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理性的建筑创作
——天津大学第26教学楼设计

2015-11-27 07:23柏新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2
安徽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天津大学教学楼界面

柏新予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72)

0 前 言

近些年来笔者参与了很多的校园规划与设计,作为建筑师,笔者时常反思:真正的现代校园建筑是什么?是大尺度,高台阶、大广场?是讲究构图的对称、轴线、方位与气势?笔者切切实实感到了如此造成了人文的缺失和精神上的悖谬。它抹杀了建筑的地域性、功能性和场地特性,更谈不上实用性和投资效率。建筑设计需要回归理性,通过对项目功能特征的深入发掘,对空间、材料、比例尺度等最基本设计要素的理性分析,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达到各种需求的平衡,使校园建筑的气质自然流露。2008年笔者完成的天津大学26楼项目,因受到用地紧张、投资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促使我们有意识地将理性的设计思路贯彻工程实践的始终。

1 项目概况

天津大学第26教学楼选址位于天津大学中心教学区南部,其北侧为北洋科技楼、科学图书馆、19教学楼,西侧为留学生楼,东侧为天南大联合研究大厦,南侧临大学道,与南开大学一路之隔。用地东西长约400m,南北宽近90m。建筑由公共教学楼与精仪、信息、自动化3个学院总共4个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7×104m2,建筑高度控制在24m以内。

2 形体空间的生成

建设用地呈现东西狭长的形态,南侧临大学道,为学校的边界,不可开设出口,北侧现状只有3个出口与校园主路连通。本项目是由学院楼与公共教学楼组成的教学组团,从使用功能、经济合理等角度考虑,体量控制为多层建筑。大学校园中,特别需要解决大量人流在短时间内的集散问题。经核算,26教学楼最多可同时容纳7000多师生。通过分析我们归纳出3点控制形体的要点:首先,沿大学道建筑需通过合理的形态布局,创造完整的城市界面;其次,北侧形体控制重点在于连通校园主路的出口处设置广场,解决人流的集散,并形成几个正对校园主路的景观底景,完善校园整体的空间形态;第三,场地的局促、建筑使用功能的严格要求使得线性的形体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线性形体的穿插、围合形成院落布局,既可丰富室外公共空间,又可解决建筑采光及通风问题。

由此,我们得出了建筑形态雏形。沿大学道一侧建筑形成为300m长、高度一致、排列整齐的连续体量,以界定学校的南边界。基地东部为公共教学楼部分,设集散广场,便于人流的快速集散;精仪学院位于正对老图书馆和湖上连桥,以梯形广场和标志塔共同构成轴线的底景;电子信息学院与自动化学院主入口东西相对,共同位于有大台阶的立体广场之上,形成另外一个正对校园主路的景观底景。相对上述外向、开敞的入口广场,建筑内部庭院是内向的、安静的;在内院环境处理上,我们没有进行绿化处理,而是采取了与建筑表皮材质相似的硬质铺地,获得了一体化的界面效果。建筑局部立面采用减法,掏空形成露天平台。我们利用架空层、内庭院、露天平台贯通内外,组织自然通风、采光,改善局部小气候微循环,相比那些昂贵的生态技术,这些朴素的做法更加经济合理。

3 界面形式的推演

北方寒冷的气候决定了界面的基本形态,以实为主,同时建筑利用太阳高度角的四季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遮阳及挡风措施等;这些成为本次设计中界面形式的逻辑来源之一。作为百年高校,天津大学校园内不同时代的建筑记录了学校发展轨迹和特定时期的历史痕迹。教学区的核心空间是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以大屋顶、棕褐色过火砖为特色的建筑,营造了平实、沉稳的校园整体氛围。如何与历史寻找对话、强化特色,构成了设计中界面形式的又一个逻辑来源。

在建筑界面的处理上,我们力求保持表皮的纯粹,传达质朴、稳重的空间表情,与校园老建筑取得视觉上的呼应和气质上的贯通。建筑采用完整统一的形态和棕褐色陶土面砖的外墙,局部嵌入光洁的透明玻璃。学院楼窗洞结合空调室外机位,凹入很深,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长长阴影,普通的窗户化成一个个“洞穴”,让建筑的雕塑感得到增强。公共教学楼采用集中空调,没有空调机位,立面处理相对更为“干净”,竖向白色的混凝土挡板,形成统一的韵律,又实际起到遮阳的作用。建筑在均质表皮中插入或伸出某些形体,局部产生一定变异,使整体化中不失细节。

材质构造的权衡设计中,我们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如何传承文脉,二是如何用有限资金建设出经济、高效、美观的建筑。在建筑材质的选择中,几番寻觅比较后,我们选择了价格不高,同时与老建筑的过火砖颜色、质感比较接近的“窑变”陶土面砖为外墙的饰面材料,这种材料对光具有漫反射效果,在不同季节、天气和阳光角度下可以呈现不同的色泽和感觉,它还会使建筑“折旧”而易于融入环境。位于两个学院之间大台阶上的椭圆形报告厅,作为建筑的点睛之笔,我们略微“奢侈”一点,外墙挂褐色陶棍。在北方地区,建筑的保温节能措施是设计中很重要的部分,外墙体围护材料的选择,既要达到保温的要求,又要利于面砖的粘贴。我们选择了290厚页岩保温空心砖砌块,它同时满足了上述两方面要求。在建筑构造处理中,根据特定的功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设计。保温墙体外包梁柱150mm砌筑,层间挑板托住墙体,解决围护结构“冷桥”问题。公共教学楼部分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各个学院则采用分体空调;针对这种情况,在具体的窗形洞口的设计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形式,将立面形式与自然采光、建筑遮阳、室外空调机位、室内暖气片的设置进行集成化一体设计,做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面砖的拼贴排列,仿照老建筑的砖墙采用错缝拼贴,在窗洞口上下沿采用立砖排列。

4 结 语

在26教学楼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回归到在今天看来也许有些传统的方法。项目周边的规划条件、功能空间组织、建筑材料构造等基本要素成为我们产生建筑形态的出发点。综合所有内外条件和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出关键矛盾,寻找最佳解决途径,对其利弊得失进行全面权衡,选择最适合的设计与建造策略,最终达到相对理想的结果。

[1]李麟学,吴杰.透雕——上海青浦实验学校的空间操作[J].建筑学报,2010(12).

[2]傅筱.理性的形式——长兴中山化工办公研发楼设计[J].建筑学报,2010(12).

[3]奠洲瑾,叶长青.内敛的复杂——丽水文化艺术中心的适应性表达[J].建筑学报,2012(2).

[4]张鹏举.再为自己做设计[J].建筑学报,2013(1).

[5]邱文晓,董丹申,陈瑜.颜晓强.从平衡走向真实——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设计[J].建筑学报,2014(8).

猜你喜欢
天津大学教学楼界面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基于昆明高校教学楼采光质量的窗墙比优化研究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学生写话
雨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