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友
1984年4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时称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刚成立四个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率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乔石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等一行人,在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副书记钱运录的陪同下,来到当时被称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视察调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胡耀邦几乎跑遍了恩施的山山水水,除鹤峰县外,先后到了恩施、宣恩、来凤、咸丰、利川、建始、巴东七县(市)。他乘坐一辆面包车,在深山峡谷间、狭窄弯路上,整整穿行了六天,行程600多公里,其间,召开了四次较大型座谈会,接见各级各族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1600多人。他白天忙于听取州、县(市)领导人汇报,开座谈会,走访乡、镇、村、林场、牧场的干部和群众,晚上按时收听收看中央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广播,处理国家要务,有时还要伏案写作。他在恩施的六天中,展现出一个党的主要领导人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不辞辛苦、日夜操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领袖风范;展现出艰苦朴素、克己奉公、时刻将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中,处处关心人民、爱护人民的公仆意识;展现出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展现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
我有幸参与了胡耀邦此次恩施之行的全程接待工作,负责对他沿途谈话进行录音和录音的整理工作。有机会近距离聆听他的重要谈话,一睹这位党的领导人的光辉形象。在胡耀邦诞辰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我对这位党的领导人的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主动到群众中去
1984年4月5日下午3点15分,胡耀邦一行抵达恩施机场,开始他对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六天之行。
得知胡耀邦要来恩施视察,几万群众聚集到恩施山城渴望一睹这位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风采。飞机降落后,考虑到群众太多,省里来的保卫处长提出改变从机场到胡耀邦下榻宾馆的行车路线。胡耀邦知道后,埋怨说不该做这一改变,他说:“群众多怕么子,我正好可以见一见这样的群众场面。”
胡耀邦刚到宾馆,就急切提出要去看州里办的一个展览,州里领导劝他再多休息一会儿。他说:“不用休息,抓紧时间去看。”他把手一挥“走!”州里领导为安全起见,引领胡耀邦走宾馆后门,穿过州政府大院进入展览馆。看完展览,安保人员反映,展览馆外面围观的人很多,建议还从后门回宾馆。这一次胡耀邦坚持走大门,他健步跨出大门,人群中立刻响起阵阵热烈掌声,胡耀邦不断挥手致意,一下子拉近了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州里领导邀请胡耀邦晚上看一看州民族歌舞团准备的文艺演出。胡耀邦本来晚上还有好多事要做,考虑到州里的盛情,又曾听说这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便答应了邀请。但他提了个条件:“要把礼堂的人装满,装满了我就去。”他是想趁机多见一见这里的干部和群众。晚饭后,天已黑下来,山区4月的天气还有点寒意,州里领导考虑到胡耀邦年事已高,天气又不太好,一天的日程安排太紧,决定演出改期。胡耀邦听了忙说:“不行不行,群众、党员都老远地来了,不看对群众和演员不尊重,去看,去看。”看完演出,胡耀邦走出民族礼堂,见许多人站在礼堂外等候,他疾步跨过花坛同群众握手,招手致意,群众中报以热烈掌声和“胡总书记好”的欢呼声。
关注农村问题,关心农民生计
恩施之行第二天安排的是听取州里及恩施市领导的汇报,并与他们座谈。汇报会和以往的汇报会有三点不同:一、汇报不让按事先准备的汇报提纲照本宣科,胡耀邦声明:“今天的汇报是我问你们答。”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了解到真实情况;二、不再是一个主要领导做汇报,其他领导旁听、陪衬,所有参加汇报会的领导都可以讲,汇报会变成调研会、座谈会、讨论会;三、不按惯例,汇报人讲一通,然后自己讲,结果是“两张皮,互不沾胯”。胡耀邦这次在听汇报中间不时插话,讲得很实际,很有针对性,很有指导意义。
胡耀邦在听完州领导汇报后说:“你们州是一个老、少、边、山、穷五个字都沾的地方。”这是恩施人第一次听到上面领导对恩施州的情况有如此清晰的高度概括。胡耀邦向州领导了解恩施农业的发展方针,州领导汇报说:“恩施建州后,新组建的恩施州委提出以‘林业为主、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16字方针。有人不赞成,说这个方针否定了‘以粮为纲’,是离经叛道、别出心裁,另搞一套。”胡耀邦说:“我赞成你们的方针。恩施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方,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分半田上、盯在粮食生产上,要着眼在山上发展,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和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多年来以粮为纲的观念要改过来。”
州委书记田期玉讲道,州里打算把原来的自留山和分户管理的责任山都分到户,实行“两山变一山”,但遭到反对,改革遇到阻力。这时,胡耀邦提高嗓门说:“中国这么大,各地的情况都不相同,要允许有不同的搞法,允许先行先试,允许参差不齐,允许大同小异,我们是求大同存小异。农村改革初期,云南、贵州的同志,因为有人反对他们搞的责任制,他们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硬 是憋足了一股子劲把它搞成了。你们恩施地区当时也是这样干的(1982年,胡耀邦曾在宜昌听过当时地委书记王利滨的汇报讲到当时恩施的农村改革)。不管干任何事,开始总会有人反对,干成了,有了效果,他就会拥护你,称
赞你。”
的确如胡耀邦判断的那样,恩施先行先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当时全州2100万亩山林,划给社员自留山420万亩,群众很爱惜,管理得很好,国营林场的山也管得好,只占70多万亩,木材蓄积量却有1100多万平方米,加上170多万亩社队林场的山也不错。剩下的1300多万亩山,由于乱砍滥伐严重,基本上都看不到什么树,只剩下一些次生林。国营林场的山没有人砍,社队林场的山没有人砍,唯独集体的山,你偷我责任山上的,我偷你责任山上的。实行“两山变一山”后,基本上制止了乱砍滥伐的现象,调动起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胡耀邦视察前的1983年冬天,州里计划造林24万亩,结果完成了76多万亩。
胡耀邦说:“所以不要把方法问题提高到路线上去,说那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过去就是吃了这个亏。其实那个时候搞统购统销,要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不搞,后来搞高级社也允许一部分省不搞,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我们现在吸取经验,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准许试验。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怎么走,我看不简单。”
胡耀邦接着改革的话题继续说:“我们中国这么大地方,相当于欧洲几十个国家,各种情况参差不齐,有的搞这个办法,有的搞那个办法,方法问题、步骤问题,要多种形式。列宁讲了这个话:‘方法的多样性,充实了目标的一致性。’一个山还是两个山,是方法问题,不是道路问题。”
农村经济问题说到底还是农民问题,胡耀邦始终关心着广大农民的生计。在向州领导了解了群众购买力和商品销售价格形成的地区差后,胡耀邦算了一笔账说:“你们农民花100元钱只能从国营商业那里购回80元钱东西,假若从商业专业户那里就可能买回八十几元甚至九十几元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个商业利润让给商业专业户呢?”从此引出了商品流通问题,中央、省、州三级的同志围绕此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州委书记田期玉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生产的农副产品多了,却出现了买难卖难的问题,对国营商业很有意见。他们说国营商业是一手拿鞭条子、一手拿刀子,东西少了就拿鞭子赶,要农民多生产;东西多了不要了就拿刀子砍。巴东县果品公司,收购的柑橘卖不出去烂掉30多万斤。而官渡区有23户运销专业户,用小木船运柑橘到外地江汉平原,一斤柑橘换回一斤大米,农民高兴得不得了。”
胡耀邦说:“你们这个地方要大大减少国营商业。我们北京的商业网点是少了点,要增加是对的。你们这里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一多它就要转嫁负担给农民。所以我们索性砍掉一批,把你7800名国营商业职工砍掉2000,或者2500。”
田期玉说:“可以搞承包。”胡耀邦说:“不要搞承包,一承包他就加价,把负担转嫁给农民,可以把他变成商业专业户,只要他搞,都发给执照。”在座的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说:“现在有个问题,什么叫国家观点,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实际上是‘大锅饭’,最后害了农民。”
胡耀邦说:“农民的观点才是真正的国家观点,为人民谋利益才是真正的国家观点。你这里最大的商业网点是集市贸易。它可以和文化宣传、文娱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把集贸市场变成既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又可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商品知识、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还可以参加和欣赏文娱演出,成为商品交流与文化科技交流最好的场所,成为农民最好的礼拜天。我们的礼拜天是上公园,农民的礼拜天就是赶集,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上街,买东西卖东西,打听各种消息,学习各种知识,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大阵地。”
胡耀邦还不忘交代:“你们州里要专门开会讨论一下,做出规划,花两年时间,在24000多平方公里大地上布多少个集贸市场,制定出哪些相关措施。计划出来就要坚决贯彻执行。要一个县一个县地进行检查。这叫议大事、抓大事!你不议这样的大事还议什么样的大事啊?”
而当时的情况是“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把集贸市场关了,之后的工商管理政策和做法,有很多都是限制的办法,有的还是五六十年代的办法。对于如何突破局面,胡耀邦说:“你们开个训练班,把搞死的办法修个纪念碑嘛!昨天晚上我们看演出看到,这里修个纪念碑,那里修个纪念碑,有搞死的办法没有搞活的办法。这个问题我只提个大方针,你们省委帮助他们自治州,由自治州做主,要在一两年内把这个问题改过来。我提的几个大方向要处处落实,以后是要检查的哟!”
关广富说:“把集贸市场开展起来,开始可能贵一点。”
胡耀邦说:“价格你管它干什么?我就只知道一个‘放’。”
汇报会上,胡耀邦讲得最多的就是商品流通问题,这是农村改革初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最突出的问题。胡耀邦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讲流通问题,当时中央上层对究竟是搞市场经济还是搞计划经济,认识上还很不一致,这是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直到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讲到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用,中央上层的认识才统一,才决定要发展市场经济。胡耀邦在此时用市场经济观点谈商品流通问题,体现了他的超前意识和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座谈会上,胡耀邦对恩施水能资源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谈到水能资源的开发时,他要来一张自治州的河流水系图。因为图纸较大,一个茶几放不下,有人建议用三张茶几并起来放,胡耀邦示意,就铺在地上。
图纸铺好后,胡耀邦说:“我们今天是看图说话。”胡耀邦点燃一支烟,掀掉了肩上的大衣,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敏捷地蹲下身子,然后伸出右手,边听州里人介绍、边在地图上看了起来。地图虽然大,但因为是铺在地上,看图的距离却远了。他戴上老花镜,好像也无济于事,就用左臂撑着身子,侧卧在地图上。问道:“全州有多少河流?开发得怎么样?你们到过那一带没有?”
州里同志说:“全州大小河流有几百条,其中大的有五条,最长的是清江,发源于利川西部齐岳山,由西向东流……河水较大,从恩施城算起,可以搞十级开发……恩施以下属国家开发范围……”胡耀邦用右手指指西部的齐岳山,再从西到东,沿着清江水系说:“它流经恩施、宣恩、建始、巴东,贯穿全境,到达长阳后,由宜都注入长江。哦,是条大河!”
胡耀邦又指着南部的一条河问道:“这是什么河?”
州里同志说:“这是酉水,发源于宣恩县的东北部,向西南流……”“酉水还不小,公社在这条河上建有一座电站,还可以再开发。”
这时一名女服务员拿来白床单,请胡耀邦垫在地上,别弄脏了衣服。胡耀邦摆了摆手说:“不必了”,仍聚精会神地望着地图。
胡耀邦趴在地图上足足看了30分钟,直到询问清楚全州的水系、水能资源和开发情况后,才站起来。他走到省、州负责同志面前,挥动左手,来回走动着说:“你们州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有理论能蕴藏量280多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120多万千瓦,目前装机不到10%,太少了,要加大开发,把清江建设得像多瑙河、莱茵河。首先是思想上要重视,它是能源,有了电什么事都好办。要到这些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多做点调查。一个人的见识广了,经验也就丰富了。经验是从实际中来的,一千次感性认识,才能产生一次理性认识。”
为了进一步了解自治州水电开发情况,胡耀邦还向州里高级水电工程师姚振岐,了解了全州的水电开发情况。当得知他儿子也在搞水电开发、姑娘是个水电工后说:“那好嘛!历史上有李冰父子治水,你们现在是姚冰父子治水,你干的这一行是造福广大人民的。”
姚振岐说:“很惭愧,工作没搞好。”
胡耀邦说:“没搞好,应该打我们的屁股,不能打你的屁股。”
姚振岐听了非常激动,后来在《鄂西报》发表署名文章说:“我已年过花甲,原来只想退休后栽栽花,养养鸟,在悠休中安度晚年。想不到总书记的一番话,把我心里快要熄灭的火焰又烧旺了。党中央这样重视知识分子,实现四化大有希望。我今后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为人民作出一些新的贡献,力争做好本职工作,尽量做好一点,省一点,快一点。”
听完州里汇报,按日程安排是接见州里干部,和大家合影留念。胡耀邦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你们鄂西州‘鄂西’二字是17画,我送你们17个字。”他抬起左手,屈指数着,边数边念:“把、鄂、西、建、设、成、为、一、个、最、先、进、的、民、族、自、治、州。”数完顿了顿说:“啊!有18个字”。随后他计算着去掉“民族”二字,又只有16个字,身旁的胡锦涛插话说:在“把”字前面加个“要”字,以示希望。胡耀邦高兴地说:“这个‘要’字加得好”,又扳着手说了一遍:“要把鄂西建设成为一个最先进的自治州。”他挥动着手继续说:“主要靠你们,靠大家。我相信,两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即使我见马克思后,你们还要努力奋斗。”全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大家意识到,总书记送的17个字,既是对恩施各级干部的一种嘱托,一种希望,同时也是代表中央的一种承诺。
帮助基层县、市解决实际问题
按照日程安排,7日到宣恩、来凤两县,住宿来凤县;8日到咸丰县,中饭后,下午到利川县。胡耀邦不同意,他说:“来凤距咸丰很近,只到县委看看,听听简单汇报,不吃中饭,多看基层干部和群众,走到哪个乡就在哪个乡吃。”
7日,胡耀邦乘坐一辆面包车驱车南行,因为时间关系,只在宣恩县委短暂停留,简单问了一些情况,没做正式汇报,就带上县委书记蒋炳堂急忙驱车赶路,在车上胡耀邦继续同蒋炳堂交谈。到达艰险的东门关时,蒋向胡耀邦汇报:“东门关是宣恩县最险的一段路,山高、坡陡、路窄、弯多,冬天遇到大雪封山这里就要封路,是我们县里的一大交通瓶颈。”胡耀邦指点说:“如果从山腰打个隧道,问题不是就解决了吗?”蒋炳堂说:“我们县里没有这个能力”。胡耀邦说:“今年中央准备给山区公路增加点补助,你们打,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总会打通的。”后来的县委领导按照胡耀邦的指点,终于把这个隧道打通了,从此再也不因大雪封山而封路了。
在路过宣恩县李家河公社圹坊大队时,山坡上绿油油的柑橘树,吸引了胡耀邦的视线,此时已是11时许,离到来凤县吃中饭的时间已经不多,胡耀邦仍坚持要司机停车下来看一看。凑巧公社书记段春林正在该大队检查工作,看到从车上下来的是总书记,激动得手足无措,向胡耀邦行了个举手礼。胡耀邦笑容满面,主动与段春林握手,还肩并肩地与他一起走到大队柑橘场的院坝。胡耀邦亲切地要公社书记和他坐在一起,像拉家常式的,询问他们公社柑橘的生产、销售及农民的收入情况。
胡耀邦离开圹坊大队,继续急奔来凤县城。快入城时,遇上一个拦车告状的男子,保卫人员正与告状人拉扯时,被胡耀邦见到,忙说:“不能这样对待群众。”他立马要身边的工作人员上去把告状人带上前面的车,到了县里交给有关部门,问明情况,做出妥善处理,还说:“这件事我要听汇报。”后来,问明情况,此人原来是一位民办教师,不服无理辞退才来告状的。后来,县里给予妥善安置,胡耀邦听到汇报后才放了心。
胡耀邦从接龙桥回到县委招待所,稍事休息,就进了会议室。他落座后,见到桌子上摆有来凤产的“北京牌”和“天安门牌”两种十支装的小盒香烟,拿到手上摇晃着看了好几遍,然后说:“这包装还挺漂亮的。”来凤县的同志抢过话头,向总书记诉苦:“我们县里的卷烟质量、销路都比利川县里好,就因为他们是计划内的保住了,我们是计划外的被关掉了。我们县里为办这个烟厂,奋战了八年,眼看来凤县的经济有了新起色,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大增。把烟厂关掉了,这一下子又拿什么来弥补呢?就是另辟门路也难得补上这么大一块。县委、县政府的压力已经够大了,群众还刺激我们说:‘你们保不住烟厂,就别想开党代会、人代会我们再投你们的票。’”州里同志也跟着帮腔说:“这也是我们州里面临的大难题。”
恩施地区建州前本来没有什么工业,最大的工业就是卷烟工业。历史上恩施就有种烟的习惯,烤烟质量好,属云贵型。白肋烟是60年代引进的新品种,是一个可以出口换汇的产品。粉碎“四人帮”后,湖北省委为尽快摆脱恩施的贫困面貌,派当时的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王利滨兼任恩施地委书记,花了很大精力抓“两烟”(烤烟和白肋烟)的发展,同时抓卷烟工业的发展,八个县都办起了卷烟厂,烟叶和卷烟成了恩施最大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财政也增收,“两烟”和卷烟为地方创造的财政收入占到了地方全部财政收入的70%以上,恩施堪称烟工业、烟财政。国家对烟草工业结构性大调整,把全州原来的八个烟厂关掉了六个,只保留了一个计划内的利川烟厂,另外一个是建始县的雪茄烟厂。一下关掉全州六个烟厂,既断了农民的财源,又断了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
乔石和胡锦涛也帮来凤县说话,使胡耀邦感动了。省委书记关广富讲出了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考虑给他们州里保留两个烟厂,利川县的烟厂是计划内的,保下来没有问题,建始县是雪茄烟厂,保下来也没有问题,再保留一个来凤烟厂,把其他几个关停的烟厂带一带,以解燃眉之急。”胡耀邦说:“我同意关广富同志这个意见,你们写个报告把理由讲清楚。这个事不要找总理,就找田纪云同志,这事是他管的,由你们关书记给中央发个报,挂上我和乔石同志。”全场又一次鼓掌,烟厂保住了,恩施最大的支柱产业就保住了,州里同志和县里同志都皆大欢喜!
晚餐后,听说来凤县城和龙山县相距仅七公里,故胡耀邦利用晚上时间,在没有惊动龙山县领导的情况下,驱车到龙山县城转了一趟。
4月8日,胡耀邦驱车进入咸丰县,没进县委就直接到了黄金洞公社。进到公社,胡耀邦被引进一间木板房,见到公社书记李国胜,胡耀邦笑盈盈地说:“来来,坐在我这边我们好好聊聊。”他询问公社的农业生产、林业的发展、有什么特产、群众生活怎样?问得十分仔细,话语十分亲切,李国胜一一作答。临到吃饭的时候,胡耀邦拉着李国胜和自己坐在一块吃,边吃边聊。
饭后继续驱车至利川县红椿沟,胡耀邦见到漫山速生杉木长得茂盛,下了车往山上爬。林间小路非常湿滑,州里同志劝胡耀邦不要爬了。胡耀邦说:“喝了你们的油茶汤,有坡不爬还行?”继续爬了一段,遇到几位管山的干部和林农,问了一些情况,才下山。
结束对林场的访问,继续驱车赶往利川县,稍事休息就听县委汇报,同县里领导人重点座谈了发展工业和水能资源开发的问题。直到傍晚,胡耀邦想起一件还没办的事,在州里时就想见一见这里的知识分子,因为日程安排很紧未能如愿。于是他和州里的同志商量能否利用第二天早晨离开利川前的一段时间见一见恩施的知识分子。
4月8日晚,州直31名知识分子接到通知,在初春的夜雾中赶到利川县城。9日早晨7点30分,与利川县50名中高级知识分子一道,受到胡耀邦的亲切接见。胡耀邦同知识分子有段很感人的对话。
胡耀邦问:“在座的有月工资200元的没有?有的举手。”
众答:“没有。”
胡耀邦说:(眉头微皱)“中国的知识分子真可怜哪!”
胡耀邦又问:“150元的有没有?”
只有州里公路桥梁专家、高级工程师吕楷一人举手。
胡耀邦说:“只有一个。”
乔石说:“唯一的一个。”
胡耀邦伸出左手,微屈着手指说:“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工资还很低,我们总要想办法的。现在低一点,85年还可能低一点,86年以后总会有希望的。要一步一步地高,水涨船高嘛!鄂西是深山沟,你们这里有个来凤县,就是由飞来的凤凰而得名的。那是传说,你们知识分子就是凤凰,山沟里出凤凰嘛!同志们是人间的凤凰,到山里来得越多越好,你们要造福全州380万人民,要帮助380万人民翻身。”
胡耀邦一番话犹如春风化雨,使全场知识分子无不动容。临走之际,他亲切地与在鄂西南工作的80多名知识分子代表合影留念。合完影,胡耀邦站起身来,向大家挥手说:“我很高兴见到大家,你们都是好汉,在艰苦的地方工作,才是真正的好汉。”知识分子代表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以热烈掌声目送胡耀邦的汽车缓缓驶出院落,继续踏上风尘仆仆的考察
之路。
4月9日这一天的行程安排是最紧张的,终点是巴东县野三关镇,中途还要考察恩施市的大山顶牧场,全程360多公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行程,到达海拔2000余米的大山顶牧场。胡耀邦不顾旅途疲劳,一下车就走进用钢丝织成的牧场围栏,和牧场负责人交谈,询问牧场情况。进牛舍前,胡耀邦也遵照牧场的防疫规定,双脚踩了踩石灰水。进到牛舍,胡耀邦不顾刺鼻的腥味仔细察看,询问不同奶牛的习性、饲养方法及产奶量。
看完牧场,胡耀邦没来得及吃已准备好的中饭,就又匆匆上路,原本安排到野三关大桥吃野餐,因为宾馆把吃的东西送错了地方,没有吃成。胡耀邦一行只好饿着肚子赶路,下午5点多钟到达海拔1100多米的野三关,住进了区招待所,同行的人都感到又饿又累,省、州的同志都建议胡耀邦休息。但胡耀邦说:“我不休息,明天就要离开恩施了,还是抓紧和巴东县的同志谈一谈。”说着就向二楼会议室走去,连茶都未喝一口,就听巴东县的同志汇报。
此行中有两件小事,让我记忆深刻。一是6日晚,胡耀邦的生活秘书小马到宾馆办公室结伙食账,财务人员和州委办公室分管生活接待的胡副主任费了好多口舌拒收,小马执意要交,他说:“这是我们随首长外出的一条纪律,回北京后,首长有时要查发票,如果我们失职,是要受批评的。”胡副主任无奈,去请示州委书记田期玉,田书记也感到为难,又请示省委书记关广富,关书记也感到为难,把随行的省委徐副秘书长找来,他接待中央领导多有经验。徐副秘书长说:“收,按规定收,开发票,按中央规定办,这是老传统了。”二是胡耀邦每天都有步行万步的锻炼习惯,从不间断,即使在行车途中也常下车步行一段时间,9日这天全天都在乘车赶路,他只好在住地步行。区招待所是一栋两层楼的木板房,只要稍有走动,整个楼板就发出咯咯咯的响声,胡耀邦为了在楼板上走步发出的响声小一点,换上了布拖鞋,尽管下脚起步很轻很慢,还是发出了咯咯咯的响声。身边工作人员提醒他:“楼下有人住,你散步走得楼板响,会影响别人休息。”胡耀邦立刻停下脚步问道:“这楼板不是夹层的吗?”“不是的,我看了是单层的。”胡耀邦马上果断地说:“对,不能影响他们休息。”说完就回到了那寒气透墙的房里,就在一间土木结构的房间临时搭的木板铺上睡了一夜。
(编辑 杨 琳)
(作者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
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