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评论员 朱迅垚
2015年11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全票(5个常任理事国与10个非常任理事国一致赞成)通过决议,促请有能力的会员国根据国际法,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受“伊斯兰国”控制的地区上,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特别防止和打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摧毁它们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相当多地方建立的庇护所。这是一份历史性的决议。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安理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调查可能引起国际摩擦的任何争端或局势;制定计划以处理对和平的威胁或侵略行为,并建议应采取的行动;促请各会员国实施经济制裁和除使用武力以外的其他措施以防止或制止侵略;对侵略者采取军事行动等。
但在一些重大国际议题中,安理会有被边缘化的风险。1999年的科索沃危机,北约轰炸南联盟,最后牵头解决问题的是八国集团,而不是安理会。
2003年伊拉克战争是继科索沃战争之后,对联合国的又一次重创。从表面上看,是伊拉克危机导致了联合国的信誉危机。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联合国同样处于“靠边站”困境,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沉重的打击。
联合国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如何协调各主要国家的利益,进行高效率的一致行动。但联合国的行动需要安理会中的五大国的一致同意。但过往的历史经验表明,这五个国家的立场很难取得一致。五常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分歧巨大,并且拥有否决权,导致联合国安理会在关键国际争端中无法作出实际行动。但安理会理事国数目的扩大,有可能导致效率的更加低下。
虽然此次安理会全票通过一致协议,但这只是安理会与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作用的开始,距离真正解决问题仍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中东问题太复杂,牵涉各方利益。
但总体上,在11·13之后,又一次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议,表明世界格局可能发生类似9·11的重大转折。美国政府的注意力将不得不又一次回到中东。美国民众对奥巴马的“绥靖”政策愈发不满,连希拉里都与奥巴马划清界限。
这一决议也可能是俄罗斯与欧洲改善关系的契机。由于乌克兰危机,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11·13是让西方明白了,西方国家需要与俄罗斯展开有效的合作。对中国来说,有可能将再次赢得的难得战略机遇。
今年是联合国宪章签署70周年,联合国及安理会能否成为未来国际新秩序的核心,能否成为世界规则的主要制定者、推广者和落实者?这有赖于联合国的反省和变革,最为关键是安理会要实至名归,担当起“集体安全”主要提供者的重责。这个决议,是安理会摆脱被边缘化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