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 高利明
日前,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畅提“供给侧改革”,这是近期关于中国经济的一大亮色,一扫笼罩在中国经济上的诸多疑虑,引发了各界的热议。
其中,来自学界的专家多半是把供给侧改革等同于供给学派登场主导,等同于凯恩斯主义淡出主角,这个认知的一边倒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有人戏称为“中国的凯恩斯阵营一夜之间倒戈走了1000个信徒;中国的供给学派一夜之间从个位数增加成了2000人的大军”。
出身政策研究的智囊视野更为宽广,他们关心下述问题:供给侧改革是否能有效地将金融泡沫所催生的、危险的“无就业增长”,安全落地为能大量吸纳劳动力的“服务业增长”;如何以中长期的高质量制度供给统领全局的创新模式,取代短期需求调控为主的凯恩斯主义模式,来托举新常态。
从事实务操作的干才看到的,则是消费升级和质量提升的机会和浪潮,是放松管制所带来的红利和套利。
归纳上述诸多视角,如下三个关键词是共同的:制度、长期、质量。“制度供给作为因变量”,“增长改善立足长时期”,“质量升级成为驱动力”。
如同任何重大的、改变历史的变革一样,这样的理想图景不会自动浮现,总是要遭遇并克服种种的困难阻力。对于这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不可避免的是“断租之痛”。
什么是“断租之痛”?普遍而言,对于任意给定的制度供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环绕这些规则形成特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其中存在特定的超额利润被某些参与者所攫取,这些参与者被称为“食租者”。
所谓升级到新的制度供给,同时就意味着对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这个旧格局的打破中,利益受损最为严重的正是这些“食租者”,不难想见,他们正是向新格局变迁的最大阻力。从全局来看,要实现新制度供给的大跃迁,“断租之痛”是不可避免的。
共享专车对旧有出租车的摩擦,就是持牌出租这个既有利益的食租者对租值受损的抗拒。既想让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福利的共享专车得以发展,又想传统出租车避免“断租之痛”,是不可能的。
相比于出租车行业,更大的、对社会福利有着根本影响的,一是银行业的租值削减,尤其是存款端的利率市场化;二是企业税负的轻量化,而税负轻量化中的重头,是极为敏感的社保调整。这些改革需要的是大决心、大勇气,需要忍受并跨越巨大的“断租之痛”。
水到渠成的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大浪正势不可当地一浪高过一浪,对社会福利改善的要求与落后于形势的制度供给越来越不协调,旧有的租值体系的堤防正变得越来越脆弱,“断租”虽痛,但势所必然。在这个大背景下,“供给侧改革”正逢其时,令我们对中国梦的进一步成真更加充满信心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