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责任理念息息相关,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选取深市A股制造业2008-2010年连续三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在年报中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切入,通过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面板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中政府、员工和债权人与财务绩效指标RO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股东、客户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得出制造业应提高创新能力,从长期看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增加企业绩效。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绩效 利益相关者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013-03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社会中,不论是在政界、商界、实业界还是在学界、社会公众与媒体,企业社会责任都受到普遍关注,其在中国更是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受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作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最好渠道,企业对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和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报告2011》(简称《研究》)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531家发布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较2010年的报告总数483份增长了10%。统计结果显示,531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与2010年发布报告的企业名单重合的有453家企业,两年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拟合度为85.3%。依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报告发布主体覆盖了行业分类指引中所含的13个行业类别,其中制造业公司2011年和2010年分别占到51.15%和50.63%,发布报告数量最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利用社会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如偷逃税款、克扣员工工资、诚信危机和环境污染等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就改进提升制造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作为民族的良心产业,鉴于其产品与消费市场关系的特殊性,加之近年来大众对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这就对基本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制造业企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人们对安全健康的追求,该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不可避免地受到更多的重视。现如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责任理念息息相关,制造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也成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论证的問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仍将社会责任报告视为公众公司的信息披露责任和纯公益行为,未有针对商业价值的研究和考虑。为管理者进行社会责任实践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可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业绩相关性,帮助非股东群体与忽视社会利益相关群体的公司进行决策。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由于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绩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机构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评判上市公司价值的重要依据。
我们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如企业与社会如何摆正二者的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发挥,哪些社会责任到底是企业应该肩负起的。我国制造业企业相比与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出于自身和环境的因素,企业或者对社会责任理念认识不清,或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刻意忽视社会责任,造成我国制造业企业在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与资源、员工、消费者这三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劳资纠纷、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都急需制造业企业深化社会责任意识,善待利益相关者,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担当与他们的责任关系。
本文分析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方向问题,即两者是正相关、负相关,还是无关系;二是因果问题,即因果关系是否存在两者之间,也就是说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影响财务绩效,即社会责任的履行会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短期或长期的收益。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为二者是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以前和将来的企业绩效有肯定的关系或不承担社会责任会或不合法规的表现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认为两者之间应该是负相关的关系,因而在企业竞争中由于承担社会责任成本会使企业在与不承担或少承担社会责任中处于不利的财务状况。少数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是不显著的,即没有关系。
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看,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一是对政府的责任。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按照政府的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照章纳税,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二是对员工的责任。企业是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员工通过劳动在企业中创造价值,相应的员工报酬和权益保障企业理应给予,并负责培养员工遵纪守法和维护道德规范。三是对供应商的责任。交易中诚实守信、按时履约是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四是对债权人的责任。债权人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安全经营、还本付息是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五是对股东的责任。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资本保值增值、合理分配是企业对股东的责任。六是对客户的责任。优质的产品、优良的售后服务是企业对客户(消费者)的责任。七是对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责任。帮助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是企业的责任。
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要求也不同,利益要求的实现方式、实现程度也不同。利益要求的平衡性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综合相关度和利益要求实现程度之间的匹配性。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实践也说明,企业在社会责任活动中积极承担责任,一定会得到比其付出更多的收益。提升企业信誉、企业社会形象,企业可以通过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进而企业的生存环境、公众形象得到改善,劳动关系得以优化,财务业绩得以提升。
本文结合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得出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会有积极的影响,本文研究假设如下:
H1: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指标ROA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关系。
H2: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指标Tobin Q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关系。
(二)变量选取
1.自变量的选取。结合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企业管理的现状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信息,本文设定的解释变量具体见表1,反映企业五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依法纳税是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企业对员工承担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福利,其中工资福利可以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得;二是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的职业发展,这部分信息由于是企业自愿性披露,在无企业自愿披露的情况下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因多是非数量信息且难以计算衡量,故此反映企业对员工承担的责任本文是依据员工获利水平来衡量。资产负债比主要体现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要体现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2.因变量的选取。本文选择了总资产报酬率和Tobin Q为因变量来反映企业财务绩效。总资产报酬率(ROA),反映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报酬率,该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即反映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Tobin Q值反映企业价值。
3.控制变的选取。本文引入企业规模(SIZE)和企业性质(Owner)两个控制变量。因为企业规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早在Trotman and Bradley(1981)的研究结论: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企业受社会大众的关注程度较高,往往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的是较大规模的企业。由于我国企业性质的特殊性,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有较大影响,故本文的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由企业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企业性质用虚拟变量表示,如果变量取值为1,说明是国有企业或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否则为0。
(三)样本与数据来源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国内学者几乎都以上海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位样本进行分析,而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较少,故本文研究选取2008-2010年期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相关数据从公司年报中查找。根据研究目的,数据筛选整理按照以下标准:除去二值指标外(取值为0或1的),其余各项指标要有三年的完整数据。按照6σ原则,剔除在X±3σ范围之外取值的极端数值。
按照以上标准,根据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对2008—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逐家进行整理,排除了公开报告不全、财务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后,最后取得上市公司三年的面板数据178家进行研究。
(四)模型构建
根据研究假设和所搜集的数据特征,本文构建ROA和TobinQ两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模型一:ROAit=αit+βitXit+εit
模型二:TQit=αit+βitXit+εit i=1,2…n;t=1,2…t
Xit为自变量,αit为模型的常数项,βit为对应自变量向量Xit的k×1维系数向量,k为自变量个数,εit为相互独立的随机扰动项,且满足均值为0,等方差的假设,n为截面成员的个数,t为每个截面成员的时期总数。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spss17.0软件输出结果整理所示:三年来,ROA平均为3.79%;Tobin Q值平均为2.0185;利润总额的16.58%是平均缴纳的所得税;主营业务收入的8.34%是支付给员工的现金;净利润的6.25%是平均发放的现金股利;2.3031是平均资产负债比;主营业务成本平均为主营业务收入的78.44%;33.95亿元为企业期末总资产的平均规模;样本中,企业为国有控股企业占约53.00%。
(二)面板数据回归检验
对2008—2010年分别进行ROA和Tobin Q的年度的截面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的结果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甚至为负相关(表略),并且2008—2010年的R2值逐年下降,模型的解释性越来越差。故进一步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因为数据只有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截面数据个体都在同一行业,对于同一个体来讲,时间因素影响不显著,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在其后的固定效应检验中验证了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是可行的。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如表2所示估计结果。
由表2可得:对总资产报酬率ROV的影响方向与预期一致且顯著的变量有:GOV、EMP、CRE;对Tobin Q值的影响方向与预期一致且显著的变量没有。有些变量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估计模型的样本量较少,没有考虑全部上市公司的数据只选取了深圳上市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也可能是选取的时间范围过小,只有三年的数据,这是本文的两个不足;控制变量企业性质只取0和1,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不敏感,结果显示往往不显著。另外还有一些变量对ROA、Tobin Q的影响方向不一致,如STO、SIZE、Owner;以ROA为因变量的模型中,显著性和影响方向一致的数量多,本文认为其模型更加客观。现阶段我国金融股票市场存在多种非理性因素影响股票价格,而Tobin Q是基于股票价格的指标,故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对因变量做出正确及时的反应。
总体上讲,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比分年度的截面数据回归结果显著。表现在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明显提高;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关系、显著性更多地与假设预期一致。由于数据的不完整性和时间因素影响的长短,有些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向与预期不一致。从截面数据结果与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對照来看,加入时间因素后,有些正向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变得正向显著,负向影响的转为正向影响(虽然不显著,但是反映出对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所以长期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是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的。原因可能是:会计核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出时是作为费用处理的,在财务报表中财务绩效的负项故抵减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正向作用;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和企业本身产生的正面影响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这种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且影响的数据难以获得,这也使得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正向作用延后;上市公司年报中数据的披露存在的不完全性和滞后性,尤其是非财务数据的披露存在的不完全性。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资料的可获取性以及完整性,选取深市A股制造业2008-2010年连续三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在年报中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为样本,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设定企业社会责任,选取政府、员工、债权人、股东、客户五个方面,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了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论显示:分年度的截面数据回归结果是多数社会责任变量对当期财务绩效影响为负;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是多数社会责任变量对财务绩效影响为正,且显著性也有所提高,故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分指标具体来看,政府、员工、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样本企业比较关注,用来衡量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指标所得税税率、员工工资及福利率和资产负债比。说明了制造业企业比较重视追求经济效益,强调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并希望通过对政府履行责任来获得政府支持。从年度数据回归结果看,三年来衡量员工的指标与财务绩效指标都呈负相关关系,但是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衡量员工的指标与财务绩效指标显著正相关。以前,我国制造业为追求利润,降低成本,忽视对职工的责任意识并且企业员工维权意识不强,随着我国入世的不断深入,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制造行业逐步由原来的简单加工出口技术含量较低转入到深加工技术创新上,加上SA8000的实施,企业开始关注和重视企业员工,这体现了企业用人制度上的转变。企业对股东和客户的社会责任关注度稍微低一些。企业对客户的相关性不显著且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负相关。究其原因,一是可能由于制造业行业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较为稳定,也有可能是本文选取的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出来企业在短时间内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售后良好的服务;而是可能是我国的制造行业在成本控制上并没有做到既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又节约成本,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是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有限。对我国制造业现阶段还是要大力发展民族产业,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一般都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且信息量较少,信息不完备并且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滞后性,容易误导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应加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信息,对非财务信息要更全面、透明地公开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制度和绩效等,对非上市企业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强制披露。财务绩效计量模式对于社会责任的计量存在明显缺陷,社会责任支出费用化,可将社会责任支出资本化计量,通过社会审计加强对社会责任支出的审计。
[该成果受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3JK0216)资助。]
参考文献:
[1] 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2] 周延风,罗文恩,肖文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J].中国工业经济,2007(3)
[3] 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4] 王晓巍,陈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6)
[5] 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8;作者简介:单春霞,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统计决策分析、企业管理、运营管理。)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