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与专业身份的结合
——库哈斯建筑现象研究

2015-11-28 01:44袁铭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5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哈斯建筑

袁铭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510000)

社会角色与专业身份的结合
——库哈斯建筑现象研究

袁铭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510000)

对建筑师库哈斯的几个方面研究:职业经历、建筑设计、著作、及与同时代建筑大师们投标方案的对比分析,说明当代文化和城市发展对库哈斯建筑设计及理论带来的深刻影响;其著作及在中国的项目对我国城市和建筑界带来新的启迪。

社会角色;专业身份;现实批判;建筑现象

一、库哈斯的职业历程

1.国家属性对库哈斯的潜在影响:生存的实用智慧

荷兰素有“欧洲大门”之称,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它西、北两面濒北海、东临德国、南接比利时。荷兰Nederland 原意为“低地”,长期与水进行着斗争(荷兰现在的防洪标准是一万年一遇的洪水),它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空间矢量上。作为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但其国土约50%低于海平面,约百分之二十的荷兰国土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生存就是荷兰的第一要务。意识形态的讨论、文化的建设、宗教的矛盾冲突等问题都必须退居第二位。在库哈斯的职业生涯中,他具有这种国家特性。

2.库哈斯的经历:职业的多元跨界与结交重要人物

荷兰的艺术与建筑发展脉络:伦勃朗时期的古典主义绘画——蒙德里安时期的冷抽象——凡·高——阿姆斯特丹学派——风格派——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荷兰建筑师的发展有:贝尔拉格——里特维德——范·艾克——海尔曼·海尔茨伯格——雷姆斯·库哈斯(1944年-)。

库哈斯的职业发展过程产生相互的影响:记者——剧本撰稿人——建筑师——当代文化与城市的研究者——大学教授。

第一阶段:1960-1968年,库哈斯从记者、剧作家到建筑学学生的角色转换。记者职业对库哈斯带来的敏锐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并接触到当时的重要社会人物(著名电影导演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荷兰艺术家康斯坦特Constant Nieuwenhuys,以及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

第二阶段:1968-1972年,库哈斯进入伦敦建筑协会学校(AASchool)读书,受到阿基格拉姆、建筑视窗和超极工作室的深刻影响。

从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AASchool正处在它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由于校方和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甚至与建筑无关的方面研究和思考建筑现象,以至于学校里面常常见不到什么人在画一个正常的建筑设计所要表现的平、立、剖面图。

在学校的期间,库哈斯还受建筑视窗和超极工作室的强烈影响。他们对政治与建筑实践之间的关系十分关注,建筑被当作政治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工具。(如图1)

图1:AA的作业表现图

第三阶段:1972-1975年,在美国的学习与早期的OMA。在美国期间,库哈斯结交以下重要人物:昂格尔斯——柯林·罗——菲利普·约翰逊——彼得·埃森曼。

1972年库哈斯离开AA之后,得到了一笔奖学金,旋即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这里有他所仰慕的德国建筑师昂格尔斯(Oswald Mathias Ungers)。昂格尔斯用所谓“类型学”作为城市和建筑设计的基本手段,主张从城市的角度阐释和组织建筑空间,不承认存在所谓“最优”方案。他认为一个建筑项目永远会有很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建筑师的工作应该是一种可以永远进行下去的试验。他的这两个方面的观点对库哈斯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975年,库哈斯与其他学者在伦敦注册了大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简称OMA。OMA就像库哈斯手下的军团:流动性、剧变性、全球化、疲于奔命。

3.库哈斯的公司:OMA与AMO

库哈斯的OMA团队具备这个时代少有的敏锐政治触角,在具体项目的实践中,融入许多对全球化、国际政治、市场、消费行为、媒体文化的观察和批判。而于90年代成立的库哈斯智囊团AMO被称为哈佛军团,其任务是进行于建筑之外的独立研究,提供策略性的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咨询、技巧、才干、创新的技术发明、社会和政治的研究又反向影响了OMA的创作。

二、库哈斯的设计哲学

1.关注当代文化、经济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库哈斯可以说是一位建筑学界的哲学家,他先用一系列带有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对时代大环境以宏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角度提出看法,他对人类共同情境的宽广思考意图都用非常独特的手法融进了建筑设计。库哈斯和他的团队总是这样思想先于行动,其理论建立在生活各个领域和广义哲学的基础之上,把社会现实和当代艺术完全作为跨学科的课题来对待的建筑师。(如图2)

图2:关注政治、经济、战争

2.建筑创作理论

总结库哈斯的建筑创作方法,概括有以下方面。

(1) 对建筑概念的反思——遵循着从新的抽象概念到形式创作的方式。

(2)新奇的荷兰式的形式。这一点给予他的惊人的创造力有关,又与他受过的造型训练、感受的文化传统有关。

(3)建筑手法上,库哈斯早期受荷兰风格派的影响,对穿插的墙面很感兴趣。而后又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用体块的组合,并积极利用建筑的必然元素(常为楼梯),创造出有时髦的感染力的空间。

(4)反文脉——沉浸在现代化的海洋中,其理论是前进、再前进,对新事物始终保持着不熄的热情、不衰的兴趣。

三、理论研究与著作

《癫狂的纽约——一部曼哈顿的回溯性的宣言》(1978年),此书为库哈斯运用社会学研究建筑问题的开端;从1978年出版的《疯狂的纽约》一书起,库哈斯便开始了他对现代大都会的研究,这部集论文、方案、作品于一体而编织的美学文本,对当代大都市密集性文化现实进行超现实主义的批评。

《小 中 大 超大(S,M,L,XL)》(1995年),此书为库哈斯及同事运用现象学的知识思考建筑概念的纪录,也是一本他在遍及世界的城市所目击的事件——小事件、中等事件、大事件、特大事件——的案例记录。没有提供因果关系,没有按照地域或者年代顺序来讲述事件。

其分析、研究和设计均建立在对当代城市的多学科、多视角的考察上,他正视传统城市逐渐被抛弃的现实,并试图寻找更有操作性和挑战性的应对策略。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2002年)库哈斯在成为哈佛建筑和都市研究院的教授后,着力研究建筑和都市发展状况的成果。他以“城市项目”为单位,包括对中国珠江三角洲五座城市的研究;它描述一种新的城市状态,一种新的城市存在形式,我们称之为“加剧差异的城市”。

四、跟国际品牌进行的合作

库哈斯与普拉达进行多项合作。普拉达纽约旗舰店更像一座美术馆,“改变了零售方式的新途径”,把一个博物馆的空间、一个商店的空间、包括一个旅游者的空间完全共享了。在普拉达艺术帝国,科技、建筑、电影、摄影、艺术、哲学就像近亲,时尚产品也更像一幅幅视觉与装置艺术品。

库哈斯率领哈佛的研究生团队和AMO(策展团队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团队)专门研究了三年“Shopping”:“对购物最好的比喻就是一头正在死去的动物:一头与死亡挣扎的大象才能做到自我完整和不被控制。全球化带来的压力会使人们产生饥饿感,建筑正用来填饱这种饥饿感,购物也可用来填饱这种饥饿,它可能是最后仅存的公共活动方式。”

五、与世界不同建筑大师的投标竞争

1.CCTV建筑

首先在CCTV工作的有两种人,一是纯粹工作的,二是从事艺术的,这两种人相对独立又不能割裂,所以用相联系的建筑形式将两种人结合在一起。其次,CCTV没有像其他的建筑那样采用能增加容积率的高层塔楼来占有空间,它是在创造空间。这个方案,并不是占用了空间,而是创造了空间。方案关心的不仅是建筑,还有建筑的周边。

CCTV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有着与众不同的活力,具有比较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大建筑和摩天高楼现在被定义得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在解读摩天高楼的时候,并不是追求有多高,而是看它有多少内涵和活力。

2.泰特美术馆设计竞赛

安藤忠雄,赫尔佐格等国际建筑大师都参加这次竞赛,透过他们各自的竞赛方案可以看出库哈斯与其他建筑大师的不同设计观点。

安藤忠雄的竞赛方案:a.保留原有砖瓦结构建筑外形,同时在新建部分中使用玻璃材料,期待通过砖瓦和玻璃这对相对比的材料的冲突所形成的力量,孕育出一种创造性的能量。b.在泰特美术馆前设计一个连接水面的接替形亲水广场。c.在泰特美术馆设计一个玻璃盒展览空间,目的是通过它使泰特美术馆与圣保罗教堂产生抽象的呼应。

库哈斯的竞赛方案:强调都市化的设备,热情地邀请近代参与博物馆最多的观众,共同来探索艺术创作的最新状态,而不向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妥协。库哈斯提供的不是一个超然冷漠的空间,只是用来收纳不同的东西而已。这座建筑将包含无限的条件和情况,用来呈现,研究,重新架构背景,或甚至于激发前来的艺术家们,没有形式上的限制。

从竞赛方案对比中,大家能看到库哈斯不向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妥协,在设计竞赛中强调新功能的博物馆概念。而其它的大师注重传统文脉的新表现。

3.法国国家图书馆设计竞赛

多米尼克·佩罗的设计方案最终获胜并被实施建设,库哈斯的设计方案比较激进而落选。佩罗在设计法国国家图书馆中采用“制造虚空间”,巧妙融合法国18世纪和19世纪的特点和形象。18世纪的特点:图书馆是一个休道院的空间,一个寂静的要素,一个与城市隔绝的空间。19世纪的空间特点:图书馆是一个信息发源地,应该是一个公共建筑,应该是一个具有交流性质的交流场所,这也是19世纪空间的特点。在设计中,佩罗不是建造“建筑”,而是建造“虚场所”。

库哈斯的设计方案则是激进的时代代表。他认为“电子革命时代。所有固体的东西似乎都被融化。“他以机械来取代建筑,建立起一种特别的关联性,这就是潜在于电梯的一种能力。在他设计中,整个建筑的结构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那座[起降大厅](the great hall of ascension)安藤忠雄曾这样评说库哈斯的法国图书馆设计方案:“他做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竞赛方案,虽然只是让卵形和拧过的棒形等各种自由形状的物体立体地浮于玻璃圆管中,但看到它的时候却会有一种未来的印象。这并不是现代技术这条延长线上的未来,而是展出建筑表现本身面向未来的可能性。从这个图书馆的双重结构中,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他的理论和现实的双重结构。” (如图3)

图3:库哈斯的法国图书馆方案

从多米尼克·佩罗和库哈斯的设计方案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前者重视历史的研究和表现,而后者则保持面向未来的激进建筑表现。

六、结论

库哈斯不仅给中国带来新的建筑,更给中国的建筑界引出深刻的思考:(1)库哈斯不仅开设自己的建筑事务所OMA,还投入对当代世界城市的研究机构AMO。这让库哈斯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家,能把握信息社会的城市发展趋势。提出“普通城市、反文脉、反结构”等观点。OMA在9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这对生长在中国且没有这种研究意识的建筑师来说是一种深刻启发;中国的建筑师应该投入一定的精力研究中国的城市发展之路,不能作为只会做建筑而没有理论研究,缺少敏锐思想的建筑师。(2)建筑师要学会跨专业的知识并站在交叉专业的角度,进行思考当代城市的建筑。信息社会和多学科的交叉时代已经到达,我们只有在综合领域思考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才具有时代特性,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中国简单样式建筑表面风格。(3)库哈斯丰富解构主义潮流,并起到领头作用。他影响中国个别建筑师的解构主义设计潮流,用他的思维和方法进行中国的解构主义设计。例如库哈斯影响马岩松和马清运。

[1]安藤忠雄.蔡军,张健译.连战连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蒋原伦,史建.溢出的都市.广西师范出版社,2004.

[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彼得·埃森曼.陈欣欣,何捷译.图解日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邬烈炎.解构主义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6]朱亦民.库哈斯与荷兰性,新建筑.华中科技大学,2003(5).

猜你喜欢
哈斯建筑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哈斯高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哈斯高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蛋糕和龙
哈斯高调出境深耕产业需求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