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青
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个性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探索影响学生发展的个性因素,寻找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体验感受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识周围世界。因此,教育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认识,获得对生活的体验,在反思中发展认识。以下是笔者在个性化教育探究实践中的几个故事。
一、一个与个性化教育相关的童话故事
个性化教育的关键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个性特长。
有一只小鸡到大森林里去,在路上碰到了小鸭子,小鸭子很高兴地说:“我要到森林前面的小河里去,咱们一起走吧。”于是小鸡和小鸭子成了好朋友,一起向前走去。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大森林。小鸡说:“我们到前边的树叶底下捉虫子吧。”小鸡飞快地跑到树丛中,小鸭子也摇摇摆摆地跟着来到了森林里。
小鸡迅速地用脚扒拉开树叶,用尖尖的嘴勾起下面的泥土,捉到了好多的虫子。再看小鸭子用脚拨动着树叶,用嘴怎么也勾不起泥土来。小鸡看见了,对小鸭子说:“你的脚平平的,嘴巴也平平的,怎么能勾起土呢,还是让我捉虫子给你吃吧。”小鸭子说:“不用了,到前面我就有办法了。”
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小河边,小鸭子看到碧绿的河水高兴地跳了下去,不一会儿就捉到了好多小鱼。小鸭子看到小鸡在岸上不动,就招呼他下来一起捉鱼,小鸡小心地下了水,刚一到河里就扑腾起来,呛了好几口水,连忙喊救命,小鸭子赶快游过来,把他背上了岸。看到湿漉漉的小鸡,小鸭子奇怪地问:“你怎么不会游泳呢?我来教你吧。”小鸡看了看小鸭子的脚,摇了摇头说:“你的脚掌宽大,还连着脚蹼,羽毛光滑得一点儿水也不沾。我的脚趾尖尖的,也没有脚蹼相连,羽毛湿漉漉的很重,怎么能游泳呢?”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个体的差异性,也告诉我们个性特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强迫鸭子去捉虫子、小鸡去游泳捉鱼,结果肯定是不合适的。同样,在我们的教育中,如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完全一致的要求教育学生也是不合适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性,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实际发展的不同需要。
二、个性化教育是发展学生个人主动性的教育
学生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就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相互影响作用。
班上有位赵同学像是得了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爱抢老师的话,经常打断老师的讲课。当老师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又总是不着边际;而让其他同学回答时,他就总是去打断同学的话。一开始,笔者感到十分无奈,可是对那些回答课堂上的问题总是沉默的学生又有些抱怨。一个是过于直接不加思考,回答过于肤浅;一些是过于胆小,害怕回答不好而显得拘谨。如何使他们结合起来,彰显他们个性的优势呢?笔者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赵同学进行思维的严密性训练,使他逐步认识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对问题表述准确的重要性;同时,鼓励那些不够大胆回答问题的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在思维活动中的快乐,培养他们勇于探索、表达的习惯。
在一次上课时,笔者提出了力与运动关系的问题。赵同学认为非常简单,就急忙走到讲台前说:“力可以使物体运动。”于是,笔者让他举出了几个事例让同学们讨论,最后总结道:有些物体我们用很大的力去推它也不运动,如载货的汽车;而有些物体我们用较小的力它也能运动,如推桌面上的文具盒。这说明力不是物体运动的根本原因。笔者又引导学生分析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和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但这时如果对其再施加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的方向或者速度会发生变化,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因此,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在这次讨论中,学生从事物的表面联系深化到了事物本质的联系,是一次较严谨的思维训练。这时,笔者又要求赵同学谈谈他的感受和认识,从这以后他有了较大进步。
还有一次是物理习题评价课,笔者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赵同学改不了好动的习惯,又走到了笔者的面前,笔者于是就借势向同学们说:“这个问题请赵同学来讲解。”就把他请上台,自己站在台下示意他多思考、大胆讲,在不恰当的地方,我们共同纠正。对其正确的表达,笔者则给予充分的赞赏,并要他举出相关的事例来说明,同时对他表达的准确性给予了肯定。同学们见笔者这样鼓励爱表现的学生,也踊跃起来了,大家参与思考、讨论和回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教师通过个性化的引导,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时沉默的学生不再拘谨了;赵同学也不那么冲动了,既保持着他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其对问题思考的深刻性。
三、个性化教育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的
人都是有情感的。要想了解学生的思想,教师就要真诚地面对学生,认真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内心的世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喜怒苦乐,释放心理的紧张压抑。因此,个性化教育要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建立融洽、快乐、健康向上的师生关系。个性化教育是一个唤醒梦想,向着人生目标攀登的过程。每位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向往,教师要引导他们看到前面的目标,感受希望在一步一步地接近。随着内心世界的丰富,希望的曙光也越来越亮。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为其提供协作的机会,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现出自己灿烂的一面,也体现整体活动的多姿多彩。这种民主的风气,使学生拥有自己的感悟和认识,在相互的理解中促进了班级团结、互助、关爱等人文思想的形成。
在一次班会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美好的心灵,让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在相互交往中发现美和实践美,在活动中体现美,笔者组织了一次以《我身边的美》为主题的演讲班会,并规定每个学生最多只能讲5分钟。同学们热情洋溢地上台演讲。其中,小雨同学还写了一篇童话上台演讲: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它们不断地变换队形,总是把弱的大雁裹在中间。突然,一只飞雁从空中坠落下来,雁群便飞了下来,看望这只昏迷了的小雁,留下两只年轻的大雁,雁群继续往南飞去,因为它们要在冬天到来之前飞回南方。两只大雁飞过了荒漠的尽头,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水潭,它们匆匆地含了水飞了回来。一滴,两滴……小雁睁开了眼睛,在两位同伴的引领下,又缓缓地向前飞去。endprint
由此可见,主题演讲的这种形式构建了学生参与交流的平台,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可让学生真正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真话、实话和心里话。班里也表现出积极、向上、民主、热情的氛围。
具体怎么实践呢?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表达,展现美好向上的感情;其次,可以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交流可以促进相互的理解和对心灵的启迪,表现学生独立的智慧,感受成长的喜悦;再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同学间的交往,融洽同学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环境,他们的认识也各不相同。这种主题演讲,通过时间限制,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来展示其个性化的认识,表达思想感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进行交流,发挥了其相互影响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这种方式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能够增进学生间的团结,促进相互理解,实现班会对学生影响和教育的目的,且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个性化教育和共同教育得到有机统一。
四、个性化教育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个性的差异化发展
创造性是个性化教育的重点,创造是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火花,它来自睿智的思考与发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任务。创造性具有唯一性,带有独特的个性色彩,个性的差异化表现了与他人的不同,体现了个体独立的思维和认识。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发展这种独特性,表现其不同理念及活动方法,显示出认识的独到之处。
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多元的,教育要从学生的个性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殊的才能,并且使其发扬光大。在现实的个性特点中,可能会有几种能力偏向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敏锐的空间和色彩感觉能力,有的学生具有精确的计算的能力,还有的学生具有准确操作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等。这反映出学生在能力方面的差异,加上学生的个性,会反映出学生的特长和发展的优势领域。教育应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树立多样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有自由思想的时间,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没有必要再安排他们去反复地读写和练习,应该根据他们的个人爱好去读书学习,而不是定量性、指令式的。在课堂上理解教学内容、在完成作业后还有精力和时间的学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他们从课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灵活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如可以去阅读喜欢的书籍,可以去写日记,甚至到学校的阅览室、活动室里去。
班上的小慧同学,笔者每次上课她都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探索讨论,有很强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其对问题的表述严谨细密,对课堂作业做得既快又正确,用半节课就掌握了学习内容。但是,她过于注重分数,虽然学习成绩常常保持班里第一,可有时稍比别人落后1分也不能容忍,对考试分数特别注重,对学习也有着比较重的心理负担,总是特别刻苦认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总还是反复地阅读练习,担心考试成绩会下降,学习也总是表现出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个性可能来源于家庭督促和期望,家长总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为了使她从苛刻的约束中解放出来,有一个轻松学习的心态,笔者就给她安排了一个特殊内容:完成作业后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求反复地阅读课文、复述学习内容及进行反复练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是否听教师的提示和引导。这样就使她从课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做她自己感兴趣的事,拓展认识的范围,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个性化教育的根本是要发展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习运用不同的思维形式来认识不同的事物,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认识,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不断地改变自己,增强适应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且还要处理好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关注人的思想愿望和现实需要,并作出独立的选择,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进行批判性思维,自主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并向选定的人生目标迈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