种方式来激励学生,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这种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1)评价激励法。在电子琴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同一学习程度的孩子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观摩各自的演奏,要求孩子说出自己的优点及不足的地方,教师通过强调孩子的优点激励孩子,使孩子更自信,学习更有动力。

(2)展演激励法。尽量为学生创造较多的舞台实践机会,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苦尽甘来”的舞台表现中创造的“辉煌”,又可以让家长参与,进行广泛交流。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通过交流,可以从中获取较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模式等信息,经过仔细权衡后,可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激烈孩子的做法。这种展演激烈法,对唤起儿童学琴兴趣,激发学习的情绪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学生的学琴实践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自信心的培养。电子琴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仅取决于外界给他们创造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看其自身能否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否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而动力,决心,勇气又来自于孩子的“自信”。因此,帮助孩子确立“自信”,便是激发他们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根据观察,比较容易掌握的技巧练习和乐曲,一般不会造成儿童学琴兴趣的低落和情绪上的波动。低潮通常发生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又难以摆脱困难的环节。而这也是他们需要下苦功夫练琴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像长跑的最后冲刺阶段,需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准确的表达音乐的内容,不断地聆听与调整自己的演奏,找出难点,然后去克服所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此时,应该采用放慢速度练习,分手练习,分段练习等方式,尽可能地缩短练习的时间,使他们得以闯过难关。攻克难关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能行。一旦感受到了这种成功的喜悦,他们会由衷的兴奋,这样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这种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把信心和勇气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意识的产生会在他们性格成长上打下良好的根基。

3.趣味性的教学。寓教于乐,是教师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要使学生“乐”于学习,就必须要增强教学中的“趣味性”。“趣味性”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上课的时候,老师有声有色又有具体的形象,学生就会产生愉快感。比如在教授电子琴曲《云雀》和《四小天鹅》这类型演奏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音乐要表现的形象,并通过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示范弹奏动作标准规范,演奏出的音乐生动鲜明,学生就会对乐曲产生兴趣;老师主动和学生一起跟着电子琴音乐节奏的律动边唱边跳,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老师像父母一样去关心学生,他们就会觉得很温暖。总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电子琴音色、节奏多变的特性,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喜爱的电子琴乐曲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在教育学生的活动过程中,既要严格又要耐心地教育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地和他们沟通交流,这样才会达到实际的效果。此外,老师还应该注意启发式地教学方式,运用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幼儿的语言教学。

二、科学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儿童电子琴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既然电子琴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儿童学习电子琴的兴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必须努力探索增进儿童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下面三种形式:

1.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的教学方式

(1)教学的过程要动静结合。儿童电子琴教学中的难题是要解决他们好动,坐不住,心不在焉的种种问题。“静”是指端端正正地坐着练琴,“动”是跟着老师一起跟着音乐互动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程度的加深,逐渐可以增加“静”而减少“动”,最后过渡到以“静”代“动”。

(2)课堂的安排要劳逸结合。教师应该把握好上课时间,根据儿童的年龄计划好上课时间。年龄越小,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安排上课的时间就应相对缩短。教师绝对不能不顾及孩子年龄的大小,统一把上课时间定为45分钟。年龄较小的孩子若是坐不住,上课中间还可以让他们稍稍休息一下,让学生适度休息后继续上课,使他们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一般来说,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坐得稳一些,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根据每个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去相应地逐步延长,即使是坐不住的学生也要给他休息的时间,以缓和脑力和视力及肌肉的疲劳。

(3)课程的安排要“枯燥”与“乐趣”相结合。长时间的基本功练习和难度稍高的练习,会使幼儿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不愿意练,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教师在说明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变换花样,可以利用电子琴节奏多样的特点,变换不同的节奏型练习同一首练习曲。

(4)弹唱相结合的课堂练习。学生在练琴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投入的情况,音乐不够夸张,没有线条感等等,要使丰富的语言占据他们的大脑,使他们兴奋,感兴趣,使乐曲变“活”,坚持“有谱无琴”的练习方式。

2.多方辅导的教学方式。儿童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固然离不开教师的开导,启发和训练,但是,由于家庭是孩子学琴,练琴的主要场所,父母对孩子的训练方式和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学琴的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必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最了解孩子的永远都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儿童电子琴教学不仅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还需要父母与老师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从而达到共同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

课后,没有老师的监督辅导,父母承担起辅导监督的责任,是儿童进步的重要因素。教师一般每周只安排一两次课,离开课堂后,都是要依靠父母来积极监督和辅导孩子练琴。辅导本身就是配合教师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有的父母以为找到了一个好的老师,自己就可以完全放任不用教育,把孩子全部交给了老师,这样孩子就难以取得相应的进步。父母平时要注意从学习细节抓起,注重培养孩子自觉、勤动脑的练琴习惯,同时帮助孩子找出不好的行为习惯,提醒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会把练琴作为一种自觉的内心需要,勤学苦练,发挥他们最大的智慧潜力。

综上所述,儿童电子琴教育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质。儿童电子琴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培养他们学习电子琴的兴趣。为了培养儿童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应该采取适合儿童的学习方法和引导方法,使他们爱学;根据儿童初学阶段的特点,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方式,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同时父母应该全力配合教师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大儿童电子琴教育的力度,培养儿童对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开启儿童智慧的宝库,创造儿童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①《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吴跃跃著,湖南大学出版社

②《音乐教学论》尹红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音乐教育心理学》郑茂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李德隆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猜你喜欢
电子琴学琴练琴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孔子学琴
练琴记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练琴
电子琴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