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友
汉字,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精灵组合。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跳动了五千年,是传承与延续华夏文明的重要纽带,是一位光耀千秋的功臣。余秋雨曾说:“汉字,看似是我们民族的一位老仆人,供我们差遣,可是时间一长却发现,我们民族所有的秘密都在他身上。”我深以为然。让我们逆流而上,顺着文字的轨迹,回到当初。
说到文字,就离不开文字背后的文化。文字是表层符号,文化是深层根源。每一个文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文化密码,每一个表象的背后都有一个文化的源头。文字与文化永远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作为镜子般的存在,照见彼此。
我们的古文字在五千年的时间长河中,已经字迹漫漶,但依然能为后人辨识,主要就是因为它象形的特点。这是我们能回到当初的重要凭据。最能代表当初的一个字,应该算“昔”了。“昔”的甲骨文是“ ”,上边是水,下边是日,表达的就是“先前的日子都是在水下度过的”。可以想见我们先民对往日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场大洪灾,以致于造了这个字,不忘昔日的灾难。
这场创世之初的大洪灾应该是东西方人类共存的记忆。《圣经 · 创世纪》第六章关于诺亚方舟的故事,应该可以作为一个侧面证据。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见到地上充满败坏的邪恶行为,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同时他也发现,人类之中有一位叫作诺亚的好人。耶和华神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并带着他的妻子、儿子与媳妇。同时神也指示诺亚将牲畜与鸟类等动物带上方舟,且必须包括雌性与雄性。当方舟建造完成时,大洪水也开始了,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动物们皆进入方舟。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洪水淹没了最高的山,陆地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只有诺亚一家人与方舟中的生命得以存活。220天之后,方舟在阿勒山附近停下,洪水开始消退。又过了40天之后,阿勒山的山顶才露出。这时,诺亚放出一只乌鸦,但它并没有找到可以栖息的陆地。7天后,诺亚又放出鸽子,这次它立刻就带回了橄榄树的枝条。诺亚知道洪水已经散去,便与一家人以及各种动物走出方舟。
我们大约可以从中推断出他们对待自然灾难采取的方式是修造工具来对抗洪水。他们缺少高山来躲避,陆地也可能很少。在这近300天的时间里,他们极可能是通过抓鱼吃来充饥度日的。
同样,在中国古代也有关于大水的记忆,而我们的先民是躲到了山上,等到大洪水退却后再回到地上。我们民族中也有治水的英雄鲧和大禹。鲧采用堵塞以对抗,失败。大禹采用疏导以共生,成功。我们也大约可以从中推断出先民应对的方式是躲避,被动适应。有山可躲说明高山多。走下山林到平原说明平原也很多。这段时间里,他们很可能靠在山上采摘来充饥,走下山林到平原,他们就开始了种植庄稼。这样的答案不知你是否满意,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我们有农业生产独一无二的自然优势条件,可以说,没有农耕,就没有中华文明。
我们再看一个“农”字。其甲骨文为“”“”,下边始终没变,是“辰”,一个大贝壳,用来耕地锄地的。金文写作“”“”,上边由“林”变成“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洪水退去之后,从山林回到了农田。我猜,可能是山上采摘不够吃,想种地,地形又不适合,所以不如到山下种地获得食物更有把握。这说明我们民族有一种天生的饥饿感,对自然的不安全感和生于忧患的长远眼光。
种地就要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一年),所以不能随意搬迁。要种一大片地,其工序又很复杂,一个人做不来,所以要一群人。一群人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才能做好,否则适得其反,所以要懂得协作,要有集体观念,不能太张扬、太逞能,要以大局为重。协作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以又特别注重处理人际关系,因此人伦学问就特别发达。
正是由于这些文化源头,所以汉民族安土重迁,家乡观念重,群居的家族观念重。重集体,顾大局,懂得协作。性格内向,不张扬,重视人伦。作为这一文化与性格特征的理论总结——儒家学说的核心观点也自然而然地被提炼出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西方是陆地少海洋多的海洋文明,他们的食物来源是捕鱼。捕鱼不能天天都呆在一个地方,所以要流浪。捕鱼一般一个人、一条船、一张网就足够了。不需要人多,但是个体必须足够强悍勇猛。抓到鱼也不需要分,自己吃就好了。因为在大海上你想找人也找不到,所以财物私有。要想抓更多的鱼,你就得研究好天气、风速,改进船只和渔网,所以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和客观事物打交道,对客观事物研究的学问就特别发达。
正是由于这样的源头,我们发现西方人愿意流浪,家族观念不强,提倡财物私有不可侵犯,个性张扬,身体强壮,喜欢与自然界对抗,对客观事物研究得十分精细,于是成就了以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等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
因为外向,他们吃饭用刀叉,见面就拥抱,收到赞赏说谢谢。因为内向,我们吃饭用筷子,见面拱手抱拳,收到赞赏说哪里。因为热烈奔放,所以他们喜欢太阳。太阳永恒不变,所以他们寻求真理,公正、永恒,更理性。因为内向收敛,所以我们喜欢月亮。月亮阴晴圆缺,所以我们洒脱通透,天马行空,更感性。因为外向,愿意流浪,所以愿意 “拥抱世界”,到世界各地侵犯抢财产物资,而且多是坚船利炮,一顿狂轰乱炸的强盗行径,不斯文不儒雅,所以就有了古代欧洲一个接一个的帝国,就有了15世纪的海外殖民扩张,就有了19世纪的八国联军侵华,就有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因为内向,所以我们更注重修养自身,与人为善,不去主动侵犯别人,从来都是被迫宣战。你看对匈奴是被迫,对蒙古军是被迫,好不容易有一次跨国远航,不但不抢,反而馈送,用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友好外交。近代以来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珍宝岛战役,对越自卫反击,哪一次不是被动应战。但有一点我认为难能可贵:不打是不打,打就打彻底。从大汉的“犯我天汉者,虽远必诛”,到抗美援朝的“想打多久就打多久,打就打出个真理来”,强哉,我大汉民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过“轴心时代文明”的重要观点。在公元前800~前200年北纬30°南北(北纬25°~35°之间)诞生了世界各大文明的源头,最主要的应该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重在解决人与自然对抗关系的科学文明;以犹太人为代表的,重在解决人与神屈服关系的犹太文明;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重在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社会伦理文明;以佛家为代表的,重在解决人的生与死关系的宗教文明。前两者慢慢融合走到一起,成为今天的西方文明,后两者慢慢融合走到一起,成为今天的东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