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强松
摘要 分析小麦秸秆还田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秸秆还田;必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262-02
Discussion on Total Amount Mechanization Returning of Wheat Straw
HU Qiang-so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dministration of Feidong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Feidong Anhui 231600)
Abstract The necessity and problems of wheat straw returning were analyzed,appropriate measures were propos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Key words wheat;straw returning;necessity;problems;measures
肥东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四季分明,土壤以水稻土和黄棕壤为主,适合稻麦轮作,稻茬麦种植面积近3.33万hm2,秸秆产生量超过20万t。多年来,农民都是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小麦秸秆,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大量的养分[1-2]。2014年以来,政府大力提倡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结合近3年“粮丰工程”项目的稻麦种植制度下小麦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及配套耕整地技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技术的应用,90%的小麦秸秆实现了全量机械粉碎还田。
1 小麦秸秆还田的必要性
1.1 耕作制度的需求
机械化旋耕技术因成本低、效率高、整地质量好,在江淮地区逐步占据绝对地位,犁耕技术已逐步退出历史。目前整地技术路线基本是午季采取浅旋耕后插秧,秋季采取浅旋耕机条播,长期的秸秆焚烧及旋耕作业模式导致耕作层逐渐变浅,土壤严重板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单产的提高。实行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可以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有机质成分,降低土壤容重,减少化肥使用量,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据测算,连续3年实行小麦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增加2~3 g/kg,速效磷增加2~3 mg/kg,速效钾增加6~8 mg/kg,土壤容重下降0.058/cm3。
1.2 环境保护的需求
过去“三夏”期间,由于小麦抢收抢茬口播种,小麦秸秆焚烧相对集中,小麦收割期间,烟灰四处飞扬,烟雾弥漫,不仅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还严重影响到民航、高速公路等交通安全[3]。由于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引起了各级政府高度的重视,为了加强秸秆禁烧,层层签订责任状,镇村所有工作人员开展24 h不间断巡查,秸秆禁烧的势头也空前绝后,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秸秆机械化还田实现了秸秆就地转化,技术路线成熟可行,从源头上解决了秸秆出路,不仅为政府秸秆禁烧工作减轻了压力,更节省了巨大的物力、财力。
1.3 农业生产的需求
除了秸秆机械化粉碎就地还田外,也可进行人工、机械打捆离田再利用,但该种处理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肥东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区,田块小而不规则,高低落差大,且受打捆成本、打捆机外形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开展机械化打捆难度很大。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成为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秸秆处理途径。
2 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存在的问题
2.1 收割秸秆粉碎效果不佳
一是秸秆粉碎装置的质量和安装水平由于市场供求因素而降低,使秸秆粉碎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二是部分联合收割机因机型老、动力小、状态差,秸秆粉碎装置安装后动力不足,达不到作业标准,为后期的整地作业带来一定难度,不仅增加了整地作业次数和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影响到后茬种植质量。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收割机动力在51.48 kW以下的秸秆粉碎效果明显不如66.19 kW以上的(动力因素),单、双滚筒的收割机秸秆粉碎抛散效果明显不如纵轴流的(出草口大小)[4-5]。
2.2 秸秆还田机具不足
秸秆禁烧过去年年抓,只是“雷声大、雨点小”,2014年真抓真干时,秸秆还田机械出现严重不足。55.13 kW以下动力机械旋耕深度达不到要求,埋茬效果差,需要进行多次作业;外来跨区作业73.5 kW以上动力机械效果较好,反转灭茬机、水田埋茬机等灭茬效果很好,但机械量紧缺。
2.3 机手操作水平不高
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就会涉及秸秆机械化粉碎和机械化还田,联合收割机就要加装秸秆粉碎装置和拖拉机配套相关秸秆还田机械,要求必须低茬收割和安装秸秆粉碎装置后,收割机必须4/5或2/3幅宽收割作业,否则损失率增大、易发生堵塞或感觉收割机动力明显不足等现象,对机手的要求较高。但是,2014年很多机手均未经过正式完整培训,作业质量不过关,操作不当发生抛锚现象时有发生。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必须要坚持技术培训先行[6]。
2.4 农机农艺融合不紧
有的政府安排农机负责秸秆粉碎、要求农艺负责种植,有的农机农艺相互怕担责任,农机农艺融合度不够,造成技术脱节,部分田块秸秆还田后因水分过大、缺少氮肥等造成生物夺氮、僵苗不发、死苗等症状发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粮丰工程项目秸秆全量还田试验,秸秆机械粉碎抛散后,采取水田埋茬作业的整地效果好于普通旋耕作业的方式,但都不影响机插。农机和农艺要紧密融合,农机要做好“低茬收割、秸秆粉碎匀抛,旋耕足深”技术培训,农艺要做好田间管理“浅水活棵、薄水透气、及时补肥”技术指导,共同开展技术服务。endprint
2.5 农民的积极性不高
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增加了生产成本,收割效率降低30%以上,收割价格普遍提高20%~30%。省财政虽然安排了450元/hm2的禁烧经费,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农户补贴,由于经济效益降低,农民的积极性普遍下降。
3 对策
3.1 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为了满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民购置62.52 kW以上动力机械和大功率联合收割机,为秸秆机械化还田打好物质装备基础。在补贴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对机具购置实行普惠制,同时利用省财政安排的秸秆禁烧资金,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进行叠加补贴,减轻农民购置秸秆处理机械的负担。同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逐步实现秸秆禁烧经费向秸秆还田作业补贴的转变,并逐步提高补贴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民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积极性。
3.2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技术培训
各地要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等集成技术,共同制定符合当地的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和操作规程。同时,注重农机农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3 强化跨区作业,开展社会化服务
组建秸秆机械化还田服务队,不仅有利于秸秆作业还田标准的执行,同时也可提高机手的经济效益,对作业补贴面积的核实也有帮助。此外,可通过各种涉农平台发布作业信息,积极开展跨区域作业,有利于缓解达标机械不足的矛盾,也可促进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季陆鹰,葛胜,郭静,等.作物秸秆还田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6):342-344.
[2] 崔玛丽.论秸秆还田技术问题及其对策[J].农技服务,2014(2):58.
[3] 刘冬云.秸秆还田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4(11):99.
[4] 王贵元.秸秆还田现状的调查、问题及对策:以马山镇、菱角湖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5(3):95-98.
[5] 储著保,孔寿,赵云.滁州市当前秸秆还田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2014(4):51-53.
[6] 井晓红.宝鸡市秸秆还田机械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机,2014(12):2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