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云,山东莱西人,16岁参加革命,长期在山东工作。1987年任山东省代省长、省长,1988年后任山东省委书记,199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1994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身居要职,一向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生态和生态文明新的理念、观点和思路。就生态环境问题著书多部,发表文章、言论上百篇,体现了姜春云的生态忧患意识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
姜春云为什么对生态环境问题如此重视?2015年7月14日下午3点,我去采访他。刚刚坐定,姜春云就来到会客室,他腰腿痛的毛病还未痊愈,走路不大方便,虽已85岁高龄,但精神矍铄、神态祥和,从他的言谈举止仍可看出他心胸坦荡、为人大度的特点。讲起生态环境问题来,他兴致勃勃,侃侃而谈,理念新颖,论述深邃。当谈到一些恶劣举措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到老百姓甚至孩子们的健康时,他也不禁激动起来。
根深蒂固的生态情结
姚建萍:从您的经历和著述来看,您是一位有“生态情结”的领导人,您对生态建设的关注始于何时?缘于什么?
姜春云:我的生态情结,源于童年、青年时期(1930—1959年)。我1930年出生在山东胶东半岛中部一个农村(莱西县岗河头)。当时家境贫困,生活很苦,但自然生态良好。岗河头,顾名思义,山岗河头。村西边是名曰“九顶梅花山”的丘岗,东边则有一条贯穿莱西县南北的潴河,有九条溪湾水流(西北沟、西沟、西水流、前沟、南水流、东北沟、东沟、东水流、凉水沟)绕村而行,可谓水流纵横,沟湾成网。水面、两岸大都苇蒲丛生,春天一片绿,秋天一片白(芦花)。村里村外,古木大树参天,鱼多、鸟多、各种生物多,一派江南水乡风情。我自幼生活在这样的生态环境,捞鱼摸虾,戏水畅游,拾草挖菜,对自然生态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难分难解的情结。
万万没有想到,许多年后,绝大部分水流被填平,种了庄稼,盖了房屋,高大的树木被砍光,苇蒲荡然无存,河床干涸,沙也挖光,留下了坑坑洼洼、遍地碎石渣的荒滩。有一次我回去探亲,见此情景,深受刺激,很是伤心,痛惜原有的自然风光消失。我当时对县里的同志说,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是好的,但不能用毁坏生态的办法,希望采取补救措施,尽快恢复河水,植树造林。为此,还填写了一首《水龙吟·乡情》的词,以抒情怀。这是我为什么几十年来一直关注、研究、推进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重要动因。
我最早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调研,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次是对厉家寨治山治水的调查。该村是全国农田基本建设的典型。1957年10月,毛泽东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1965年9月下旬,我和省委宣传部的一位同事到厉家寨作了调查。地处沂蒙山区的厉家寨,位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农民贫困得很。新中国成立后,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付出了110万个劳动日,消耗钢铁三万多斤,搬运土石630万立方,建成小水库五座,谷坊、塘坝3000多个,整平土地、修建水平梯田5600多亩,水利化面积达到90%,1.2万亩荒山、河滩全部绿化,粮食亩产由100多斤增加到823斤。这次调查,使我深深感受到山区改土、兴水、绿化,改善农业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对农业生态有了认识。当时撰写了厉家寨人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改造山、水、林、田的调研报告,记述、点赞了厉家寨精神。这篇调研报告,由山东党建刊物《支部生活》登载向全省各地作了宣传。之后,又作了包括山东山区建设方针的调查,农田基本建设的调查,造林绿化的调查,水利建设的调查,13个大队脱贫致富的调查,济南市整顿市容卫生、治理大气污染的调查,以及建设“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综合开发区的调查等。到中央工作后,又在更大范围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有深度的调研。这些调查研究,极大丰富了我个人关于治理生态环境的经验和感性认识。而这些调查研究又与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战略决策相结合,与借鉴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不少治理生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观点和思路。
姚建萍:2008年7月,您以“春雨”的笔名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一文,“春雨”这个笔名也蕴含了您的“生态情结”吗?
姜春云:是的,以“春雨”的笔名在《光明日报》发表《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一文,确实蕴含了我的生态情结。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我深感由于工业文明在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行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亟须由以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生态文明取而代之。春雨贵似油,润物细无声,天降春雨,万物复苏。生态文明犹如久旱逢甘霖,可以缓解地球生物圈的困境。此文主要论述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唯有生态文明能够破解全球环境危机;生态文明不但是一项战略性任务,而且是一个时代的概念,人类应当由工业文明尽快跨入这个新时代,不可迟疑不前,落后于新时代而被淘汰。
人类社会,历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时代、几百年的工业文明时代,现在已经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这是历史的必然。所有尊重客观实际和向往人类美好前景的人们,都应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而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在实践中调研、推进生态治理
姚建萍:1997年6月,您曾到陕北榆林地区和延安市调查研究,写出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当时江泽民、李鹏和朱镕基三位中央领导同志对这个报告做了重要批示。您能谈谈当时的情
况吗?
姜春云:关于陕北调查,那是1997年6月,当时我已跑遍了全国各地,了解到我国华北、大西北和大西南,许多地方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或石漠化严重,成为一大祸害,相当一部分沙区农牧民成为背井离乡的“生态难民”。如何破解这个大难题?听说榆林(沙区)、延安(沟壑)治理荒漠化取得良好成效,就带领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去作了为期一周的调查。了解到陕北地区自然生态和农业发展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确有成功经验可以总结。特别是延安市的枣花流域治理成效明显。我在现场考察时,当地的农民介绍:过去我们这里人均八亩地(坡耕地),由于广种薄收,一亩地好了收个百十斤粮,遇上灾年颗粒不收,八亩地全种粮还不够吃,现在拿出二亩地建设高标准丰产田,亩产800~1000斤,粮食吃不了,其余六亩造林绿化,种果树和经济作物,荒坡绿化了,收入也有了,生活也好了。我听了深受启发,“广种薄收八亩地吃不饱,精种高产二亩地吃不了,腾出的六亩地栽树种果,收入也增加了,多生动的辩证法!”我认定这是一条建设生态农业的路子,在全国有普遍意义。于是写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时任总书记江泽民作了批示,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这次调研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对随后全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建设生态农业,乃至西部大开发,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年的8月底9月初,我在延安主持召开了全国加强水土保持、建设生态农业现场会,总结推广陕北地区的经验,对如何根治沙化、荒漠化、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做出了部署。五年后的2002年9月,我再次来到了延安,目睹小流域综合治理硕果累累,非常兴奋。还填写了一首《满庭芳·延安颂》的词,抒发情怀。
用事实说明问题,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是我几十年来围绕生态问题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工作方式。我这个人有弱点短处,也有优点长处,我的长处是比较虚心好学、热心调研、勇于实践,并自己动手将学习、调研、实践的成果写成文字。在山东工作48年是这样,1994年到中央工作后,更是这样。坚持学以致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自己动笔,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讲话、文章和专著。
姚建萍:1982年5月,您就山区建设的方针问题,到山东潍坊地区五莲县调查研究。后来,这次的调研成果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使整个沂蒙山区面貌一新。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姜春云:五莲县过去也是很穷的山区。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山区开发建设上,坚持“以造林为主、农林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收到了显著成效。全县林地面积达74万亩,占宜林山滩的71%,林木覆盖率达到27%。1981年全县农业总收入比1978年增长75%,社员人均收入由82.5元增加到187.4元。
在五莲县调研,我们看到不少山村,林木葱茏,绿水长流,山花烂漫,农林牧业兴旺,农民生活也相对富足,社会风气蒸蒸日上。与其他一些地方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农民生活贫苦的情景相比,这里可谓风光无限,令人神往;当地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也令人感动。当时我有感而发,写了四首小诗——看五莲山山水水有感,刊登在《大众
日报》。
调查组向省委汇报了这次调查的情况,建议在五莲县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委采纳了调查组的建议,于当年7月上旬召开了有市地县委书记等共264人参加的全省山区建设现场会。会议通过现场参观、交流经验,就山区建设问题统一了思想认识,做出了总体部署。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会议精神的贯彻,对山东全省的山区开发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全省各地普遍行动起来。
1988年6月,我作为省委副书记、省长又一次到五莲县调研,看到1982年以来,五莲县山区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不但林果面积有大的发展,小流域治理也搞得好。当即决定于7月5日至8日在五莲县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会上我就加快发展山东林业讲了话,并讨论修改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有力地推进了山东林业的发展,掀起了植树造林、绿化山东的群众性热潮。2006年4月,我再次来到沂蒙山区,察看了临沂、蒙阴、费县、平邑、莒县、日照、五莲等县市,看到过去贫穷落后的山区,已是山青水绿、林茂粮丰、遍野花海、公路纵横、农户排排新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真没想到,当年的山区建设方针调研和山区(林业)建设现场会的召开,经过山区人民的艰苦奋斗,整个沂蒙山区面貌一新,成为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山区的先行者。
姚建萍:您1984年至1987年兼任济南市委书记时,轰轰烈烈地大搞马路保洁、厕所改造、消烟除尘、造林绿化,致力于整顿市容,净化泉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今仍为济南市民津津乐道。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
姜春云:1984年7月,我到任的前一天,在济南市街道上走了走看了看,见到不少路段垃圾堆积、尘土飞扬,居然还有不少马粪。看了几个公共厕所,都是旱厕,粪便外溢,臭气熏天,进不去人。居民天天要上厕所,而这样的厕所居民能不厌恶作呕?再就是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也很严重。这样的市容卫生、环境状况如果不改变,广大市民能安居乐业吗?!更不要说对外招商引资、招募人才了!当年8月7日,在济南历下区召开现场会,我在会上提出了“十句话”的城市卫生文明标准:马路无尘土,垃圾无堆积,场所无痰迹,市场无果皮,厕所无臭气,处处无蚊蝇,见缝就插绿,行路有秩序,待人有礼貌,服务要优质。这对规范和推动整顿市容、净化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三年的努力,济南的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不但马路干净了,厕所改造了(大部分旱厕改为水冲,无臭味),绿色植被增多了,空气质量也提高了。到1987年年底,全市限期治理的24个重点污染源,治理、搬迁了19个;一蒸吨以上的锅炉改造率达96%,工业窑炉改造率达47%。茶水炉改造率达96%,排烟黑度达标率分别达到90%、41%和92%。同时,大力推行管道煤气、石油液化气,使12万户居民用上了管道煤气,全市居民生活能源气化率达60%以上。推行热电联营和集中联片供暖,建立了全国黄河以南第一个区域性供热系统。经国家环保部门检测,济南市区的大气质量在全国50个大中城市中,由过去的最后一位,上升到第九位。我认为,作为领导者,不能只顾经济发展,而不注意环境保护。只有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理念创新
姚建萍:您的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五部力作,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事实、数据说明问题,并注意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用以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涉及并引用了人口、生态、环境、资源、天文、地理、历史、经济、社会、科技、信息、气候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文字通俗易懂。这几部书可以使人们对生态文明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请您谈谈主编这几部著述的情况。
姜春云: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调研,我觉得有必要把实践中促进生态优化的东西写出来。从情感上说,生态环境已经与我的工作、生活融为一体。主编专著、成立“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都是多年的思考。首先,鉴于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和人民祸福,责任重大,包括我们老同志在内,都应当为之分忧;其次,从宏观上全面、系统地论述我国自然生态问题的著作还不多见,而自己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深入研究的基础。同时感到,能为生态环境作一点贡献,自己就开心、欣慰,生活也就充实。就这样,我把自己生态实践的感受、体会,与学习、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约请部分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集思广益,撰写了《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姜春云调研文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生态新论》等几部专著。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然而,我们各级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并非所有人都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科学的理解和应有的作为。在党和政府的号召、引导和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是,不需讳言,仍有相当多的人对这件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旺、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生命质量的大事,或者愚昧无知、懵懵懂懂,或者认识滞后、缺乏自觉,或者虽有认识,却无所作为,还没有真正投入到呵护自然、优化生态、保护环境的伟大实践中。更有甚者,至今仍在做违背自然法则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蠢事。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大计,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开发者,还大有人在!这也正是多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为什么局部好转、整体恶化趋势迟迟得不到根本扭转的主要原因。历史的经验和严酷的现实昭示我们,在全国各级各行各业、在全社会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系统、深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再教育、再认识,以期在如何看待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实现思想认识的飞跃和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转换,从而推动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实属必要,十分紧迫。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2003年我约请了部分热心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专家学者和同事,就中国的生态演变、环境恶化和如何治理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出版了《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这部专著。
《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一书的编写,下的工夫最大,用的时间也最长。我在深入调查研究、阅读了国内外30多部有关著作和上百万字的文稿资料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于2012年12月,草拟了3万多字的课题研究提纲,明确了编写这部书的主题思想、目的要求、框架结构和方式方法。然后,约请40多名从事生态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从宇宙的演化形成和地球生物圈的大视角,注重对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境危机、发展不可持续的深层根源及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突出论证了“为什么人类文明必须转型”及如何转型,引证了大量论据、典故及全球多方面的实践经验说明问题。几易其稿,反复修改,大家都作出了贡献。
姚建萍:由于人口剧增和粗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而产生生态赤字,目前我国的生态赤字是多少,怎样削减生态赤字?
姜春云: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3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自然资源消耗量)为2.23公顷,人均生态容量为1.78公顷,人均生态赤字0.45公顷。在173个国家和地区中,112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生态赤字,4个生态盈亏平衡,57个生态盈余。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人均生态容量为0.8公顷,生态赤字为0.8公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一倍。据我国有关专家检测,1961—2003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逐渐提高,人均生态承载力则不断降低,自1978年开始进入生态赤字阶段,并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有的专家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年均生态赤字约达1万亿元,总额为5万亿元。产生如此巨额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和粗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越来越大的生态赤字、环境欠债维系。掠夺式开发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牺牲了太多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这是很不公平、很不文明的,也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要害,在于偿还生态、环境欠债,做到“不欠新债,偿还旧债”。这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要事。如同社会上的其他债务一样,生态、环境欠债迟早要偿还。早还,成本低、见效快、较为主动;晚还,成本高、损失大、愈加被动。人人皆知,任何借债、欠债都是要付利息的,而向生态、环境的借债则是一种特殊的“高利贷”,其不良后果是连锁的、放大的。英国泰晤士河、日本琵琶湖的污染与治理,中国的太湖、巢湖和滇池水污染的治理,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一个城市,大气严重污染,人人受害,男女老幼无一幸免。一处水源被严重污染,首先毁坏的是水生生物,若用这样的水来灌溉,又会毒害农作物,最终是人群和畜禽受害。一方农田遭受了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那么,其生产的粮食、瓜果、蔬菜,谁吃了谁受害。所以,偿还生态欠债,犹如扑灭森林之火;抢救洪水灾害,实为燃眉之急;刻不容缓!
姚建萍:在您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您思考的问题,您认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发展与自然是什么关系?
姜春云:我们应该从“人类征服自然”的误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眼界中解脱出来,以大宇宙、大自然、大生物圈的广阔视野,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人类与自然是“一体关系”——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通常认为,在生物进化序列和自然组织序列中,人类处于最高位置,所谓“人为天下贵”。一些人据此进一步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可以对自然为所欲为。但这些人没有看到,“人为天下贵”只是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的一个方面,即人区别于动物的方面,而人在自然界的位置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方面,即自然界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人类与自然是一种“一体关系”。
第二,人类与自然是“母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自然界的生命群体,早在亿万年前就在地球上诞生、繁衍,是真正的老住户了,而人类来到地球上只有几百万年,在生物圈中是晚辈的晚辈。自然界就像母亲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了人类衣食住行等全部生活资料和环境。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自然与人类是母子关系、长辈与晚辈关系,或认识模糊,或根本就不承认。更有甚者,对大自然不是知恩图报、敬重爱护,而是忘恩负义,将大自然视为奴役对象,肆意虐待、破坏,必欲灭之而后快。这也实在太卑鄙恶劣了!难道这种非理性的颠倒的关系还不该加以厘清和匡正?!
第三,人类与自然是“师生关系”——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现在人类活动已经成为能影响行星的巨大的地质力量。但是,我们一刻也不要忘记,人的力量不是由人的生物量或体力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智慧和意识决定的。而人的智慧和意识之所以成为重要力量,就在于人能够向自然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调动自然界的力量,以发挥这种力量为人的目的服务。
第四,人类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人所共知,地球表面是人类活动的场所,这里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类社会即人类圈,另一个是自然界即自然圈。这两个世界同样都存在着生存问题,而且它们的生存之间是高度密切相关的,其中一个的发展依赖于另一个的发展,其中一个的进化促进另一个的进化,可谓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
姚建萍:奢侈消费、过度消费是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您认为应当如何看待合理适度的消费模式?
姜春云: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在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的同时,把奢侈过度消费推向了极致,尤以欧美发达国家最为突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一体化驱使下,也没有完全跳出不可持续的非理性消费的怪圈。一些先富起来的阶层和人员,在亦步亦趋地走上奢华、挥霍、比阔、铺张浪费的邪路。中国以过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造就了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的业绩。时下正是转变发展和消费方式的大好时机。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却刮起了奢华过度消费之风,而且来势迅猛。贪大求洋、追求豪华、挥霍浪费、一次性消费等成为一些地方、部门和社会阶层的风尚。这不仅表现在一些地方不顾经济、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盲目兴建世界级的大城市、大广场、大马路、大花园、豪华酒楼宾馆和办公设施以及过多过滥建设高尔夫球场,而且表现为奢侈品成为不少人追求的新宠,包括出国旅游的一些群体,为了购得奢侈品,不惜把大量的金钱投向国外市场,这是很不理智的行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消费问题首要的是发展问题,应当在不危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经济发展,为提高民众消费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应当倡导和推行合理适度的消费模式。
必须看到,虽然我国的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经济总量已经相当可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够高,还有相当多的贫困人口,他们的温饱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好。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追求高消费、过度消费,更不可奢华浪费、贪图非理性的享受。即使我们国家经济发达了,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两万美元、三万美元,也决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说到底,追求豪华、奢侈,永远不是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一个社会无论多么发达,只要其行为是理性的,都会远离奢华,保持节俭。
姚建萍:人们为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往往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民生为代价,导致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您如何看待这种建立在“国内生产总值至上”观念基础上的发展和政绩考评?
姜春云: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观测全球各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管理的“晴雨表”,是地区经济与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标准语”。通过GDP可以衡量人类社会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总财富或总价值,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有了可量度的标尺和对比标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发展就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现代化就是追求GDP的高增长。须知GDP的核算只管经济增长的规模,而不管消耗浪费了多少资源及其对环境的负面效应,这是很不科学的。比如说建大桥,GDP会增长;而如果大桥塌了、拆掉后重建,GDP依然会增长;若垮塌后再建一次大桥呢,GDP还是会增长!这样,GDP虽然增长了三次,但却浪费了大量的社会投资,而真正形成的财富就只有那一座桥。再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导致家庭负担增大、医疗保障支出增加,但是这类支出和医疗投入却推高了GDP,而且,治理污染的投资与收益也会计入GDP,人类病痛及“污染”损失反倒使GDP增加。这类经济“增长”的成果,本质上是由人们社会福利的丧失、自然资本的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是不良的GDP,国际上称这类经济活动为“有增长而无发展”。
应当倡导和实行绿色GDP。所谓绿色GDP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等要素,把包括如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全部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损失都考虑在内的一种核算方法。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由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自然退化、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灾难的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通过对绿色GDP的呼唤、探讨和施行可以提醒社会特别是决策者、管理者们,了解并重视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代价,认清自身真实的政绩到底是多少?呼唤绿色GDP,就是呼唤人们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之路。
姚建萍:工业文明曾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科技进步,现在人们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致命弊端,提出要推进人类文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那么,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质的区别在哪里?
姜春云:生态文明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是人类破解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希望所在。
对于工业文明,我们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和贡献,又要正视其“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特性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的整体性文明,它以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发展的知识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的显著特征,展示了巨大优势和优越性,是工业文明根本无法比拟的。反思工业文明的深刻教训,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承不承认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及其生存发展权,要不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呵护自然,是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本质区别。就自然生态的价值而论,是一个极其重要而人们并未完全认清的问题。据加拿大《人类活动与环境2011》报告显示,2009年加拿大自然资本存量、矿产资源、木材和土地资本的价值为2.998万亿美元,生产财富4.378万亿美元。从2005年到2009年,人均自然财富8.9万美元,同期人均生产财富12.1万美元。2011年底,云南省林业厅完成全省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工作,其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2009亿元,相当于该省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7.8%;自然保护区每公顷森林的服务价值达12.31万元。2004年5月16日通过有关权威部门鉴定的中国泰山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泰山生物多样性每年为社会提供的价值不低于66.7亿元。对自然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为经济的绿色发展、生态效益补偿等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是一项空前艰巨、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这涉及人们的生存观、价值观、伦理道德、发展与消费理念的更新和传统规则、习惯、行为方式的变换,可谓步履维艰。2009年11月,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是很有意义的。如果说,18世纪、19世纪到20世纪是全球创建工业文明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人类创建生态文明的时代。
美丽中国建设前景展望
姚建萍: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有所提及,十七大写进了党代会的报告,党的十八大则将生态文明建设专门列为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提到了新的高度。可见我们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
姜春云:是的。我们党一直重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南北各地的绿化,对农业、工业各方面都有利”。1981年9月,邓小平倡导义务植树,每年每人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到五棵树,要保栽保活。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11月,邓小平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人民”。自党的十四大以来,历届党的代表大会都对治理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论述。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生态良好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姚建萍:党的十八大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着力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的亮点之一。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姜春云: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和战略部署是在我们党原有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突破,形成了目标体系、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对此,我曾于2013年1月2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读十八大生态文明论述有感》的学习体会文章。着重讲了:(一)科学定位。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优先原则。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三)发展方式。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四)制度保障。强调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五)时代概念。把“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第一次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这是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总之,党的十八大就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述,在思想认识、目标任务和实施方略的确立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对于统一全党全民的认识和行动,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极大的决心和毅力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并获得了日益显著的成效。最近,又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决定。可以预料,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那么,在未来的几十年,必将创建出灿烂辉煌的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美丽中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经验,还将为破解全球的环境危机、引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无与伦比的贡献。
姚建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请您展望一下美丽中国建设的前景。
姜春云:建设美丽中国,完全能够实现,这是由以下几个基本因素决定的。
第一,作为执政党和国家旗帜鲜明地提出并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并以此作为执政理念和国家战略的,唯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在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潮流。有这样一个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是13亿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可以说,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丰衣足食、社会和谐、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清净的水、食用无公害食品、观赏美丽景观、享受现代幸福生活,是所有中国人的追求,在这方面大家的认识和愿望是一致的。需要支配行动。亿万群众的力量是无敌的。全国人民自觉行动起来,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建设美丽中国也不例外。
第三,我们中华民族有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传统。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有理性的生态观念。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就提出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其基本点是人与自然统一。道家始祖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点。儒家提出“天人相类”的观点,认为人道即天道,爱万物,永续利用万物,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序的整体。我们应该发扬这些优良的传统观点,结合新的实际进行创造、运用,把古代的优良传统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创造和树立全新的生态观和生态文明理论,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经过几十年的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自2000年以来,国家环保部门以生态省、市、县等六个层级建设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16个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县、市、区在开展生态市、县建设。他们创造了丰富的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经验、做法,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做出了示范、样板。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伟大壮举一定会实现。光辉灿烂的美丽中国必然会在华夏大地上出现。(编辑 王世英)
(采访者是《百年潮》特约记者、中共党史
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