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强,张晓龙,吴涛,陈奇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汽车制动性能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而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对汽车制动性能有较大影响[1]。车辆实际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必须满足ECE法规要求,因此可根据ECE法规进行前后制动力分配。目前根据ECE法规设计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研究,一般不考虑路面坡度的影响,只根据汽车在平直路面制动的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进行制动力分配[2-3],因而不能保证车辆上、下坡制动时前、后轴制动力分配也能满足ECE法规的要求。
笔者提出根据坡度和ECE法规进行制动力分配的方法,对汽车上、下坡制动时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上、下坡制动时的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分析汽车在上、下坡及平直路面上制动时的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坡度和ECE法规确定制动力分配系数,最后通过计算对该方法的正确性做了进一步验证。
图1为汽车在坡度角为α的路面上坡制动时的受力情况,为了简化问题,忽略车轮滚动阻力矩、空气阻力和旋转质量减速时的惯性力偶矩,取路面的附着系数为定值φ,分别对后轮、前轮的接地点取力矩得[4]:
式中:FZ1,FZ2分别为前、后轮受到的法向作用力,N;G为汽车重力,N;a,b分别为质心距前、后轴距离,m;L为轴距,m;hg为质心高度是汽车减速度,m·s-2。
图1 汽车上坡制动受力图
前轮或后轮刚要抱死时,前、后地面制动力分别为
则前、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分别为
考虑到一般道路的坡度均较小,当α 不大时,cos α ≈1,则
同理,当汽车在坡度角为α的路面下坡制动时,前、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分别为
已知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制动时,前、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分别为[4]
以某轿车为例,其整车参数如表1所示[5],根据ECE法规确定其制动力分配系数,已知M1类车辆制动力分配的法规要求是[6]:
1)当0.1≤z≤0.61时,φf应大于φr,同时
2)当0.3≤z≤0.4时,在φr曲线不超过直线φ=z+0.05的前提下,φr可以大于φf。
表1 整车结构参数
ECE法规对该轿车制动力分配的要求为
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的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代入式(15)可得:
将表1中的数值代入式(16),可得到:空载时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的范围为0.7238≤β空载≤0.9398,满载时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的范围为0.6763≤β满载≤0.8764,综合可得满足要求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范围为0.7238≤β≤0.8764。
考虑到实际生活中设计车速在80 km·h-1左右的道路比较常见,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设计车速为80 km·h-1的道路最大纵坡度不超过5%[7],同时由于sin 5°≈tan 5°,因此在坡度角 α为5°的路面上研究坡度对制动力分配的影响。
取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为0.8764,当汽车满载在坡度角α为5°的路面上坡制动时,根据式(9)~(10)及表1中的数值得到图2a所示曲线,当制动强度z大于0.27时,前轴利用附着曲线位于曲线上方,即,不符合ECE法规要求。
图2 不考虑坡度影响的利用附着系数-制动强度曲线图
取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为0.7238,当前汽车空载在坡度角α为5°的路面下坡制动时,根据式(11)~(12)及表1中的参数值得到如图2b所示曲线,当制动强度z大于0.52时,后轴利用附着系数大于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即后轮提前抱死,不符合ECE法规要求。
综上所述,根据汽车在平直路面的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确定的制动力分配范围,在上、下坡制动时不能满足ECE法规要求。
结合式(9)~(14),比较φfx,φrx,φfs,φrs,φr,φf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到:
因此要使汽车在上、下坡制动时,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均能满足ECE法规的要求,则有
将式(9)、式(11)~(12)代入式(19)可得:
假设汽车行驶路面的坡度角不超过5°,即取α为5°,根据式(20)和表1中的数值,得到制动力分配控制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制动力分配系数-制动强度曲线图
实际分配曲线应位于曲线1、曲线2之间,位于曲线2上方,确保后轮不会提前抱死,位于曲线1下方,保证因此制动力分配系数的最大值为曲线1在0.1≤z≤0.61时的最小值,最小值为曲线2在0.1≤z≤0.61时的最大值。
当z=0.61时,曲线2取得最大值,也就是制动力分配系数的最小值,则有
根据式(21)~(22)和表1中的参数值可得出,要使汽车在坡度角在5°以内的路面上制动时均能满足ECE法规要求,空载时制动力分配系数范围为0.7415≤β空载≤0.9158,满载时制动力分配系数范围为0.6936≤β满载≤0.8529,综合可得前、后轴制动力分配范围为0.7415≤β≤0.8529。
取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为0.8529,当汽车在坡度角α为5°的路面上坡制动时,根据式(9)~(10)及表1中的参数值得到汽车满载和空载上坡时的利用附着系数-制动强度曲线,如图4a~b所示。无论汽车满载还是空载,当制动强度在z为0.1~0.61时,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始终大于后轴利用附着系数,同时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均不大于(z+0.07)/0.85,满足ECE法规要求。
取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为0.7415,当前汽车在坡度角α为5°的路面下坡制动时,根据式(11)~(12)及表1中的数值得到汽车满载和空载下坡时的利用附着系数-制动强度曲线,如图4c~d所示,无论汽车满载还是空载,当制动强度在z为0.1~0.61时,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始终大于后轴利用附着系数,同时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均不大于,满足ECE法规要求。
图4 考虑坡度影响的利用附着系数-制动强度曲线图
综上所述,虽然考虑坡度后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范围变小,但可以保证汽车无论满载还是空载,在上、下坡制动时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均满足ECE法规要求。
通过对汽车上、下坡制动时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分析了坡度对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影响,以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的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确定的制动力分配系数,在上、下坡制动时不能满足ECE法规的要求。
结合汽车上、下坡及在平直路面制动时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坡度和ECE法规进行制动力分配,确保车辆在上、下坡制动时制动力分配仍能满足ECE法规要求。
[1]王亚晴,张代胜,沈国清.汽车制动力分配比的优化设计与仿真计算[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1):1393-1396.
[2]王宣锋,应国增,黄朝胜.某微型客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J].汽车技术,2009(9):1-5.
[3]付先成,张保成,颜波.电储能车辆再生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系数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4(2):123-125.
[4]余志生.汽车理论[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陈斌.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6]方泳龙.汽车制动理论与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7]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