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钰馨
2015年10月18日晚19点,由托马斯·奥斯特玛雅(Thomas Ostermeier)主讲,田曼莎主持的艺术讲座《莎士比亚的文本解读与舞台呈现》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举行。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德国导演之一,其导演的《哈姆雷特》等多部作品,成为了世界最受关注的作品,他也是德国最年轻的柏林绍宾纳剧院的艺术总监。奥斯特玛雅的作品屡获大奖:《一报还一报》获弗雷德里希-鲁夫特大奖,《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获法国文学评论大奖最佳外国演绎奖,《哈姆雷特》获得巴塞罗那评委会奖。2011年奥斯特玛雅因其众多作品的卓越成就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大奖。
奥斯特玛雅在邵宾纳剧院的近期作品包括易卜生的《人民公敌》(2012)、根据托马斯曼和马勒作品改编的《威尼斯之死/亡儿之歌》(2013)、丽莲·海尔曼的《小狐狸》(2014)以及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2015年5月,他导演了雅思米娜·雷札的新剧《贝拉的形象》。
讲座一开始,奥斯特玛雅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那边是谁?从《哈姆雷特》剧本中的第一句台词出发,引申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是谁?我们面前的是谁?是有人扮演的角色吗?是有人带着面具吗?如果我们生活在我们都不能相信自己,相信别人的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呢?奥斯特玛雅认为,《哈姆雷特》以这样的一句台词开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的角色与其本身的角色是不同的,我们都在名字下隐藏着一个自己。他坦言导演《哈姆雷特》的初衷便是希望探究自己是谁,这样的一个想法促使他深入地探究《哈姆雷特》。
奥斯特玛雅认为《哈姆雷特》中值得讨论的是本我的展现。人是生活在一个由规则构建的世界里,那么人一定就会有三种不同的样子: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我们被允许成为的人,我们真正内心存在的人。这样的三种形态在社会的规则下互相撞击也互相接纳,缺失任何一种都会造成社会规则的毁灭。但这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只能在这些角色里切换,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放置在戏剧作品中,角色的设置是由情境所带领的,我们没有权力去总结角色的人性。谈及《理查三世》,导演认为,角色的“扮演感”并不是不好的东西,这正是一种正在进入状态的表示。演员本身是一个角色,他正在扮演的也是一个角色,这种“扮演感”也是一种身份之间的碰撞,表明演员的内心正在接纳角色,慢慢进入角色的规定情境之间。而与之相对,他认为“假装地扮演”并不是好的方式,他并不希望自己的演员去试图“成为那一个人”。
每个人都在表演一个自己,我们的本我和自我之间也存在表演的成分,这在现在的社会并不新鲜,但是莎士比亚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讨论了这一点,利用不同的媒介和台词的拼接,在不同的剧本里都表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哈姆雷特》还是《理查三世》都包含了相当篇幅的扮演成分,这点是无法被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