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

2015-11-29 07:49:49刘会玲
关键词:心肺围术医护人员

刘会玲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

刘会玲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到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急诊介入治疗后的围术期给予他们心里、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护理,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恢复效果理想,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的效果以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急性心肌梗死;围术期护理;急诊介入治疗

AMI是由于体内持续出现出血、缺氧以及冠状动脉急性而引致的心肌坏死。AMI一般都是由心绞痛引起,具有发病速度快、预后效果差、死亡率极高等特点,为此,必须要及早的进行治疗,对缺血严重的心肌组织进行挽救。在现今临床上,急诊接入治疗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此期间,给予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以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到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6~83岁。对急诊介入治疗后的围术期患者给予心理、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护理,观察其恢复效果。从发病至进行手术,时间为1~7 h,手术治疗时间为40~90 min。其中,经股动脉行PCI手术26例,经桡动脉手术24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 mg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特征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患者在入院时,医护人员应以真诚相待,帮助患者营造舒适、干净、安静的住院环境。对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内心所需。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从而容易产生各种痛苦、害怕、焦虑的心理[1]。此时,医护人员更要给予关心和鼓励,向其讲解关于疾病的各种知识以及详细告知各种注意事项,鼓励勇敢面对病情,与医生积极配合进行治疗。在必要的时候遵医嘱给予患者使用安眠或者镇静药物,促进睡眠。

1.2.2 术中、术前、术后的护理

(1)术前护理:手术前将把患者安置在特定的病房后,叮嘱注意休息,并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血常规、心电图等各项基本检查[2]。时刻观察患者身体的各项体征,如发现患者有异常,应立即向主治医生报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所需要的抢救物品以及设备按规定摆放好,为突发抢救工作做好准备。在患者的右侧肢体上进行静脉滴注,可为手术操作者提供方便[3]。(2)术中护理:在术中,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检查患者的尿道、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是否正常,保证氧气的供给充足。当收缩压被控制在80 mmHg左右以及心率被控制在80次/min以下的时候,才能将支架放下。此外,医护人员要对各种抢救设备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手术医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使用。(3)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完毕后,将其安全运回病房区,继续给予氧气吸入,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叮嘱多喝水,利于排尿[4]。查看患者进行手术肢体皮肤颜色以及桡动脉是否出现隆肿现象,耐心询问术后的疼痛感觉,每隔半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观察,逐步为每隔1~2 h/次,直到患者止血绷带拆除。同时,要观察患者手臂是否出现淤肿以及手术位置是否有出血现象等。

1.2.3 出院护理

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要定期打电话进行回访,询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提醒患者按时用药,保持心情愉悦,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宜清淡,以控制血糖和血脂,定期回医院复诊。

1.3 效果判定

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判定护理效果,效果分为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2 结 果

在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后,治愈47例,无效2例,死亡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18例,非常满意30例,不满意2例。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效果对比

3 讨 论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在急诊介入治疗围术期内给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治愈率高,死亡率低。

2)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对人体生命安全威胁极大的疾病,所以必须要及早接受治疗。急诊接入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开通体内被堵塞的血管,还可以预防术中以及术后急性血栓的形成,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现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5]。

3)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时,不能慌张,要保持足够的冷静。给予氧气的吸入,查看患者的血压、心律等情况,采取合理有效地措施进行抢救,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各项操作,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内,给予精心优质的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护理效果显著。

[1] 宫玉红,付晓丽.心肺复苏术抢救36例分析[J].中原医刊,2013,(03):22-26.

[2] 张双梅,刘晨霞,王玉芹.心肺复苏术的应用体会[J].工企医刊,2011,(03):101-104.

[3] 伊永琴,李从英.施行心肺复苏术中的护理与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0,(05):88-91.

[4] 王晓云,曲伟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1):66-68.

[5] 文世红.护理干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13):121-123.

R473.6

B

ISSN.2095-6681.2015.009.172.02

猜你喜欢
心肺围术医护人员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4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16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06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