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荔文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根据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最终实现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学校工科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也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首次遇到的专业技术课程,该课程内容较多,一般可划分为绘图和识图两部分,二者既有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机械制图的图样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能否快速准确识读图样,对学生学好后续的专业课及今后的就业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发现和总结一些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并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中职学生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他们大部分初中时对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存在排斥心理;且其没有经过普通高中的学习,知识储备不足,入门较难。《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中职工科类学生进入学校首次遇到的专业技术课程,与数学和几何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对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基础学习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中职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都感到剖有难度。
2、因为中职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机械制图》一向是中职许多工科生害怕的课程,其学习时相对而言会比较枯燥、抽象,不仅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的定义类内容,同时要掌握投影规律与绘图标准等理论知识;最要命的是要求同学们要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能够通过图例看实物,解决实际问题。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同学们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3、该课程又制约了其他专业课的展开。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其余时间在外实习,制图课的教学要安排两个学期。目前,各类中职学校使用的制图课程的教材,其教学过程大多数都是将绘图知识安排在识图知识的前面,而且绘图内容的篇幅往往是更长的,这样的安排就会导致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停留在学习绘图阶段,迟迟不能识图,然而识图能力往往比绘图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这时部分需要具有识图能力的课程在同学们还不能识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比如说钳工、车工、铣工等,特别是钳工课程每年开设的是最早的,这样的课程安排给同学们必然带来许多的困扰与问题。让同学们在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就往往失去了信心,对日后的专业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二、改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针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出现的这些弊端,许多学者也想了一些办法。例如:直观教学法、精讲多练,分层讲解、总结归纳、启发式教学法等,来改善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些方面必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改变思路,把重点放在识图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是解决问题关键所在。笔者觉得应对目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从中寻求突破口,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寻找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特色。
1、多方面调查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好中差搭配分组,注重组内结对子,组间经常开展知识竞赛,增强学习趣味性;2)典型案例,精讲多练,注重培养学生从模仿到举一反三,最后灵活运用的能力;3)教与学时间分配合理,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通过以上手段主要让学生能明确自己在制图课程中感觉“好玩、实用、重要”,以此来解决中职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以及学习能力低的问题。
2、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根据专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特点,整合绘图知识与识图知识的比例以及教学前后关系,打破课程的传统性,强调实用、够用的原则,编写最合适学生的校本教材。
1)化整为零,以零件图为单位,重点突破。零件图是机械加工的最基本单位,无论从尺寸标注、公差配合及技术要求等方面都要求做到精准无误。零件图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设计者的意愿,是识图的关键环节。学生只要会识图,就可以获得工件加工的思路与标准,为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奠定了基础,也为学好以后的专业课程铺平了道路。所以,教师在课程的设计要着重安排,准备充分,尽可能做到让每个同学都能识别零件图。另外,考虑到制图教材例举的零件典型图案例较少且与一线生产零件有较大的区别,不能让学生得到最实用练习,掌握到一线的零件图分析方法,所以教师应搜寻一些一线的适合初学者学习的零件图,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让学生多接触图样多识读,同时针对学生看不懂的已经教过的样图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教师当场点评和讲解。这样能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快速提高,并与生产一线的要求更加贴近。毕业后到工厂实习时,才能够快速的适应角色的变化,可以学有所用,快速成长,更加得心应手,更快适应岗位。2)以典型装配图例为核心,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理论联系实践。俗话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掌握了理论知识并不代表你具备实践的能力,能力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形成。从识图到动手绘图是一个能力的提升过程,绘图课程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去面对实物进行构思,最终绘制图样。此过程应充分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遇到问题时教师再予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加深印象,牢固掌握知识点,熟练运用识图知识,掌握绘制技巧。特别是在学习“装配图”课程知识的时候,它是检验学生综合识图、绘图能力的重要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同时绘图是《机械制图》特有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绘制典型的装配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而且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掌握专业能力的一个过程。绘图过程也是将本门课程所学习的所有分支内容进行良好统一的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练习,从三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到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特别到“装配图”知识点时教师尤为要注意把关,从学生绘图中发现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识图、绘图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问题关键点产生深刻的认识,找到突破点,为以后知识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3)教师应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例如学生自我评价、组员之间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制定严谨的评价标准,最好做到厂校结合,将生产一线的要求适当的运用到学生管理与教学上来;以就业为导向,把机械制图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接轨,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结束语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过程。针对中职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除了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还应多思考实用、够用的原则,结合生产一线,调整思路安排好识图与绘图的教学篇幅比例关系,理论联系实际。以零件图为单位,装配图为核心,层层突破,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发展趋势还是积极的,我认为只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开拓创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新一代中职生。最终实现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晓玲.制图教学新思路[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 魏勇. 机械识图与Auto CAD技术基础实训教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