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5-11-27 20:00:30高寿华
经济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竞争力

高寿华

摘 要: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并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了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其次在研究制约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 竞争力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6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浙江服务贸易平稳较快地发展,在浙江经济中发挥着战略性作用。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浙江服务贸易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国际竞争力水平较弱。所以深刻认识浙江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以及影响要素,明确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提高浙江整体经济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经济的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也日渐成为了拉动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2007年到2013年之间,浙江省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7年的111亿美元发展到了2013年的325.64亿美元,增长了2.93倍。与此同时,出口额也从原来的63亿美元增长到了200.4亿美元,增长了3.18倍。进口额从48亿美元增长到了125.24亿美元,增长了2.6倍。浙江国际服务贸易的顺差也从2007年的15亿美元逐步扩大到2013年的75.16亿美元。

(二)浙江省新兴服务贸易行业比重上升

国际旅游、国际海运和国际工程承包建设服务出口是浙江省服务贸易行业的三大传统支柱产业。2013年浙江国际旅游出口同比增长19.4%,国际运输出口同比增长21.35%,国际工程承包出口同比增长7.62个百分点。服务贸易三大传统产业占全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70%,但比重有所下降。新兴服务贸易行业比重不断上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成为自2013年以来浙江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增长点,其中高速通信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66.2%。以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华硕国际和中南卡通等企业为代表的影视动画贸易增长迅猛。由此可见,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三)相对货物贸易发展而言严重滞后

与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货物贸易相比,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自2007年以来,浙江省的货物贸易发展越来越迅速,从2007年的0.177万亿美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4.16万亿美元。然而2007年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4.4%,2013年这个比例为6.2%,比2007年仅提高了1.8个百分点,远远低于货物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

二、制约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一)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所谓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TSC系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比较优势大,国际竞争力越强;当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比较优势小,国际竞争力越弱;当其值越接近于0,表明比较优势接近于平均水平。

2.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优势指数。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一直是偏低的,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浙江省的总体TC指数一直是负数。直到2004年,浙江省的TC值首次发生逆转,开始转正大于0,近几年大多数为正值。下表为浙江省2010-2013年的国际服务贸易各个服务行业以及总体的TC指数情况,可见浙江省在旅游、运输、建筑安装和计算机信息以及劳务承包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优势依旧十分微弱,并不明显。

由表1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行业来看,TC值为正的有通讯邮电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建筑服务业和其他商业服务。这说明,以上行业相比于其他的行业来说,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竞争力并不强。TC为负值的行业有运输业、保险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用咨询、政府服务、人员,文化和娱乐,这说明这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总体来说,浙江省的服务贸易竞争指数正在逐年上升,但是依旧处于比较劣势的阶段。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不强,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和对策改善这种局面。

(二)制约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1.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较低。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货物贸易呈现出持续的高顺差,但是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却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总的来看,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较快,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浙江省服务业的开放领域目前来看依旧不是很广泛,开放程度也较低。例如电信、民航等行业还是处于垄断经营之中,由于垄断经营而导致服务质量低下,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导致这些行业的发展受阻。随着服务领域的不断开放,服务贸易逆差必将继续扩大。因此,浙江省必须要加快服务贸易开放的步伐,抓住服务业开放的机遇,提升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

2.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式不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不完善,不准确的统计数据会影响服务贸易的进行以及浙江政府开展业务运营。在服务贸易目前的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严重滞后发展的步伐背后,统计系统仍处在早期阶段,仍然不能获得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统计数据。目前来看,浙江省的服务贸易统计基础主要是BOP统计系统和其他部门统计资料的修正,因此难免会造成重复和遗漏。这种调查的统计基础薄弱,方式单一,将造成调查数据缺乏可比性。

3.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产业基礎薄弱。目前,浙江省仍然处于工业行业中期阶段,工业依旧主导着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要将服务业发展为推动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困难重重,如服务业缺乏整体供给,供应能力有限,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服务贸易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给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直接性的负面影响。

4.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现如今,服务行业的发展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贸易总额的相对比重中,新兴服务贸易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然而浙江省服务贸易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缺乏高级人才,尤其是在涉及新兴服务业的知识技术性人才尤为紧缺,与国际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人才的供给未能赶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以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成为了制约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立足国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服務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发展服务业是提高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目前,浙江省还有很多的服务业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这些企业应当立足与国内市场,通过各种途径来细分开发国内市场,提高经营水平,来满足国内各个层次和水平的人民和企业对于各类服务的需求,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来取得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服务业企业建立和健全国际认证的服务业质量保证体系,努力提高自身服务产品的质量使其达到国际要求;服务企业要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运用多种形式来建立和提升浙江省服务产品的国际新形象,创立国际驰名的服务商标,提升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服务业企业要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在资金、人才和技术培养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国际经营战略,构筑能够引领浙江省服务贸易走向国际化,缩短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水平差距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出台政策以引导服务业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从事海外业务的拓展,努力推动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优化服务贸易的结构

在发展传统服务贸易的同时,浙江省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重视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升级换代,使得传统服务贸易与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相协调。首先要做的就是应用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来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的步伐。尤其是对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商贸物流等传统的服务业进行改造,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其次是要积极发展包括信息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在内的新兴服务业,增加这些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此外,物流管理、房地产、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也有很大的潜力会成为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浙江省必须积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以提高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

一是要有计划地在中职学校和高等院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培养既熟悉国际规则又了解省情的现代服务业高级国际化人才;二是要加强服务业人才的持续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手段和教育设施开展服务业技能人才的再培训再教育,鼓励企业和高校之间合作开办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有关的政府部门也可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三是要支持国外从事服务业的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组织来浙江省创办培训机构,开展相关的活动;四是要加快引进文化创业,改善用人和留人的制度,加大对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于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营销管理,金融商务和软件信息等高级的业务人才加大创办服务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搭建平台。

(四)结合浙江自身产业发展优势

首先可以发挥宁波杭州等地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园区,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能为国际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产业聚集平台;其次借助浙江省在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支持服务业企业承接自欧美、日韩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业务流程外包和高端信息服务外包,积极发展具有浙江特色的竞争优势的服务外包企业,再成立一批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贸易转移,使其成为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新增长点。此外,还可以结合浙江省的产业实力,深入旅游等传统行业的出口,推动和培育金融运输等行业出口。从而加强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五)政府加强对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组织领导

一是要放宽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主要内容包括放宽各类投资领域的资本进入条件,放宽企业登记和注册的条件、简化连锁企业证照的办理手续等等;二是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科技中介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对从事物流技术的咨询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对各类开发区内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和各类社区服务业,采用或免或减有关税收的政策;三是进行财政支持。浙江省应当设立一个用于引导和发展省级服务业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引导这方面的资金流向以及对那些带动作用强,影响较大,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业的重点项目加以补贴;四是要加强管理的规范。全面清理擅自乱收费,变相提高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重视实行群众举报制度。实行“一次查实下岗”的政策;五是要加快形成多样化经营、多元化投入的发展格局,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开放,形成良好的氛围。

[基金项目:201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创新驱动视角下浙江制造业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培育路径研究”(编号:15NDJC273YBM);2015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编号:125J140)]

参考文献:

[1] 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

[2] 姚战琪.服务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问题和对策[J].国际贸易,2009(4)

[3] 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

[4] 董有德,马力.我国不同部门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1982—200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2)

(作者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制笔(2017年3期)2017-10-18 00:49:09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日本竞争力
普惠金融扶贫发展对策研究
抓住机遇 全面加快澜沧县烤烟产业发展
探讨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的对策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27:40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3:23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