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洁敏
古田山生态旅游发展重点与布局
□撰文/周洁敏
开化县旅游在“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发展战略指导下走上了快车道,开化县委县、政府将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古田山保护区或保护区)作为开化县发展生态旅游的重点来抓。针对古田山保护区及其周边生态旅游的资源特色、区位交通、客源市场潜力等,本文提出了古田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
秉承保护优先、社区参与、环境干扰最小化等原则,充分发挥保护区所在地“四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毗邻众多全国乃至国际著名景区的旅游区位优势,依托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端品牌和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乡村旅游资源、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以“区域著名、全国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总体定位,以“开化生态科普宣教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核心支撑、衢州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建设重点旅游区、浙赣皖闽区域热点旅游线路重要节点、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示范保护区”为发展定位,以“科研旅游一体化、景区村镇一体化、沟域经济一体化”为开发模式,将周边社区纳入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范围,提出古田山生态旅游空间布局和产品体系,实现保护区保护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标定位:发挥保护区的旅游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抓住浙江省、衢州市和开化县加快发展旅游业重要机遇,依托区域热点旅游线路市场和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区内及周边的山水资源、森林资源、乡村资源和文化资源,塑造“生物源地、科考基地、文化灵地、养生福地”旅游品牌形象。逐步将古田山打造成为以“原生态”为主题内涵,以森林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山水养生为主要功能,区域著名、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区域发展定位:以独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资源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端品牌为核心吸引物,通过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构建“古田山”旅游板块,成为开化生态科普宣教和生态休闲旅游的核心支撑、衢州生态休闲与根艺博览旅游板块的发展主体、浙赣皖闽区域热点旅游线路的重要特色节点、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示范保护区。
古田山保护区在开化凭借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和自然保护区高端品牌,通过生态科普宣教和生态休闲产品的设计,以及旅游服务配套的完善,成为全县最具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区和核心旅游品牌之一,并在县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古田山保护区在衢州属于五大旅游板块之一,以“钱江源”为中心的生态休闲和根艺博览旅游板块以及四大旅游产品体系的山水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古田山要凭借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端品牌,成为这一板块的发展龙头和主体构成。
古田山保护区处于浙江、江西、安徽和福建四省交界地区。浙赣皖闽旅游资源富集,高级别(国家4A级以上景区、世界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的旅游景区众多。保护区要凭借生态资源优势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品牌,积极创建国家高级别景区,并成为该旅游线路上以“原生态+科普探秘”为特色的重要旅游景区。
古田山保护区拥有我国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要把古田山保护区逐步建设成为功能区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管理科学高效、科研监测先进、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示范保护区。
研究、科普一体化:首先,科考成果旅游化利用。充分依托国内外科研机构,将科学考察和研究成果转化成可供游客体验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活动内容,不断增强保护区的旅游吸引力。其次,科考设施对游客开放。将科研中心、动植物繁育基地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让游客参观游览,使其获得保护区旅游的全面、深度体验,更好地培育其对于保护区的兴趣和良好口碑。再次,科考过程让游客参与。在保护区专业人员的陪同下,可限时、限量地让感兴趣的普通游客参与一些常规的科考活动,形成该保护区的特色、高端旅游产品和活动项目。
景区、村镇一体化:第一,乡村是古田山旅游产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保护区涉及的乡村和苏庄镇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古村历史观光游、农家美食体验游、农业生产体验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等,使乡村旅游产品成为整个保护区旅游产品的有机构成。第二,乡村是古田山旅游景区的特色接待服务地。发动农户利用自家闲置的房屋和世代居住的老屋,针对城镇居民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开展针对游客的住宿、餐饮接待,一方面可增加自身经济收入渠道,另一方面也能缓解旅游旺季保护区的接待压力,同时还能丰富保护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增强其旅游品牌特色。第三,乡村是古田山保护与服务人才的主供应区。通过发展旅游充分带动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使其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区的建设发展中来。
生态、经济一体化:其一,开发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生态民俗旅游业、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于一体的沟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其二,农户由自然村向行政村集中。通过旅游发展促进农户集约利用土地,保持更多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状态,将自身的居住地向行政村和中心镇集中。其三,产业由大路货向特色化转型。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农户更多地选择种植游客所喜欢的特色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种植,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村镇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其四,人口由旧农民向新员工转变。通过发展旅游业,催生现代化产业组织形式,农民将成为某个旅游服务企业或农业企业的员工,而不再是传统家庭式的自我雇用的社会角色。
根据布局原则,结合古田山旅游资源分布、自然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和旅游开发现状,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划分为“三线二带一心”。
“三线”发挥古田山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千岛湖、江郎山、黄山、婺源、三清山、武夷山等著名旅游区的联系,借力著名的“四省通衢”,打造“新‘四省通衢’”的生态科普游线、自行车绿道游线、田园风景线。“林中穿越”生态科普游线:在保护区实验区域展开,发挥其森林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优势,将相关自然景观、人文景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若干条不同特色的生态科普游线。“一路溪行”田园风景线:沿环绕保护区的两条溪谷两侧的山坡地和农耕地展开,通过集中种植、林相改造等手段,形成集农林产业、景观打造、田园游憩于一体的大尺度景观廊道,提升古田山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景观休闲环境,增强旅游区的整体感和氛围感。“溪谷漫游”自行车绿道游线:沿环绕保护区的两条溪谷和公路展开,顺应国际自行车高速路的兴起和国内“慢”旅游发展趋势,结合古田山旅游资源特点,通过建设国际水准的自行车专用道,带动周边区域自行车绿道体系的建设发展,引领国内前沿的旅游产品和新业态。
“二带”民俗文化体验带:为保护区西缘一线,沿道路和溪流展开。将此区域作为民俗文化欣赏和参与体验及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功能集聚带,将时下国内方兴未艾的“产权酒店”、“分时度假”等作为其特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服务带:为保护区东缘一线,沿道路和溪谷展开。主要开展“农家乐”旅游接待,并开发深受城市居民喜欢的“周末农夫”、“开心农场”等旅游休闲产品。
“一心”养生休闲及综合服务中心:除保护区管理、科研与宣教设施以外,可将此区域作为游客集散、住宿和餐饮、旅游购物及滨水休闲娱乐等功能集聚区,并逐步适度向外拓展空间,形成康体养生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区。
根据古田山生态旅游区的资源特点、旅游市场潜力及旅游发展现状等,提出主要的生态旅游产品系列包括森林科学探索、乡村文化体验和养生休闲度假三个系列。
产品:森林科学探索系列下面有森林科考、科普教育、户外运动和生态观鸟,支撑项目分别是古田山森林步道系统,古田山科学大讲堂、古田山科研及宣教中心、珍稀植物园、中亚热带典型植物观赏园,宋坑—平坑峡谷漂流、“溪谷漫游”自行车绿道游线、“一路溪行”田园风景线和古田山森林步道系统、“溪谷漫游”自行车绿道游线;乡村文化体验系列下面主要有家庭农园、民间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和古村历史展示,支撑项目分别是古田村乡村度假联合体,唐头手工艺馆、苏庄村休闲茶园小街,唐头苏庄民俗街、非遗文化博览园和唐头孝悌文化馆、苏庄姜家祠堂、余村余氏祠堂;养生休闲度假系列下面主要有森林养生、餐饮养生、温泉养生和宗教养生,支撑项目分别是古田山庄、森林步道系统,民俗风情街、古田人家、休闲茶园,古田山庄温泉休闲中心和古田庙(即凌云寺)、度假酒店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