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及其文化功能

2015-11-29 14:12雯,徐明,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制片厂体育文化

蒋 雯,徐 明,李 欣

中国梦背景下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及其文化功能

蒋 雯,徐 明,李 欣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体育电影既可以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又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体育产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构成。文章通过梳理中国体育电影历史发展脉络,指出在中国梦背景下,当代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功能和发展策略。这对发展体育电影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体育电影;历史;文化;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体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育锻炼了人们的意志品质、引导着人们尊崇“诚信守则、公平正义”的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基础之一。体育电影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影片中将体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激励人们对生命本体的价值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生存探索,推动人民进行健身活动;又是体育文化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发展体育电影产业,可以将全民健身与体育文化产业相结合,刺激全民体育消费热情,拉动经济。因此,了解我国体育电影的历史发展轨迹,研究在中国梦背景下,当代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策略,这对发展体育电影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历程

我们将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史梳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 初创阶段(1918年-1955年)

中国体育电影的初创作品是1918年由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出品的《东方六大学运动会》、《第五次远东运动会》和《女子体育观》三部体育纪录片[1]。1927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了张石川导演的《一脚踢出去》。1933年,明星影片公司又出品了中国第一部有声体育电影,即张石川导演的《二对一》。1934年孙瑜导演了黑白默片《体育皇后》。这些影片反映了当时的强身救国的体育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民当时利用体育来强身救国的理想。而在1949-1955年间,中国体育电影没有任何作品,这一现象是由当时国家的政治、文化现实决定的。

1.2 起步阶段(1956年-1965年)

随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提出,中国体育电影开始了起步阶段[2]。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刘琼导演的《两个小足球队》,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体育题材影片;1957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毛羽导演的黑白电影《球场风波》;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谢晋导演的我国第一部彩色体育电影《女篮五号》,成为我国体育电影里程碑式的影片;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谢添导演的《水上春秋》;同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武兆堤导演的《冰上姐妹》;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谢晋导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同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还出品了徐昌霖导演的新中国第一部喜剧题材的体育电影《球迷》;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刘国权导演的《女跳水队员》;1965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了颜碧丽导演的黑白电影《小足球队》。这十年的体育电影,都具有当时典型的时代特性,影片普遍乐观向上、奋发图强,洋溢着朝气蓬勃、热情友爱的气氛,通过体育锻炼,群众开启了一个“以国为家”的新中国全体人民的共同梦想。同时,这些电影通过描述运动员(教练员)和普通群众的顽强拼搏、健身为国的体育生活,弘扬了体育真精神,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新中国体育思想,强调了新中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对当时的竞技体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3 低谷阶段(1966年-1976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电影陷入低谷,没有体育电影问世。而此时香港的武侠故事片由于李小龙的横空出世而迅速走红世界。继李小龙之后,成龙在影片中又加入了幽默和无厘头的喜剧元素,使香港武侠故事片从单纯的武打题材转型成为喜剧动作故事片,票房获得了极大成功。1.4 发展阶段(1977年-1989年)

1979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孙敬导演的《乳燕飞》。1980年出品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张华勋导演的《神秘的大佛》,长春电影制片厂陆建华导演的《排球之花》。1981年出品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张辉导演的《元帅与士兵》,峨眉电影制片厂曾未之导演的《剑魂》,以及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张暖忻导演的《沙鸥》。1982年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日本东光德间株式会社合作出品了由中国导演段吉顺与日本导演佐滕纯弥一起导演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同年出品的还有西安电影制片厂张其昌导演的《战斗年华》,北京电影制片厂王好为导演的《潜网》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刘玉河导演的《第三女神》。1982年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出品了张鑫炎导演的武术动作片《少林寺》,带动了国内武术题材体育电影的迅猛发展。在此影响下相继又有1983年中港合拍杨吉爻导演的《少林寺弟子》、长春电影制片厂孙沙导演的《武当》、北京电影制片厂张华勋导演的《武林志》,1984年的峨眉电影制片厂牟敦芾导演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嘉民影业公司和福建电影制片厂合作徐小明导演的《木棉袈裟》、西安电影制片厂于连起导演的《大刀王五》等。这些武术动作片开始有意识的将动作片与民族文化相融和,弘扬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掀起了武术的学习热潮。1983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吴子牛导演的《候补队员》,山西电影制片厂罗国梁导演的《神行太保》,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詹相持导演的《一个女教练的自述》。1985年的影片包括北京电影制片厂季文彦导演的《高中锋,矮教练》,儿童电影制片厂汪宜婉导演的《五虎将》,长春电影制片厂吴国疆导演的《帆板姑娘》以及内蒙电影制片厂石冼导演的《宝石戒指》。1986年的影片有广西电影制片厂张军钊导演的《加油-中国队》和长春电影制片厂白德彰导演的《现代角斗士》。1987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张荣仁导演的《美人鱼》。1988年有西安电影制片厂滕文骥导演的《棋王》和峨嵋电影制片厂谢洪导演的《京都球侠》。1989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刘苗苗导演的《拳击手》。这一时期的中国体育电影与社会变革进程密切相关,启蒙主义和多元主义是当时的文化特征。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体育电影的艺术主题开始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表现出对人文关怀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而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的运作开始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体育电影事业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作为文化体制改革成就的一个缩影,逐渐成为一种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的经济行为。

1.5 勃兴阶段(1990年至今)

199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洲运动会, 2008年又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奥林匹克精神从此深入人心。体育电影也以此为契机,出品了一大批体育题材的故事片。1990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尹力导演的《我的九月》;199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张建亚导演的《挑战》;1993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萧锋导演的《来吧,用脚说话》,同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崔东升导演的《球迷心窍》;199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霍建起导演的《赢家》;1996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宁夏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了萧锋导演的《滑板梦之队》;199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天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陈国星导演的《黑眼睛》;199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了黄蜀芹导演的《我也有爸爸》。199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了胡雪杨导演的《冰与火》;2000年出品的包括北京电影制片厂梁天导演的《防守反击》、上海谢晋影视科技有限公司谢晋导演的《女足九号》、天津电影制片厂戚健导演的《女帅男兵》以及珠江电影制片公司王亨里导演的《赛龙夺锦》; 2001年出品的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张郁导演的《足球大侠》、福建电影制片厂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戚健导演的《棒球少年》、中国电影集团李鸿禾导演《我是一条鱼》以及中国电影集团安战军导演的《六月男孩》;2002年的作品有中国电影集团李鸿禾导演的《我是一条鱼》;2003年的作品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丽丝导演的《跆拳道》和石建都导演的《我和乔丹的日子》;2004年的作品有北京和阳影文化有限公司李钊导演的《足球小将》;2005年有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白羽导演的《亮亮的梦》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谢铜导演的《乒乓小子》;2006年有中影阿满影视公司三刚导演的《深山球梦》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冯亚平导演的《城市的河》;2007年的作品包括北京东方明星数字中心王晓民导演的《东方狮王》、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冯振志导演的《隐形的翅膀》、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朱延平导演的《大灌篮》和北京众道电影公司唐丹导演的《梦之队》。为庆祝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年也掀起了体育题材故事片的创作高潮,出品了温州奥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莉导演的《贝贝跑道》、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侯咏导演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天山电影制片厂西尔扎提·亚合甫导演的《买买提的2008》、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徐耿导演的《破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郑斯宁导演的《加油,中国》、马会雷导演的《闪光的羽毛》、河南影视集团朱赵伟导演的《少林四小龙》、北京时代今典传媒有限公司、山东广播电视局肖锋导演的《海之梦》、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林浩然导演的《扣篮对决》、骄阳电影、华谊兄弟联合徐小明导演的《夺标》、国家广电总局和体育总局田禾导演的《国球女孩》、太原市世纪博奥广告有限公司和中国电视剧艺术家协会联合制作牛建荣导演的《吹吹打打牛三牛》和洛阳日报出版社李宝琪导演的《王二牛之足球学校》。2009年的作品有中国影协影视创作中心易华导演的《七彩马拉松》、电影频道冯小宁导演的《篮球公园》、SMG旗下纪实频道干超导演的《红跑道》、中国电影集团第一制片公司吴樾导演的《武术班》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孙立军导演的体育动画片《快乐奔跑》。2010年的作品有电影频道萧峰导演的《大国手》系列、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都晓导演的《少林寺之大漠英豪》、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蒋丛导演的《我们的篮球梦》和中影集团张亚光导演的《拳击手的秘密》。2011年有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罗义民导演的《赛车传奇》、鼎盛文化陈可辛导演的《武侠》、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陈木胜导演的《新少林寺》和姜文导演的微电影《看球记》。随着亚运会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电影担负起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体育电影的数量明显增加,形成了一个制作高峰,这些体育故事片通过讲述人民群众、竞技运动员和体育之间的故事,表现出中国人民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种种关系,展现了在市场经济浪潮和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中国人民通过参与体育锻炼追求幸福健康生活;通过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来感受奥林匹克精神[5]。这一时期的中国体育故事片,以奥运为主体和纽带,呈现出极强的“奥运电影”特征,且随着生活化、人性化和娱乐化的人文精神对电影行业的影响,中国体育电影的价值取向已由以往的“金牌至上”逐渐转变为对奥林匹克精神与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6]。

2012年习近平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后,中国电影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中国梦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主题,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优秀作品[7]。如2012年有欢瑞世纪出品麦咏麟导演的《跑出一片天》、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豪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陈树楷导演的《八卦宗师》、曾庆杰导演的微电影《110米栏的天空》、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韩万峰导演的《少林达摩剑》以及安徽演艺集团、北京光影四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王放放导演的《许海峰的枪》。2013年有沈阳当年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周伟导演的《宗师卜六》、北京紫禁城三联影视发行公司秦瑞明导演的《咏春小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周文扬导演的《我为太极狂》和张晓颖导演的微电影《我是球迷》。2014年有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陈德森导演的《一个人的武林》、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北京中视国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郭廷波导演的《街舞小子》、北京丰泽恒业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黄涛导演的《预备跑》、察布查尔县与新疆电视台联合出品广春兰导演的《箭乡少女》和电影频道臧溪川导演的《激情跳水梦》。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活动,从2012年开始向社会征集故事及演员,将优秀体育影视作品送到社区、学校和部队展映,所有活动均免费或公益性价格向广大市民开放。此外2012年后还开展了中国体育微视频展播活动,鼓励和吸引了社会各界创新各种形式以体育为内容和题材的视频作品,从而弘扬了体育精神,兴旺了体育文化产业。

2 中国梦背景下体育电影的文化功能

在中国梦背景下,体育电影文化承载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和审美价值,具有强烈的文化导向、文化宣传和文化批评作用,不仅能使观众感受到体育的审美价值,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可影响和塑造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习惯,产生独有的示范效应。其具体功能如下:

2.1 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面发展

体育电影有助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示范功能。全球化的体育电影可将赛场无限扩大、距离无限缩小,将各种各样体育运动项目形式置于观众眼前,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使人民群众更深刻的了解体育运动,培养全民终身体育精神。(2)励志功能。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通过对“运动的身体这一意象的把握和塑造,展现……拼搏奋斗精神,永不放弃,永不甘败的叙述情结。”引导和形成年轻人的团队意识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敢于直面挫折与失败的战胜自我的精神[8]。(3)提升公民精神素养功能。体育运动不止是简单的生理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活动,体育精神追求公平、公正的竞争,倡导顽强拼搏、团结友谊和爱国主义,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可以创造一种奋发图强、尊重公德的生活方式,进而提升公民精神素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2.2 宣传、塑造中国梦的重要载体

电影作为文化实力、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宣传、塑造“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育电影,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可以更好的描绘中国梦、弘扬中国梦、抒发对中国梦的美好憧憬,从而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显著提高人民文明素质,显著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体育电影通过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深刻地融入电影创作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使人们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励人们积极投身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8]。

2.3 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体育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性朝阳产业,比如美国的体育文化产业已占GDP的20%,其它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文化产业也都成为了该国经济的支柱。中国人民对于体育文化产品的潜在消费能力巨大,作为无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绿色朝阳产业,我们可将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快速增长点。

首先,体育电影等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化活动,它以体育精神等无形资产为核心,以全民健身等有形资产为载体,在推动文化进步和社会物质生产发展都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其次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是两个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作用的共生产业,国家体育总局在《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和其它产业的共生融合发展,这是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必将呈现新的发展形态和发展特点[9]。最后,体育文化产业可以作为全民健身的经济支持和发展抓手,将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 中国梦背景下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策略

3.1 重视体育电影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体育电影在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及其它产业发展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广大电影人应重视体育电影的作用,在中国梦的新背景下,重新审视其文化和社会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把人民群众作为电影艺术的表现主体,为人民奉献更好更多的电影作品[7]。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场,描绘中国梦、弘扬中国梦、抒发对中国梦的美好憧憬,加大体育电影文化的建设力度,把中国梦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主题,努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优秀作品,激励人们积极投身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7]。

3.2 合理利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体育电影要获得票房的成功,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今天,体育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成为当今体育运动的趋势[10]。因此,彰显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性是体育电影获得票房和口碑成功的重要措施。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发展模式,像《少林寺》《卧虎藏龙》等一系列武侠题材的电影深受国内外观众好评。但我们也应意识到,不能只靠武侠题材来打开市场的大门,且大多武侠片都存在跟风现象。体育电影要想获得发展,一方面要对客观现实真实反应,另一个方面要体现出民族文化精神。这种内在精神的特质,是由传统文化特性决定和赋予的。我们要加大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贡献出更多更好的精品。

3.3 平衡体育电影中的政治性和娱乐性

中国体育电影要想获得成功,应使影片中的政治性和娱乐性达到平衡。在市场经济下,体育电影必然会以票房为核心利益,通过娱乐性内容达到吸引观众,收获回报的目的。但我们也要合理利用体育电影中的文化价值,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引导公众建立正确的体育精神。政治性和娱乐性并非不可兼容,事实证明,体育电影的繁荣不仅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能起到重要作用。正确处理政治性和娱乐性的关系,丰富体育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3.4 利用明星效应,扩大体育电影影响力

我们建议可以通过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鼓励知名导演和明星加入到体育电影的艺术创作中来,利用明星效应,吸引人民群众观看体育电影。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解决体育电影面临的一系列问题:(1)导演和演员对体育应深入了解,合理使用各种动作特辑,避免体育失真;(2)呈现多元化的文化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使观众感同身受,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3)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体育电影题材。

[1] 屈雯喆.中国体育电影的演进与发展 [D].开封:河南大学,2011.

[2] 李恩琦.我国体育电影文化主题的流变与反思 [J].体育文化导刊,2012,8:147-150.

[3] 王立国,王羽,班正.新中国体育电影分析 [J].2014(4):183 -186.

[4] 杨清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 [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5] 岳新坡,詹建国.我国体育电影萧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4):27-29.

[6] 刘洋.新时期以来的中国体育故事片研究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7] 刘奇葆.用电影抒发对中国梦美好憧憬 [EB/OL].[2015-03 -10].新华每日电讯.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 -11/30/c_132930414.htm.

[8] 李磊.体育电影对体育本质的表达及其社会功能的靶点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 吴宝升.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关系初探 [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0(4):47-49.

[10] 孙俊涛,张萍.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0(2):44-46.

(编辑 刘雪松)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Sports Films and Its Cultural Function Researc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Dream

JIANG Wen,XU Ming,LI Xin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has to depend on a solid materi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ports films can both serve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sports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so as to propel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which constitute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fun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ports fil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Dream.It is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film industry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port Films;History;Culture;China Dream

G812.9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5)05-0055-05

10.15942/j.jcsu.2015.05.011

G812.9

A

1001-9154(2015)05-0055-05

蒋雯,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E-mail:48378465@qq.com。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

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106

2015-05-04

猜你喜欢
制片厂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为歌狂》将拍真人版电视剧
谁远谁近?
落寞或重生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