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015-11-30 15:07:41毕勇成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俄国考核历史

毕勇成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智能活动获得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智能,促使他们生动和谐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凸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充分发掘非智力心理因素。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南针”, 历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的功能。讓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如果学生不明确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必然是盲目的、被动的。只要让学生明确了明确教学目标,那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就有了学习的方向,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目标的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那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制定历史教学目标时要做到明确和具体,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我在上《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时,先制定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记住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的时间、领导人、发生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形式、内容、性质和意义;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和意义(进步性和局限性);情感教育是要让同学们懂得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增强了国力,开始强大起来,今天我们中国必须继续坚持和深化改革,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

其次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民主,让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在历史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不断地提问、解析,学生极少有机会、也不太愿意向教师提问。教师的提问固然能透出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学习总是比较被动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在历史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教会学生不断地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只是听着、答着,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教学的参与者,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如果学生能主动提出有创见的问题,那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另外,当学生提出疑难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主动讨论,组织学生认真剖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

第三、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总结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勿入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单纯的教给学生一个一个知识更重要。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总结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而学生要真正掌握好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由教师牵着“走”到学生自己“走”,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己总结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合作法、预习法、联想法、归纳法、对比法等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第四、由学生参与一定的成绩考核和评比。在平时的一些单元考试中我让学生参与成绩考核,使考核成为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首先,让一些学生参与阅卷,然后让学生进行总评,并按照学习小组进行评比。学生通过参与成绩考核和评比,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成绩的肯定,找出小组之间存在的差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猜你喜欢
俄国考核历史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