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剑
昆虫向来是不怎么招人喜欢的主儿,不仅到处都是,还尽给人添麻烦。而且,绝大多数昆虫颜值都低得可怕,让人畏惧三分。不过,人类的观感是无法撼动昆虫在生态圈里的重要地位的,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即使是苍蝇、蚊子这种通常意义上的害虫,在生态圈里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生命的地方基本上就有昆虫的存在。昆虫是动物界种类最丰富、生物量最大的—个纲。已发现的昆虫种类有180万种以上,占现存动物种类的四分之三,而昆虫纲动物的生物量,可能要超过所有其他动物的生物量总和。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重要的生物,在人类这著名吃货面前,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
其实中国人自古就吃虫子,《尔雅》《周礼》和《礼记》中就有食用蚁、蝉、蜂的记载。中国的可食用昆虫涉及了昆虫纲的13个目800个种,约占全世界可食用昆虫种的四分之一。我们能吃的虫子主要集中在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这几个分类下面。常吃的有蝗虫、家蚕、柞蚕、樟蚕、茶蚕、龙虱、蝉、马蜂、蜜蜂、黄粉虫、豆天蛾、甘薯天蛾、葡萄天蛾、桃天蛾、松毛虫、蓑蛾、刺蛾、红铃虫、玉米螟、竹螟等。全国各地有各自偏好的虫子,如天津人爱吃蝗虫,广东人吃龙虱,江浙、四川人吃蚕蛹,福建人吃蚯蚓,东北人吃蚂蚁,山东人吃蝉。昆虫佳肴的做法也是丰富多样,如油炸蚂蚱、蒸蝗米、炒旱虾、油浸蚕蛹、爆蚕宝、蚕蛹酱、油炸龙虱、龙虱火腿、烤干龙虱、蝇蛆八珍糕、食油箩蜂子、蚁蛹酱、蛴螬炖猪蹄、虫草珍鸡等等。此外,还有蚁卵乳汁、虫茶饮、人参肉芽汤等昆虫饮料。众多昆虫美食的味道和口感见仁见智。不过,吃过的都说好。
国外吃虫子的花样更多,口味也更重了。尼泊尔人把活的蜜蜂幼虫用布包起来挤压,将挤出的液体炒了吃;泰国人喜欢用辣椒蘸着从地里挖出来的水蝽、蚂蚁吃;哥伦比亚人吃起油炸蚂蚁就跟嗑瓜子、剥花生一样;喀麦隆人把棕榈蛆加上盐、胡椒和洋葱,放在一个椰壳里微火煮熟来招待贵宾;柬埔寨视油炸蟋蟀为滋补养颜的时髦食品;印度尼西亚人爱吃烘烤的蝴蝶;非洲很多民族吃白蚁、蚂蚁、蝗虫以及各种甲虫;美国有专门经营昆虫美食的餐厅,食谱包括蟋蟀、甲虫、蛆虫、蜗牛、米虫、蝗虫等;在法国也有昆虫餐厅,可以吃到炸苍蝇、蚂蚁狮子头、清炖蛐蛐汤、烤蟑螂、蒸蛆、甲虫馅饼等多种昆虫菜。墨西哥人是吃虫子的行家,他们不光开发出了多种昆虫美食,还发展出发达的昆虫食品加工业,把多种可食昆虫加工成饼干、罐头、蜜饯、面包、糖果等食品,出口到美国、法国、日本和比利时。日本的昆虫深加工业也颇具规模,开发出了多种药用昆虫产品。
■
人们爱上吃虫子,不仅因为其味美,还因为作为食物来说它可算是相当靠谱。昆虫体内的矿物质十分丰富,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尤其是铁、锰、锌、铜最为丰富。昆虫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粗蛋白含量一般在20%—70%,很多种类大于60%,并且包含了人体必需的全部8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比起鱼、肉的蛋白质,昆虫蛋白质更适合人体消化吸收。此外,昆虫体内还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有益于健康的物质。比如昆虫抗菌肽,其因类似抗生素的广谱抗菌活性而得名,有潜在的抗肿瘤效果。而几丁质或者说甲壳素是昆虫外壳中大量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在医药、材料、饲料等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那么,既然吃虫子好处多多,那我们为什么很少吃呢?虫子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过牛肉,切掉头就可以吃,味道像鸡肉的好东西。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虫子的外形就足以构成最大的障碍了。没错,还是颜值。生物在演化中为了避免自己被吃掉,“想”出了各种办法。大型哺乳动物努力跑得更快,学会爬树或是长出有防御功能的器官。而对于昆虫这样的小个子来说,让自己变得不好吃或者看起来不好吃是重要的防御手段。很多虫子我们不吃,是因为它们有毒或者不适合人类食用。除此之外,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虽有吃虫传统,但吃虫却从来不是主流。要吃虫子,先得放下成见。
不过,心理障碍只是第一道门槛,要想充分享用昆虫美食,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吃野外的虫子并不安全,有些虫子有毒,有些虫子可能会带有病毒或寄生虫。虽然切掉头,去掉肠子确实有用,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常吃野外的虫子还是比较危险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