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梅,罗 喆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微课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设计与应用 *
李少梅,罗 喆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与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利用率持续攀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跃入人们的视野。高师学前教育作为建设高质量学前教师队伍的关键所在,也急需与时俱进,丰富课程建设。该文以在建的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前教育原理》为例,通过分析高师学前教育课程中微课的特点与价值,提出在高师学前教育中微课的设计思考,并从实践中总结出“全程化”微课应用模式,以期为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实践性的建议。
微课;学前教育;课程设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时代”涌入人们的生活,更多人希望通过碎片化知识点的学习高效便捷地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满足“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终身学习需要。因此,“微课”就在这场“微革命”中应运而生了。微课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提出[1]。他认为,微课(Micro-lecture)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2]。微课呈现出的“视听一体式”的感官特点以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核心理念,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2010年微课开始引入国内,几年间从广东佛山、深圳等少数地区尝试应用扩展到教育部组织全国性的微课大赛以及各省市区举办的微课比赛,微课在国内的发展呈现出“燎原之势”,从设计到制作应用也日臻成熟。
微课的蓬勃发展也为高师学前教育课程提供了全新的建设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桎梏。在课程建设中个性化地运用微课,革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资源,发挥学习者主体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本文就正在建设的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前教育原理》中微课设计与应用的实践进行分析介绍,以期为高师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与建议,在未来能够将微课更有效地应用于高师学前教育中。在该课程建设中所设计制作使用的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由师生共同设计、拍摄制作,时长在15分钟之内,旨在短时间内阐明某个知识点或学习任务并引发学习者的思考。
学前教育是针对0-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的启蒙教育,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培养的专业性。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至今主要以培养本科学历水平的幼儿园专业化教师、幼儿教育管理和教研科研人员及其他幼儿教育工作者为目标[3],尤以培养专业化的幼儿园一线教师为重点。相较于师范院校其他专业的课程,广泛性、综合性、艺术性、实践性以及启蒙教育性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鲜明特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不论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但这些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不仅具有广博的通识性知识(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学基础知识(如教育哲学、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与教学理论等)以及围绕幼儿发展各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如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学前教育原理等),同时还要具备引导幼儿主动观察、体验感受的教学技能技巧,以及声乐、舞蹈、钢琴、绘画、手工等专业技能与艺术素养的幼儿园准教师。此外,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还重视职业认同感、保教结合的理念、科学儿童观、爱心的养成等这些隐形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幼儿发展变化迅速,很多理论需要学习者在实践中理解、体会、研究并内化,因此课程的设置更加重视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高师学前教育课程的特殊性,高师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微课体现出独有的特点。
1.内容专业化——“厚”理论且“显”技能,强调综合发展
为了培养既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有过硬的教学、艺术技能的“多面手”,高师学前教育课程的微课内容要紧扣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不仅选取理论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制作,更需要涉及专业技能技巧的讲解,突出学前教育学生弹唱画跳的专业特长。即使像《学前教育原理》一样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微课的内容也注重了理论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如讲到“幼儿园环境”会设计“区角环境创设的要点与案例”的微课。
2.形式趣味化——变抽象为形象,培养童心童趣
高师学前教育课程中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和难点问题往往难以吸引学习者持续有效的学习,微课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路。微课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要阐释的内容讲清楚,如“幼儿心理发展关键期”这一知识点,就可设计微课用视频或动画将幼儿各种关键期的发展动态地呈现出来,相对于书本文字来说,微课生动有趣的形式更易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之更有效地汲取知识。同时,学前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其对象是学前儿童,学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幼儿园一线教师需要具备童心童趣。妙趣横生的微课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前“准教师”的这种品质。
3.主体多元化——鼓励自主探究,构建多方互动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师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转型特别强调面向学习者,突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与交互性。微课的主体既可以有教师也可以有学习者,还可以有如园长、幼儿园骨干教师一样有丰富经验的幼教工作者。教师之间、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自己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充分互动,不同的思想交织碰撞,并结合入园、街访等探究性实践活动,得出相对科学合理的结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过程中发展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4.场景情景化——讲授结合体验,增强社会临场感
高师学前教育课程的微课会展现丰富的场景,尤其是应用性强的课程如《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其微课拍摄场景不仅局限在传统课堂,更多会在实际的幼儿园场景、模拟幼儿园教研室甚至进入社区、家庭中。微课的这一特点易于实现情境学习,在真实的环境下呈现知识,学习者参与到实践共同体中[4],弥补传统模式的局限,实现“理实一体化”。此外,通过视频剪辑技术,多场景切换,给学习者带来更为强烈的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是指在利用媒体进行沟通过程中,一个人被视为“真实的人”的程度及与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5])和丰富的视听体验。
1.对学习者的价值
首先,微课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6]。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在人类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知识,而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图式会根据信息的使用方式组织知识,以减少工作记忆的负荷。因此教学中较为理想的模式则是学习者能够主动、高效、有针对性地围绕一些有价值的知识点进行满负荷的学习[7]。通过施加适宜的认知负荷帮助学习者更为有效地建构图式,储存知识。短小精悍的微课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解决认知负荷问题,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效率性,省时省力。
其次,高师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微课强调学习实践共同体的建立,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者不仅是置身微课之外被动接受的观众,更可以成为微课制作的主人翁。高师学前教育强调学习者知识技能的融合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习者可与教师一同围绕某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实践等方式,深入幼儿园,真正触摸一线教师和幼儿,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行动进行论证和探究,拍摄并制作个性化并富有创造性的探究型微课,主动建构知识并解决问题。
最后,微课实现了学习者随时随地愉快地“微学习”,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与便捷性。微课碎片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助于学习者自由选择知识点进行预习与复习。同时,微课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于知识点、技能点的解读,从课程章节的导引到课后测试作业都可用微课的形式呈现,生动有趣的导学微课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充满交互功能的微课为学习者提供自测的工具。学习者如若亲身参与微课的设计制作过程,更能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2.对教师的价值
首先,微课对教师教学具有强大的工具价值。微课作为学习资源极大地扩充了高师学前教育课程的资源类型,且紧密围绕课程的内容,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易于教师使用。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幼儿园实例用于讲解和演示,但这些视频大多冗长,需挑选剪辑再加工,微课的出现使此问题得以解决。
其次,微课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凝、专业能力的融合成长具有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一节优质的微课从知识点的选取、过程的设计、重难点的剖析、方法的讲解、师生的互动到习题的设计,每一步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短时间内要将一个知识点用生动形象的形式讲解透彻,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水平也有颇高的要求,但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此外,教师制作的微课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结晶。在教师实践社群中,教师之间彼此通过微课,分享的不仅是彼此的教学资源,也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8]。在“发布微课→多元点评→反思、总结、改进→再次发布微课”这个动态螺旋式的微课建设过程中,教师得到了一次次的“微成长”。
最后,微课是教师跟上信息化课程建设步伐的一剂强大的“催化剂”。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高师学前教育教师除了需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智慧外,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掌握信息化时代新工具。微课的制作与应用必然促使教师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教师需熟练运用微课制作软件,才能更加快捷高效地制作微课。优质的微课更需要精心准备PPT课件,选取新媒体资源,处理声音配乐,保证视频流畅度与容量大小,从学习者的角度制作易于观看、下载、储存的微课资源。
微课不是简单地将完整的教学视频按知识点截成片段,高效的微课始于精心的设计。从设计到拍摄,通过拍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最后完成上传,并通过评价反馈再修改推动微课不断完善。以《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为例,微课的设计一般经历如图1所示流程。
图1 微课设计流程
根据高师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微课在设计上更加偏重以学习者为主体,注重发展其专业技能技巧和实践探究能力,并强调潜移默化地培养其作为幼儿园教师的爱心、童心。下面主要从选题设计、媒体制作方式设计和脚本设计三方面进行介绍。
选题是微课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不仅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的重难点梳理知识点,还需重视学习者自主选取的主题。
1.学科知识的重难点
《学前教育原理》中偏重理论知识传递的模块,其中的微课我们倾向于以教师为主设计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不了、讲述性较强、具有较大教育教学价值且相对简短又完整的知识内容,教师进行梳理再加工,以专业科学的角度进行阐释,包括核心概念、重难点和易混点等,如“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原理”的概念辨析。此外,适合一对一讲解的技能点也适宜作为选题,如不同年龄班手指游戏的玩法等。
2.学习者感兴趣的知识点
“面向学习者”的高师学前教育微课旨在鼓励学习者自主学习与思考,可采用在开放或半开放的条件下,利用已有的资源创设情境,以个人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寻感兴趣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微课设计。《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中偏重实践的模块,可以尝试围绕一个主题,由学习者提炼感兴趣的知识点,采用探究性实践活动的形式展开微课的设计。
目前,微课的类型多种多样,如讲授类、启发类、讨论类、练习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教学模型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安排,而教学活动的安排直接决定了需要什么类型的微课。现有的教学模型可以划分为三种:讲授型、自主与协作型和智慧型[9]。
微课的制作手段也有很多,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的微课大赛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提供的一些方法看,通常有用摄像机、手机、iPad录制、录屏软件录制、录播教室录制、摄像设备拍摄后编辑、运用Flash等专用软件制作等方法[10]。根据微课的媒体制作方式分,《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中的微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制作方式。
1.情景拍摄型
情景拍摄型微课包括课堂讲授型微课和探究实践型微课。
课堂讲授型主要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围绕关键知识点、技能点以及每章小结进行教学的实景拍摄,后期经过视频剪辑,完成微课制作。需要注意的是有教师出现的时候,学习者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教师身上,便于听清所讲的内容,因此教师的声音应清晰响亮,拍摄背景干净清新,突出教师的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课堂讲授型微课的录制现场
探究实践型微课主要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选题并设计微课拍摄脚本,在幼儿园或校园中进行实景拍摄,后期进行剪辑。不仅可以通过专业团队拍摄制作,也可以是学习者运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等进行录制,呈现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以及自发主动学习。
2.屏幕录制型
屏幕录制型微课包括内容演示型微课、启发型微课和练习型微课。
这三种类型的微课制作方式均可采用“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PPT”的制作组合。该类微课制作主体多元,要求准备好精心制作的PPT,调试好麦克风、屏幕像素,用屏幕录制软件完整地录制PPT的内容。录制主体的形象可以不出现在屏幕中,只需录制旁白进行讲解。有些微课主体无需录制旁白,只需插入舒缓的背景音乐即可,如进入新章节学习的课前导引中设计的启发型微课,以及用iSpring制作出可供学习者课后自测的练习型微课,两者均注重与学习者的交互。
这种类型的微课,PPT的制作尤为重要,画面背景应清新淡雅,突出内容;文字描述简洁,一张PPT的字数不应过多;应加入丰富的动画效果,动画的选取要突出专业性,体现童真。
此外,也可采用ShowMe、EduCreations、Ask3、微课程制作系统等微课软件进行制作,iPad或电脑屏幕就是电子黑板,教师可边讲解边做板书。这类微课的制作不受时空限制,易于制作,如图3所示。
图3 微课程制作系统界面
3.混合型
这种类型的微课在本课程建设中使用较多,它是通过情景拍摄和屏幕录制两种方式混合制作,融合了视频、电子黑板、PPT、Flash、图片等多种元素,使内容更加生动丰富。通过录屏软件及视频剪辑软件进行后期加工,其交互性、社会临场感更强。虽然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高,制作难度较大,但呈现形式多样,场景丰富,教师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当选择好主题和媒体制作方式后,就可以开始对微课的具体实施进行细致的设计,有序地组织内容和媒体素材,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个人所要说的每句话,如同电影或电视剧的分镜头脚本一样。下面分别以课堂讲授型、探究实践型和内容演示型微课为例呈现其脚本设计。
1.课堂讲授型微课的脚本设计
这一类微课需主要录制拍摄真实课程,使用专业的摄像机或录播教室,全程录制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的授课过程。虽然以教师为主体,但教师并非一人在“唱独角戏”,设计中应体现引导与互动。例如,每个时代的学前教育都与当时的儿童观息息相关,在《学前教育原理》中可以针对“什么是儿童观”进行课堂讲授型微课的设计[11],在过程中选取多幅反映儿童观的图画来引导学习者分析其中蕴含的内容。此类微课脚本设计与完整的教学设计类似,该课程中此类微课的脚本设计模板如下页表1所示。
表1 课堂讲授型微课的脚本设计模板
2.探究实践型微课的脚本设计
该类微课的目标定位、内容选取、脚本撰写甚至拍摄剪辑均可由个人或学习小组通过自己的方式设计实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参与性、创新性。教师可稍加引导支持,而具体内容则完全由学习者完成。此类微课设计模板如下:
微课主题:____________
年龄班:_______(小班/中班/大班;若无,可不写)
核心问题:_____(拍摄目的,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拍摄重点:_____(主要拍什么,怎么拍?如对机位的设置要求等)
研究方法:_____(如访谈、观察、讨论等)
拍摄场景:_______(所需的环境要求,如室内或室外、光线如何、有无幼儿在周围自由活动等)
人物:_______(参与的老师、幼儿、家长、学习者等)
操作步骤:__________(具体怎么做)
3.内容演示型微课的脚本设计
此类微课主要以PPT、电子黑板等为背景,教师不出现在屏幕里,因此需要对每个画面进行构思和处理,包括用时的长短、文字的呈现、媒体素材的添加、动画效果的处理、旁白或背景音乐的设置等,与课堂讲授型微课类似,都需要说明微课的名称、计划用时、涉及知识点、知识点来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反思等,设计模板如表2所示。
表2 内容演示型微课的脚本设计模板
就目前教学实践来看,微课的教学应用模式主要有支持翻转课堂教学、课内差异化教学和课外辅导答疑等三种[12]。以《学前教育原理》为例,微课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融合了这三种应用模式的特点,它作为一种新媒体学习资源贯穿于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全程化”微课应用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全程化”微课应用模式
由于微课是对碎片化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解,当面对具有较复杂逻辑体系的知识时,其学习效果不如具有较大容量的课堂教学这一方式。微课无法实现传统教学中知识的连贯性、现场随机提问和互动。因此,对于结构简单、目的性强的微观知识,可以大胆尝试使用微课,而内部结构复杂也不容易阐明的知识,不宜过多地为了做“微课”而走“微课”的形式。微课对拍摄条件、网络环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后期剪辑、效果处理等都提出较高要求,优质的微课一般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学前教育原理》这门理论基础性较强的课程,微课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作为教学的某一环节或学习资源,对传统教学进行补充、扩展。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伊始,教师通常会进行该门课程介绍,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定位、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考核要求等,运用微课制作导航视频,帮助学习者高效便捷地了解课程概况,激发学习兴趣,也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每章教学内容开始前,可以借鉴“微课导学”模式[13],根据章节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视频,有图片、有动画甚至有游戏,抛出该章节的核心问题,引发学习者的思考与讨论。同时,制作一个动态卡通人物作为课程小助手,进行配音,带领学习者走进课堂解决问题。如进入“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章节前,通过课程小助手抛出“大家看到学前教育会想到什么?”的问题引发学习者对“什么是学前教育”的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使用微课进行重难点剖析,技能步骤的呈现说明,也可选取教学案例微课带领学习者分析,进行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如“幼儿园游戏的指导”就可以展示在幼儿园实景中各类游戏具体开展过程,让学习者有更为直观的体会感受。
微课更多地用于课下学习:(1)重难点、技能点微课放入云平台,供学习者反复观看掌握;(2)每章都会制作章后小结微课,梳理章节内容,清晰呈现框架结构和重难点,便于学习者实时回顾复习;(3)具有交互功能的微课可作为简单测试的工具,针对章节的核心问题设置选择题并配以讲解,学习者与内容进行交互,便于自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4)布置的作业也不仅局限于文字版的呈现,更可用微课形式进行展示,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展现其个性化学习成果,促进多元能力的提升。如作业“选取任一传统游戏进行改编”,学习者就可以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拍摄传统游戏和改编后的游戏实际玩法,并配以说明,更加清晰直观、生动形象。
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强调发展学习者实践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学习能力,以学习者为主体制作探究性实践活动微课,在过程中实现了这一目的。如对“如何组织和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学习掌握,更依赖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实践体会。学习者通过进入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境,访谈教师和幼儿,直观地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师生如何互动,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及运用效果。微课制作完成后上传至云平台,给更多的学习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微课的应用必然需要依托一定的网络云平台。一些优秀的微课,即使与本门课程内容相关度较低,只要与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相关,也可放入云平台中供学习者拓展视野,促进综合发展。介绍学习方法技巧的微课,可供学习者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云平台不仅是一个庞大的课程资源数据库,同时也能在平台上实现同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推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乃至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微课的未来必将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科学地设计微课,高质量地制作微课,合理有效地运用微课,微课将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建设中发挥巨大的能量,将为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也将会为高师学前教育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教师与学习者共同成长。
[1]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2]Educause.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lecture[EB/OL].http://www.educause.edu/library/resources/7-things-you-shouldknow-about-microlectures,2013-04-12.
[3]杨莉君,康丹.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6,(5):70-74.
[4]Laura Naismith,Peter Lonsdale,Giasemi Vavoula,Mike Sharples,杨玉芹,钟洪蕊,焦建利.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08,(1):4-13.
[5]Short,J.,Williams,E.,amp; Christie,B.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M].London:Wiley,1976.
[6]赵国辉.校本微课的价值取向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3-104.
[7]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DB/OL].http://weike.enetedu.com/report/news/pdf_0082.html,2015-07-28.
[8]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9]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5-88.
[10]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11]李少梅.什么是儿童观[DB/OL].http://weike.enetedu.com/play.asp?vodid=174240amp;e=3,2015-03-07.
[12]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13]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2-117.
李少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shaomei@snnu.edu.cn)。
罗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2015年8月10日
责任编辑:赵兴龙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Normal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Li Shaomei,Luo Zhe
(School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62)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utilization of network and hand-held mobile terminal equipment continues to rise,micro-lecture,as a new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learning method,jumps in to people’s vision.As the key to constructing high quality team of preschool teachers,normal preschool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to rich it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In this paper,we take the National Elaborate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s Preschool Education Principle as an example.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the micro-lecture in normal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we put forward the thinking on designing of micro-lecture in normal preschool education,and conclude the “whole course” micro-lecture application mode from practice.We hope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normal preschool education.
Micro-lecture;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G434
A
1006—9860(2015)11—0091—06
* 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成效及民众满意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4XJA8800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