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培珊
【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本文通过阐述笔者在教授小学译林牛津英语Culture time板块时发现,不断渗透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亦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文化让兴趣开花,让交际更容易。
【关键词】文化 兴趣 Culture time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都应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把它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下几点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
一、单元初讲前的文化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怎样才能开好头,让学生在学习的伊始就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基于教授文化知识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因赋予了文化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原因,笔者尝试将Culture time这一板块的内容讲解提至单元内容的讲解之前,收益不小。
在讲授译林牛津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Chinese New Year时,笔者先呈现Culture time中关于Christmas和Thanksgiving的节日图片。一来是为了让学生们积累和输出关于holiday的相关信息,二来是让学生了解各个节日对各个民族或国家的人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出Chinese New Year这个话题。Chinese New Year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们仍没有对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及知识积累达到足够的程度,认识到它是属于本民族的东西。通过与Christmas和Thanksgiving对比了解,让学生为有中国传统的节日而自豪,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来对这个节日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出和讲解story time里的关键短语:Spring Festival,buy some new clothes and food,make some cakes and TangYuan,etc.在这一氛围下,学生对急于想知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会记得快且牢,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单元讲解中的文化渗透,让兴趣持久保持
众所周知,“万事三分热,做事不透彻”。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呢?我们可以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更多的文化渗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新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接触的东西都是新的,那么将会使其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例如,笔者在讲授译林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Our animal friends时,学生已对大多数的动物信息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动物各个部位的英语名称,在学生对动物的描述已趋成熟之际,将Culture time里的内容加以渗透。在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对更多学生想了解的内容加以渗透。如:我们在加拿大可以看到北极熊,那么企鹅呢?为什么美国诗人特别喜爱白头海雕?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供给他们更多新的刺激,笔者在设计这部分教学时,编写了一个短片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对新鲜的事物,能够在兴趣的保持之下,自我阅读、自我学习。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为后面的Fun time和Checkout time中的Draw and write环节教学提供更多有利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发挥,放飞想象的空间。
三、单元结束后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兴趣激荡
从当前英语教材的编排上看,教材内容选题宽,跨度大,内容大都涉及文化知识。以译林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为例,一共8个单元,2个project,内容有交友、环保、爱好、娱乐等,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文化相关。如何将这些文化通过学习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呢?笔者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合理利用Culture time进行升华,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学习交流、生活等。
四、了解文化差异,让交际更容易
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仅掌握了语音、词汇、语法规则而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同样不能与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愉快地交流。我国学生因学习环境所限,往往不能对目的语国家的交际文化进行准确把握,因而在交往中会出现较多的误会。究其原因,还是对中西方文化不了解,对其差异没有进行比较,所以交际时出现了问题。
我们要将中西方文化在礼仪、节日、交往、问候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以增强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如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了解更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这会让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时更具目的性和功能性。学习语言是为了输出语言,是为了沟通和交际,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能让交际更容易。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英语、用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