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拉旦
【摘 要】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酥油花具有特殊的艺术造型及独特的制作技艺,主要以酥油为材料进行雕塑的藏族民间工艺艺术品.酥油花的酥油原料很有讲究,具有独特性,遇热即化,遇冷即凝的特殊材料。酥油花具有宗教供奉的特性,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塔尔寺的燃灯节,那天进行酥油花展览,它独具特色的手法和工艺制作技巧给予酥油花新的艺术活力,在艺僧们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对酥油花的颜料、构图、内容的大胆创新,塔尔寺酥油花艺术空前的繁荣,展示了藏族民间艺术的重视和保护。这些年来酥油花艺术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国内外的艺术界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构图;对比;制作过程
一、酥油花艺术的概述
(一) 酥油花的简介
酥油花是以酥油为原料进行雕塑,盛兴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特殊工艺,酥油花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具有供奉的特性, 每年正月十五展览一次,酥油花替代了原始宗教残忍的祭祀方法,以酥油捏塑出人物、动物、花鸟树木等进行供奉,酥油花的名字起源于用酥油制作的一朵酥油花供奉给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像前因而得名。酥油花起源于西藏,盛兴于佛教后弘期,辉煌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地], 酥油花具有很长的历史。塔尔寺酥油花艺术,经过寺院僧艺苦行钻研和刻意的追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风格,塔尔寺的酥油花艺术每年的题材和内容有所不同, 在经过三个多月酥油花全部制作完工后,正月十五艺僧们精细捏塑的酥油花艺术作品展示给前来欣赏或摸拜的信教群众视觉内,举行规模盛大的酥油花灯会,真是一场特殊的视觉盛宴。
二、酥油花艺术的造型分析
(一)酥油花艺术中的构图
酥油花艺术以平面木板为画面运用酥油捏塑出点、线、面、体构成立体造型的艺术,先是用铁丝把人物、花鸟、亭台等的形状进行构造, 以中心佛发散式的基本构图,并组合,形成了从单塑、组塑、群塑的构图画面,塑完的酥油花通过铁丝钉在画板上组合。酥油花的中心突出点是尊佛比其他人物及佛像较大,围绕尊佛成下而上的渐变状和藏族唐卡元素的构成极度相似。
(二) 酥油花艺术中的色彩
酥油花艺术的主色调是暖色为主冷色为次,大多以藏族传统的金色、红、黄、蓝、绿、黑白色体现, 在藏区金色是藏族艺术中使用很普遍的,酥油花也用了大量的金颜色、金箔等,酥油花艺术的颜色来自于矿物质颜料,矿物颜料如朱砂、藏绿、藏蓝等,颜料融合性强与酥油融合较均匀,不过矿颜料的价格昂贵。现酥油花颜料方面也用了广告粉等,酥油花色彩明丽,整体色彩区别较大,大多用互补色和原色的对比较多,色调变化较明显,在每个人物、花鸟走兽、亭台等按照题材风格进行了特殊的色调范围之内,还有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关系,达到华美的艺术效果。
三、酥油花艺术的制作过程
酥油花是用酥油为制作材料进行捏塑的,酥油是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脂肪。 色泽鲜黄,夏季的则呈淡黄色。酥油花的制作必须是冬季的白酥油易于颜料融合,必须以牦牛的白酥油为主制作酥油花,牦牛产的白酥油可塑性较强,易于颜料交融。今年酥油花的制作用了酥油一千五百多斤,画面中用了一千多张金箔,一百七八十米铁丝等材料,艺僧们先用木材料制成花瓣坯等,铁丝制人物等形状及图案造型,最后塑好后订制在画板上。
四、酥油花艺术的意义
酥油花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原始宗教中供奉方法极其残忍。 在藏传佛教的盛兴后,尤其是宗喀巴大师觉得这种宗教祭祀活动很残忍,所以提倡以供奉酥油花并替代了人、马牛羊等动物,用酥油雕塑出生动的形象供奉给众神的教法。酥油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法, 既体现了宗教意味和藏族民间艺术相结合的独特性,又展示了酥油花的内容题材上正在走向大众化,引起越来越多的中外艺术爱好者的关注。酥油花工艺的传承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酥油花容易变形,无法长期保存的问题,只能依托高科技手段,目前没有解决,我们摸索这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对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保护力度和材料创新速度,使这一富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的传承。国家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入了世界文化保护遗产行列。酥油花的历史题材内容象征着藏民族提倡团结友好、热爱和平,没有忘记前人给予我们的艺术财富。酥油花代表民族团结,积极向善的信念,让众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憧憬。
参考文献:
[1]尕藏才旦.藏传佛教艺术[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07.
[2]满懿.平面构成——艺术设计教程[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