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洁(新乡学院体育系 河南新乡 453000)
老年体育活动的特点及组织管理发展策略①
丁洁
(新乡学院体育系河南新乡453000)
摘 要:进入21世纪,我国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我国人口中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体育活动则可以有效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降低老年人的疾病与死亡率,减轻国家负担,所以,探究老年人体育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老年体育活动参与动机的多样性、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对象的差异性等基本特点,又进一步指出了目前我国老年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推行多元化健身项目、加强场地和设施建设、健全老年体育管理体制等发展建议,希望以此促进老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老年体育特点组织管理发展策略
老年体育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有机构成要素。老年体育对于增强老年人身体素质,满足老年人娱乐消遣需求,帮助老年人实现幸福晚年,减轻国家负担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究老年体育的特点及组织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全面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重视老年人健康问题,创造有利条件,支持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为了促进老年体育活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必须完善老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机制。
若要探究老年体育活动的发展及组织管理,就必须先了解老年体育的基本特点,根据其特性和要素,寻找合理的切入点,结合老年体育活动的发展原则,制定合理的组织管理方案,进而推动老年体育活动的顺利发展。
1.1参与动机的多样性
老年体育活动可以充分满足参与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也是其价值所在,但由于参与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其参与目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部分参与者是为了锻炼身体、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抵抗力;部分老年人则是为了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康复;有的参与者是为了释放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和压力,舒缓心情;部分老年人是为了扩大交际圈,多结交朋友;还有的参与者是为了打发时间,充实生活。
1.2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就老年体育活动的内容而言,它既包括跑步、走路等简单活动,也包括集体运动、复杂运动技术及相关战术要求。就老年体育活动的性质而言,它既是竞争激烈的运动竞赛,又是轻松愉快的休闲活动。从老年体育活动的形式看,它既包括标准化、规范化的运动会,又包括灵活多变的体育游戏;就组织形式而言,它既包含老年人体育协会等正规组织,也包括无具体规章制度的锻炼组合或兴趣小组。就老年人体育活动地点来看,它既可以是设备齐全的健身房、体育馆,也可以是公园、河边或住所旁的空地。从老年体育活动功能看,它既可以缓解情绪、扩大交际,又可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由此可见,老年体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的需求。
1.3参与对象的差异性
老年体育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促使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可以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各社会阶层老年人的锻炼需求。每个老年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形式,这就形成参与对象的差异性。就生活环境而言,参与者既有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退休员工,也有长年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年人;就职业性质而言,参与者既有在生产一线的体力劳动者,也有从事文字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这些要素的影响下,老年体育活动的参与对象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在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体育活动已经取得喜人成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增强了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目前我国老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老年体育活动的发展,因此,若要推动我国老年体育活动的进行,就必须全面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弥补和纠正。
2.1缺乏活动场地与设施
活动场地和设施是影响老年体育活动参与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老年体育活动的效果和形式。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缺乏必要的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有些地区活动场地过远,致使那些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的老年人不能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一些地区设备简陋或陈旧,无法满足那些复杂化、高难度的锻炼项目需求。这无疑影响了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兴趣和积极性。
2.2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
健全的激励机制是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没有设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未能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给予相应的精神或物质鼓励。一些地区因考虑到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身体协调程度较差,担心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意外情况,因此没有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制度,致使老年体育活动缺乏活力和平台。同时也使得老年体育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连续性。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老年人参与性降低,部分老年人不能坚持进行锻炼,严重影响了活动效果。
2.3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目前,部分地区老年体育活动管理不科学,致使老年体育活动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严重影响了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例如:一些老年体育活动场地开放时间不确定,有的新型体育设备没有相关讲解和说明,部分大型老年体育活动竞赛无人组织或组织松懈,一些体育项目缺乏专业指导。这导致老年人不能正确使用健身器材,有些老年人由于不了解新型健身器材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技巧,甚至不敢使用这类器材。同时由于无人组织和管理,老年人也无法参加大型体育竞赛或集体体育活动。由此可见,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老年人体育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和阻碍。
2.4缺乏专业指导人员
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管理,需要一批有经验、熟悉业务的专业指导人员。由于老年体育活动的参与对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些老年人之前没有或很少接触体育活动,因此不愿或不敢参加体育活动、使用体育器材。一些老年人的体育知识、体育观念、体育技巧相对落后,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这就要求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或讲解,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乏老年体育活动指导人员,未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技能指导、体育健身讲座、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等内容,使得老年体育活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参与性。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目前我国老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漏洞,这不仅制约了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而且不利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为了构建幸福晚年,提高老年人健康质量,减轻国家发展负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老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开发推行多元化健身项目
推行多元化健身项目,可以丰富老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进而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目前,我国老年人活动项目主要有慢跑、舞剑、健步走、健身操、打拳、门球等,同时还开展了秧歌、太极、歌咏、交谊舞、扇子舞等娱乐休闲项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医疗水平逐渐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理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因此,老年体育活动应根据时代形势,及时提高品位和质量,将健身、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追求健康养生。增设一些养生健身相融合、健身修德相结合、文化体育相结合的项目,同时还应根据地区条件和习惯,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体育项目,这一方面可以满足老年人体育锻炼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宣传地区特色,带动经济发展。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受地区条件及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影响,我国各地老年人体育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和不规律性,各地政府依据这一特点,也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法规,以规范老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在这些长效机制的规范下,各地都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和责任制度,以促进老年体育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但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老年体育活动出现了新的特征和需求,这就需要在继承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体育法的基础上,调整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老年体育活动,使老年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承担起相应责任。
3.3加强场地和设施建设
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体育活动场所和设备也往往具有特殊要求,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时需要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相互交流和合作的对象也多为老年人。目前,虽然大部分地区都设置有体育锻炼场所和设备,但多数都是依据年轻人特点安排的,与老年体育活动相关的设备多数都较为陈旧。首先,若要促进老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依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规划活动场所,配备符合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体育设施,营造适合老年人身心需求的锻炼环境,确保老年人在各个时间段和气候天气条件下都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老年人的机体能力。其次,要提高现有老年体育活动设备的使用率,调整现有管理模式,扩大为老年人服务的范围和深度,确保活动项目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灵活性。
3.4健全老年体育管理体制
要健全老年体育组织管理体制,首先要确保各地相关机构的体育行政职能,将老年体育活动纳入各地建设章程,为老年体育活动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其次,要为老年体育活动配备专业指导和管理人员,目前大部分地区没有老年体育活动指导员,有些虽然配备了指导人员,但这些指导员专业素质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体育活动发展需求。因此,各地应聘用一批拥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熟悉老年体育的专职人员,开展相关的养生讲座和保健讲坛,为老年人提供健身养生咨询,满足老年人的休闲、锻炼需求。此外,要发动和鼓励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对当地老年体育活动进行专业指导,这一方面可以为老年体育活动提供相关指导和讲解,提高老年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政府开支,减轻国家负担。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还可以尝试推动老年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让相关企业、单位共同组织管理老年体育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和运用各方力量,为老年体育活动提供物质援助和理论支持,进而推动老年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老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顺利发展,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生命质量,还有利于促进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依据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应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构建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级力量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为老年体育活动提供政策保障和组织支持,促进老年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志华,张茹英,刘彦君.西安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疾病与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4(21):4141-4143.
[2]狄玉峰.在城市社区以体育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调查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0(2):57-59.
[3]谭宏彦,闫振龙,陈善平.全民健身运动新论——论健身运动中的误区[J].体育文化导刊,2006(3):11-13.
[4]张启明,李建国.老年体育特点、趋势及其社会化管理原则[J].体育科研,2004(1):28-30.
[5]周海清.聊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2010(2):63-66.
作者简介:①丁洁(1980—),女,汉,河北康保人,新乡学院体育系,硕研,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