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晏 青
针对驻村工作浮于表面的问题,贵阳市息烽县提出驻村工作“进组入户抓调研,弄清群众想什么;分析研究抓点子,弄清可以干什么;整合资源抓落实,弄清当下干什么;现场指导抓服务,弄清实事怎么干;跟踪问效抓管理,弄清干得怎么样”“五抓五弄清”工作法,有效解决了驻村干部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遵义市湄潭县制定实施“一个工程暖民心、一次例会话发展、一次报告明思路、一次联动促发展、一次考核定优劣”“五个一”工作法,规范和强化“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实效,促使驻村干部切实把身子沉下去,把心安下来,发挥应有作用。
六盘水市钟山区在驻村干部中广泛实施“问、听、议、办、评” “五字”工作法,并以“周听、月评、季查、年考”为载体,建立帮扶工作考核制度,激发驻村干部的工作热情,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为扎实落实驻村干部“一线接访制”,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着力开展“导访、接访、回访”“三步”工作法,通过驻村干部在农村一线开门接访,主动了解民生、民意、民怨,帮助乡镇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化在基层,促进乡镇和谐发展。
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探索创新驻村干部“代办式服务、销号式解题、结对式帮扶”“三式”工作法,了解基层群众需求,为基层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加强党群沟通,密切了党群干群干洗,提高了驻村工作实效。
铜仁市万山区紧贴驻村工作实际,创新开展“干部工作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感情融合在一线,送惠农政策、送致富信息、送脱贫技能”“三线三送”工作法,着眼于理顺群众情绪、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干部能力、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增进了党群干群鱼水之情。
黔东南州天柱县总结推广以“转换小观念、注重小细节、建好小阵地、争取小项目、策划小活动、用好小资金”为内容的“六小”工作法,指导项目少、资金资源少的部门驻村干部有效开展工作,使驻村干部“个个有担当、人人有作为”。
黔南州龙里县突出一个“实”字,通过“ 实驻,同步小康工作不留死角;实帮,同步小康工作不含水分;实督,同步小康工作一刻不停” “三实”工作法,通过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到位情况、督查和评估干部驻村工作并加强工作指导,着力在驻村工作出实效上下功夫。
黔西南州普安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采取“怀一颗诚心,深入村组走访;掏一颗真心,帮扶发展产业;献一颗爱心,关怀困难群众;揣一颗耐心,调解矛盾纠纷”“四心”工作法,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真心开展帮扶工作。
(责任编辑/岳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