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
〔摘要〕感受形体动作的内涵———即人们通过表演者的形体动作观赏舞蹈时所依据的各种预成心理,以此来理解动作的表现性内容。感受形体动作的内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表感、意感和美感。作为文化系统的一名舞蹈编导,我们有义务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精品力作奉献给观众,让舞蹈这门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关键词〕形体动作舞蹈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即舞蹈设计者,是以肢体语言作为载体从事艺术创作的专家,正是通过其创造性劳动,舞蹈才得以成为一门具有独特性质和较高审美价值的舞台艺术。舞蹈演员是运用训练有素的形体记忆来表演舞蹈作品、塑造舞蹈形象的二度创作者。在舞台呈现、传播过程中,观众则是直接接触(观赏)舞蹈作品的对象。对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及社会生活内容,观众能否看懂、领悟,主要在于“中介”传达是否成功。在传达与接受之间,能维系两端,使其相互沟通的就是形体动作。
感受形体动作的内涵———即人们通过表演者的形体动作观赏舞蹈时所依据的各种预成心理,以此来理解动作的表现性内容。感受形体动作的内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表感、意感和美感。
表感,是指人们感受动作最表层的、物理性层面的含义。暂时排除对人体动作社会性意义的理解,仅从物理性角度来看,人体动作也就是一种物体的“动”。在这个层面上对形体动作的感知,就是对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质度等的感受与把握。而这种感受与把握积累的心理经验,就是感受形体动作的表感。如幅度感、力度感、速度感、质度感等。
意感是指感知动作“意”与“情”的经验。它是对动作的一般性社会内容的感知认识。相对可分为:意感与情感。意感主要是对动作行为内容和动作意念的把握。比如少儿舞蹈《冬去春来》中的场景:在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的簇拥下,一位小男孩抱出一个大花炮,另一位调皮的小男孩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点火棍准备点燃花炮,其他小朋友则屏住呼吸等待……小男孩拿着棍子这一举动从行为看就是放花炮,然而,却深潜着小朋友对过年的那种“无限期盼和喜悦心情”,这就是动作的意感。情感:是对动作“情”的把握。如群舞《中国妈妈》中的场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面对亲人惨遭杀害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演员通过捶胸顿足,仰天呐喊等动作来表现。这是一种失去亲情的痛苦场景,当看到日本小女孩时,所有高举的拳头慢慢落下,勤劳善良的中国妈妈用动作告诉人们———孩子是无辜的。整个舞蹈通过形体动作由一个“情”字串联,从失去亲人到抚养日本战犯的女儿,从亲“情”到友“情”,体现了中国妈妈的大公无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大爱无疆。另外对人物性格、气质的把握,也属意感。
美感是人们把握形体动作美、丑的展现,包括把握形体动作形式美和把握形体动作形式与内容是否相统一。戏曲的美在于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书法的美在于用笔、用墨、结构等,而舞蹈的美除了上述所说的,还在于身法、韵律、技巧,能够把握舞蹈形体动作中含蓄、典雅、优美、粗犷、奔放等风格属性的心理依据也属美感。
表感、意感、美感三方面的经验,同时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脑中,通常是混为一体,在此分类阐述只是为求叙述方便。这三方面可相对地分层次,并因其层次的不同与动作所发生的联系也会有所差异。
首先,表感可以直接、独立地与动作发生效应。另外,表感又可以成为意感、美感与动作发生效应的前提,即先由表感与动作发生效应而形成幅度感等。在此之上,意感、美感才与动作发生效应。当然,这个转换过程是极迅速的。比如:对一个打击动作的感受,首先通过对幅度、力度、速度、质度的感受,在脑中迅速形成“大幅度,重力、快速、刚质”的表感,这样的动作落到被打者的身上时,观赏者从这些表感进而得出“打人”的意感结论。意感要依靠表感的作用才能与动作发生效应。但是,意感并非是从表感到意感的直接产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心理机制,将表感与意感相维系。这个心理机制就是回忆、想象、联想的作用。当然在此首先要有预成的意感为前提,否则即使有回忆等心理机制也不能产生意感。
另外,由于想象力的作用,意感可衍化出间接意感。比如:看舞蹈《小溪、江河、大海》时,由动作等产生表感,进而通过联想获得溪、河、海的意感。如果只联想到实际的小溪、江河、大海,那它只是直接意感。而由舞台上的溪、河、海联想、想象到人流、奔驰的群马等,就转成了间接意感,即人们常说的“以物拟人,由此及彼”而产生的意象。间接意感的产生,同样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预成意感经验为基础。间接意感已基本接近于由美感而获得的审美意象,有所不同的是,间接意感中无审美价值判断渗入其中,即不是以审美价值的判断去推动间接意感的形成,而审美意象却渗透着观者的审美价值判断。比如:由溪、河、海联想到人流的汇集、流动,只能说这是间接意感。但是,由溪、河、海想象到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人们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汇集成建设大军时,这里已渗入了欣赏者的审美理想,其“象”已是审美意象。换个角度说,作品的作者从观察社会生活,由此想象、联想而创造了溪、河、海的形象,进而产生相应的动作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象的生成。如果说这是顺向的话,观众则是逆向地从形象、动作,落到社会生活以及更广阔的领域。作者与观众进行审美活动的方向虽相反,但均为审美。
美感与意感一样,是在表感的前提下才与动作发生效应,并且产生“美感”。但是,美感可以与表感直接触合而对动作的表层形式作出评价,如对动作技术优劣的评价等。这在CCTV舞蹈大赛中,评委点评某个节目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一层面的美感评价不仅在舞蹈艺术中,而且在评价体操、武术等时,也起作用。但是对舞蹈动作的美感更重要的常常表现在对动作形式与内容是否达到统一的评价上。如:舞蹈作品中演员的动作是否与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相吻合;民族民间舞的“味”是否浓,对这些的评价均属此类。美感中沉积着多方面的因素,因民族不同,因人而异,形成了不同的美感。
综上所述,表感、意感与美感均与作品发生效应。但是,表感与意感基本上被动于作品,虽然意感中有拓展动作形象的功能,但它仍然属于消极的回归。美感则是积极地参与创作,是主动的超越。但是,在欣赏者赋予动作以意义时,意感与美感均起作用。比如:在舞蹈者做出一个或一组动作以后,如果欣赏者没有此方面的感受经验,那么,此动作对欣赏者说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动作。因此,可以说动作只是给欣赏者提供了空的结构,能否使动作有意义则需要欣赏者有预成感受经验的参与。一位名人曾说过:人的视觉决不是一种类似机械复制外物的照像机,只知道被动的接受,相反,我们总是在想要获取某种事物时,才真正地去观看这件事物,这种类似无形的“指”一样的视觉,在周围的空间中移动着,哪儿有事物在,它就进入哪里,一旦发现事物之后,它就触动它们,捕捉它们,扫描它们的表面,寻找它们的边界,探究它们的质地。因此,视觉完完全全是一种积极的动。物体具有它的过去和将来,当我们知道它的过去时,就能够向无边的未来延伸。形体动作的感受非天生所有,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整合、递增而成。如:“招手再见”“点头同意”“竖起大拇指称赞”等等。这些既成动作的内涵,人们早已约定俗成。同一文化共同体中的每个人,便在传承中自然接受了对这类动作的理解。
由于舞蹈的形体动作与日常生活动作有别,因此,人们对形体动作的感受各不相同,感受日常生活动作的经验与感受舞蹈动作的内涵有一定的“距离”,然而,“差距”并没有阻碍人们热爱舞蹈、感受舞蹈。因此,作为文化系统的一名舞蹈编导,我们有义务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帮助广大舞蹈爱好者提高观赏水平;有责任创造更多更好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精品力作奉献给观众,让舞蹈这门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