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童
(惠州学院 体育系,广东 惠州 516007)
2014年南宁世界体操锦标赛暨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14年10月12日在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圆满结束。在此次比赛中,尽管中国男子体操队共获得2金和1铜的不错成绩,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比赛过程中我国体操男队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甚至是潜在的危机。笔者在文献资料和录像观察的基础上,对南宁世锦赛男子体操比赛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探讨世界竞技体操运动发展态势,为中国男子体操队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以及备战下一个奥运周期提供参考。
获得第45届南宁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比赛团体、全能和单项前8名的国家和运动员以及成绩。
查阅世锦赛相关文献,历届奥运会和世锦赛成绩分析情况,为本文研究做了铺垫。
观看了第45届体操锦标赛男子比赛电视转播并作了部分技术统计。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及单项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后进行分析对比。
团体比赛是对一个国家体操综合实力的检验,是体操比赛中含金量最重的一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队最看重的一块金牌。此次世锦赛采用”6-3-3”赛制。本届世锦赛中国队在前面比赛落后的不利局势下,老将张成龙以15.966分的单杠超级高分,在最后一项逆转日本队成功,中国队以273.369分获得史无前例的六连冠,内村航平挂帅的日本队以0.1分的微弱劣势获得亚军,美国队以270.369分获得第三。
我们从具体的单项成绩可以看出中国队在自由体操,鞍马项目上与日本队、美国和英国有明显的差距,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是中国队的强项。比赛过程中,中国的小将程然和邓书第分别在自由体操和双杠上出现重大失误,而日本代表队以几乎零失误完成了整个团体比赛。反映出中国年轻队员的动作稳定性和心理素质的欠缺。由于缺少全能型选手,邓书第在整体团体比赛完成了不得不全部的六项比赛,这样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会更高。而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团体比赛实行“5-3-3”新赛制下,每一次失误都会影响到团体总分,比赛的偶然性变大,由比赛可以看出,动作的稳定性和全能型的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下一个奥运周期努力的方向。日本队都是全能型的选手,下一个奥运周期日本队依然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表1 南宁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决赛成绩(前八名)
从比赛录像看,日本队个人全能优势明显,三枚奖牌日本队拿走两枚。除内村航平有绝对优势以外,从第二名到第七名之间差距微小,银牌和铜牌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随着杨威退役后,中国男队全能实力明显下滑,从2009年至今的5届世界大赛中,中国获得男子个人全能的最好成绩是42届世锦赛中吕博获得了第六名,这次世锦赛邓书弟同样获得了第六名。
而日本队都是全能型的运动员。日本队的强势复苏,和他们的训练侧重分不开:在日本国内比赛中,无论男女都没有单项比赛,所有选手都需要参加全部项目训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所有选手都有全能成绩。遇到世锦赛和奥运会这样的大赛,通常是以连续两天,每天都比全能,然后两天成绩相加排位。一般全能成绩排前三的选手优先考虑,然后再根据前三选手的强弱项组合,选择其余能弥补弱项的偏单项选手。[1]中国男子体操队优秀全能人才的匮乏,特别是在培养优秀全能人才的道路上,还是任重道远。
表2 南宁体操世锦赛男子个人全能决赛成绩(前八名)
体操的单项比赛是展现各个国家各项技术水平的比赛,是竞技体操最高水平的比赛。单项比赛愈来愈趋向激烈化、多极化,18枚金牌被11个国家选手瓜分。中国男子体操队在6个单项决赛中,只获得了1金1铜的成绩。另外5枚金牌分别被乌克兰、俄罗斯、朝鲜、匈牙利和荷兰选手获得。
日本代表队表现出不俗的实力,分别在自由体操和单杠项目上获得银牌和双杠铜牌,还获得了跳马的第四名和双杠第五名。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单杠项目,奥运会和世锦赛双料冠军宗德兰依然不可战胜。中国队只参加了吊环、双杠和单杠三个项目的决赛,除了吊环项目获得1金1铜的好成绩外;单杠项目由于张成龙的护掌意外断裂,只获得了第七名。传统强项鞍马项目,日本龟田耕平是一流高手,中国队鞍马无强手;自由体操项目,中国队缺席,日本的白丼健山如果不出界,冠军非他莫属;中国体操队依靠搏命一击取得的0.1分优势显然说服力不足,日本队整体实力其实超过了中国队。
3.4.1 动作难度与质量的均衡发展
体操动作难度大,质量高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这次世锦赛中国男团整体难度高出对手2-3分,但技术粗糙、不稳定、不熟悉,在完成质量上扣分比较严重。所以在发展高难度动作的基础上,一定要注重动作的完成质量。日本队的内村航平是全队的绝对核心,从预赛到团体、全能和单杠三项决赛,内村航平18次出场无一次失误,且动作质量高,这种稳定性让人咂舌,也是中国体操队值得深思的问题。
3.4.2 注重团体,更要注重单项发展
这次体操世锦赛,男子6枚单项的金牌被六个国家瓜分,单项比赛愈来愈趋向激烈化、多极化,甚至很多国家只争单项的奖牌。而中国体操过于重视团体奖牌,导致国内很多单项优秀的运动员没能参加比赛,或者擅长单项的顶尖选手比较缺少。当然中国体操最近几年鼓励全能发展,这样可以保持团体优势,但是单项的争金点少了。新的奥运备战周期,全能化程度明显提高,但擅长单项的顶尖选手比较缺少,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争金点不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中国体操队在鼓励全能发展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培养单项的优秀运动员。
3.4.3 完善体制,加强优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体操训练体制一直是以三级训练体制为主体。一线运动员主要是指各省、市、区的优秀运动队优秀运动员,二线主要是指各省、市、区体育运动学校以及竞技体校体操运动员。三线运动员主要是指在业余体校以及体育中学进行体操训练的运动员。每线都作为其上一线的后备力量,层层衔接,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以及一定的数量才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2]
现在人才缺失是基层体制的问题,我们的人才是造出来的,以培养精英的体制设置。而美国是俱乐部的形式培养体操后备人才,美国各种体操俱乐部达三、四千家,注册会员上百万人。日本现有体操俱乐部也有100多家。[3]体操俱乐部在美国、日本的体操培养体系中作用突出。借鉴经验,我们提倡体操俱乐部建设和体操进校园活动,培养孩子兴趣,加快布局发展。大力发展快乐体操,如果孩子3岁左右能进入体操俱乐部,到15、16岁时成长为体操人才的几率就很大。快乐体操形成氛围和规模需要20年左右,快乐体操是中国体操的出路。同时还要扩大各省市体校的输送功能,加大中国体操后备人才的储备。
南宁体操世锦赛中,中国体操队整体实力下滑,短板突出。尽管获得团体金牌,但是日本体操队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过了中国。中国体操队的动作整体上难度大,但技术粗糙、不稳定,在完成分上扣分比较严重。所以在发展高难度动作的基础上,一定要注重动作的完成质量。
体操单项比赛向激烈化、多极化发展,在保持团体优势的情况下,注重优秀单项运动员的培养。在现阶段,后备人才不足是中国体操队面临严峻的问题,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我们应该提倡体操俱乐部建设和体操进校园活动,培养孩子兴趣,加快布局发展。同时还要扩大各省市体校的输送功能,加大体操后备人才的储备。
[1]陶武超,淡昭珍.第44届体操世锦赛日本男队崛起给中国队的启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1):149-150.
[2]骆意,肖光来,傅桂红.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1277-1278.
[3]中国体操协会官方网站.南宁世锦赛三金难掩窘境中国体操家底越来越薄[EB/OL].(2014-06-10).[2015-06-10].http://cga.spor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