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港口”催生新经济生态圈

2015-11-30 12:20周漱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31期
关键词:海铁码头港口

周漱

国 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互联网与金融、商业、物流等5个行业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加快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积极参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这意味着中国港口、航运、物流等相关传统行业将因此受益,并得到更多机会。

目前各地方政府正加速推进“互联网+”战略。《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草案)》提出要建设“智慧港口”:加快建设高效、安全、智能的港口感知网络,积极打造港口数据云服务平台,发展基于大数据的高品质增值信息服务新业态,实现资源集中管理与大集成应用,全面提升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与水平。

大型企业也不例外。招商局国际主席李建红近日直言,“航运业一定要与互联网和大数据有机结合,发挥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竞争优势。”他透露,招商局国际目前正与多家意向大数据企业洽谈,认为联通招商局国际的全球港口布局资源,在港口数字化、互联网时代下,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港口”的内涵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互联网+港口”构成联通港航物流业的电子商务,从而再造和改造了原有港口服务模式,使港口服务模式从原有的链条式变为平台式,是一个扁平化的过程。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化研究室主任徐凯认为,“互联网+港口”所建立起的平台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将港口内部的生产操作主体直接显现在平台上,使港口经营者更容易感知货主企业和船公司等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服务更加贴近市场;另一方面,颠覆了过去港口服务更关注于大客户的商业模式,中小客户的需求将通过这一平台被整合和放大。整合是指将小需求积聚成大需求,放大是指港口可借助该平台提供面向中小客户的定制服务,从而激发中小客户对港口服务的需求。

港口内部:实现港口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港口”建立初期,港口企业会将精力放在内部关系梳理上,如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实时在线跟踪、监控、统计和查询等,最终通过数据流的有效组合和融合,整合码头信息资源,实现港口大数据平台和码头作业调度的云计算,实现码头作业运营的标准化和智能化、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现统一的管理模式、系统集成,完成生产经营可视化管控、智能分析辅助决策和构建协作管理机制等。

实现码头智能化管理。上海港、青岛港和大连港等港口正在打造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将集成远程操控系统、自动化导航系统等多个先进系统,综合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对生产全过程优化控制,实现对码头装卸运输设备实时智能化调度。青岛港表示,其正在建设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将全部采用全自动化的设备和控制系统,建成后将减少人工约70%,提升作业效率约30%。

提高码头生产效率。通过港口操作信息的采集、分析以及整理,可以大幅提高码头的生产效率。如通过闸口自动无纸化分配集卡的取箱位置,可以减少人力、提高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信息平台预约或预测取货时间可以为货主企业带来便利。日照港自主研发了一套融合GPS定位、无线通信、物流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管理系统。连云港港自主研发的大型件杂货码头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大幅提高了港口件杂货码头生产调度效率。

建立网上港口平台。港口通过信息整合,建立“一站式”的信息平台,可以将更多的码头供应、港口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内容整合在公共平台上,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青岛港成立的客户服务中心,从干散货入手与客户建立互动,掌握货物最新信息,最终构筑起“干散货、件杂货、油品和集装箱”四大功能板块服务体系。

开辟中小客户新业务。徐凯认为,通过互联网的扁平化的需求汇集能力,使得过去在“二八定律”中容易被忽视的80%长尾客户的需求汇集到网上港口,并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优质服务,从而拓宽港口的客户数量,开辟全新的业务。上海港正大力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升网上服务能力,其借助O2O管理平台,实施“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国际化战略”三大战略。

港口外部:实现港口产业链互联互通

在“互联网+港口”战略中,港口企业在实现内部的港口大数据平台后,势必与外部的其他数据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甚至有机整合为一个大平台,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等,最终将港口物流、电子口岸、支付结算、信息查询变为平台之上的多种应用和服务。

目前青岛港正在构建港口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生态圈,依托港口物流链,构建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打造海道网、客服中心、跨境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新模式,实现与海关、国检、船公司、货代企业等众多相关方的数据共享,成为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之一。

宁波港在海铁联运方面的实践也获得成功的经验。宁波港大力加快海铁联运融入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有效发挥港口铁路在海铁联运中连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枢纽作用和集疏运功能。宁波港综合原先的货运制票系统、装卸车系统、钩计划无线传输系统等5个子系统,实现海铁联运等业务操作、现场控制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也与国铁、船公司、兄弟单位实现了数据互通。

“互联网+港口”

需联动物流产业链

由中海集团着力打造的一海通平台由于阿里巴巴的参与备受关注。一海通副总经理唐红斌认为,“互联网+港口”其实与“互联网+航运”是一体的,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即搭建服务平台。而搭建的服务平台是否成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客户需求。

一海通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或许可以为“互联网+港口”带来些许借鉴。一海通致力建立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实现线上线下物流的无缝对接;积极打造航运生态圈,通过平台推广、平台合作的方式为平台注入船东、拖车、仓储、空运等供应商资源。目前,多家船东看好一海通前景,并已登录一海通平台,将航线产品展示在一海通平台以供交易。一海通还寻求与港口合作,打造一张集航运交易、作业、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强大网络。目前一海通已直接与部分港口平台对接,实现最实时、精确的港区物流信息和通关信息查询服务。

著名港口专家茅伯科表示,“互联网+港口”是未来港口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首先,目前受到港航企业高度关注的“互联网+港口货源组织”、“互联网+物流”、“互联网+海铁联运”等,已经进入实战阶段,可实现港航货运资源全球网上配置。

其次,正在积极探索的“互联网+航运服务业”,可以开发出如“互联网+海事仲裁”(可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利用海事仲裁案例和海事仲裁员资源)、“互联网+融资租赁”、“互联网+船舶交易”、“互联网+航运衍生品交易”(均可最大程度地增加交易信息,节约交易成本)、“互联网+航运咨询”、“互联网+航运人才”(包括培训和人才市场等)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此可能诞生新一代模式。

最后,“互联网+港口技术”将为港航业的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带来强大的活力。技术革命与技术创新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合作,港口技术问题的远程会诊、协同创新将成为新常态。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铁码头港口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启用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港口上的笑脸
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突破60万标箱箱量全国第三增速全国第一
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前往码头
惠东港口
营口港海铁联运及国际多式物流大通道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