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楠 李柏令
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
——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
□石楠楠 李柏令
本文选取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3个道歉词语为代表,通过测试的方式,调查了这3个道歉词语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这3个道歉词语处于不同的情境分布之中。其中“对不起”和“不好意思”使用得最为频繁,而且总体使用率相当,而“抱歉”则在其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表明人们在道歉时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道歉词语。
道歉词语 “对不起” “不好意思” “抱歉”
道歉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言语行为。当某人的某一言行事实上或潜在地对他人构成了某种程度的伤害,并有可能损害双方的和谐关系时,就需要运用道歉来予以弥补。Holmes(1989)从功能角度为道歉定义:“道歉是针对V的面子需要的一种言语行为,旨在补救A承担责任的一种冒犯行为,从而恢复A和V之间的和谐(A是道歉者,V是被冒犯者)”。道歉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Olshtain & Cohen(1983)曾将道歉策略归纳为5种,其第一种为“示意语力指明手段”(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IFID),即使用“sorry”“excuse me”等习惯性的、比较固定的道歉词语明确地表示道歉。现代汉语中常用的道歉词语也有很多,比如 “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请原谅”,等等。
近些年来,国内对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集中于道歉的行为模式和策略,如:程永洙(2001),郝晓梅(2005),宋先红、梁丹阳(2011),李晓华、杜佳(2012),关英明、刘晶晶(2014)等,但对道歉词语的研究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专门针对道歉词语的研究也不多。尤其是,道歉词语在人们道歉言语行为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到底如何?不同的道歉词语与不同情境的关系又是如何?目前对此还没有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了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对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等3个道歉词语,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详细描写其在具体情境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不同人际关系和不同冒犯程度中的表现。
作为普遍使用的3个道歉词语,“对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三者之间在功能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宋先红、梁丹阳(2011)曾辨析认为,“对不起”是承认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不便,同时直接向对方表达自己歉意的一种方式,而“不好意思”则是立足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难为情、害羞等,没有明显表达出对对方的歉意,是一种间接表达歉意的方式。我们认为,“抱歉”也是立足于自己主观感受的一种间接表达歉意的方式,与“不好意思”比较相似,但较之于“不好意思”,具有浓厚的书面色彩。在三者中,“对不起”这种直接的方式表达的歉意最为强烈,其他两个则比较弱。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了DCT测试方法,向年龄在21~26岁之间的年轻群体进行了调查。被试的教育背景包含高中、大学、研究生等3个层次,共发出测试卷50份,收回40份,其中有效卷37份。
测试卷是在程永洙(2001)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的设想修改而成。测试卷的内容包括约会迟到、身体伤害、财物损失、拒绝请求等4种事件,平等和不平等两种社会关系,以及严重和不严重两种冒犯程度,据此确定了16个情境。每个情境都提供3个道歉词语选项,要求被试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作出选择。
其中的两种社会关系,具体是指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上对下和下对上)和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平等关系。贾玉新(1997)、黄永红(2001)都曾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社会权势高的一方冒犯社会权势低的一方时,通常会拒绝道歉。因此在本研究的测试卷中,仅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情境设置为学生冒犯老师(下对上),排除了老师冒犯学生(上对下)这一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下面本文将从道歉词语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社会关系、冒犯行为的严重性、冒犯严重程度对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道歉词语总体使用情况
据统计,“对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的使用率分别为40%、44%、16%。首先,从总体上看,“对不起”(40%)和“不好意思”(44%)使用得最为频繁,两者相加达到84%,而“抱歉”的使用率则仅为16%。
其次,“对不起”与“不好意思”的使用率大体相当,但“不好意思”略高于“对不起”。易敏(2005)曾根据语感提出,在当代年轻人的口语中,“不好意思”和“对不起”这两个轻重本有差异的道歉用语有合流的趋向,且显示出以轻代重的趋势,即“对不起”已经被“不好意思”替代。本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猜想。不过,我们认为,此二者在不同情境中的分布情况如何,仍需作进一步考察。
2.不同社会关系对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
在不平等(下对上)和平等两种社会关系中,3个道歉词语的使用率见表1。
表1:不同社会关系中3个道歉词语的使用情况
表1显示,在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中,“对不起”的使用最为频繁(50%),其次是“不好意思”(36%),而“抱歉”仅有14%。在平等的社会关系中,“不好意思”上升为最高(52%),其余则依次为“对不起”(30%)和“抱歉”(18%)。
通过对比可知,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对不起”(50% vs 30%)和“不好意思”(36% vs 52%)的使用大体相反。
3.严重性不同的冒犯行为对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
严重性不同的冒犯行为也制约着人们对道歉词语的选择。通常,“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是严重性较高的一类冒犯行为,而“迟到”和“拒绝请求”则相对较轻。本研究的调查显示,在“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这两类情境中,3个道歉词语的使用分布几乎相同(见表2)。换言之,在严重性较高的“冒犯行为”中,“对不起”的使用率高达60%以上,而“不好意思”则不到30%。另一方面,在大部分被试看来,“迟到”和“拒绝请求”在严重性上并不如“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那么高,使用“不好意思”就已足够,因而其使用率分别达到65%和54%。
表2:严重性不同的冒犯行为中3个道歉词语的使用情况
图1显示,随着不同“冒犯行为”的严重性降低,“对不起”的使用率在严重性较低的冒犯行为中呈急剧下降趋势,而“不好意思”和“抱歉”则有所上升,其中“不好意思”上升得更为明显,并在“拒绝请求”中反超“对不起”在“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中的表现。
图1:3个道歉词语在严重性不同的冒犯行为中的变化趋势
由此可知,被试会自觉地根据不同冒犯行为的严重性来选择合适的道歉词语。
4.同一类冒犯行为的不同冒犯程度对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
同一类的冒犯行为本身也存在冒犯程度的不同,并会在不同社会关系的制约下影响道歉词语的选择。下面将分别讨论在平等与不平等(下对上)两种社会关系中,严重和不严重两种冒犯程度对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
(1)平等社会关系的制约
平等社会关系对3个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情况见表3。
表3:平等社会关系中不同冒犯行为的不同冒犯程度对3个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平等的社会关系中,当冒犯程度较为严重时,“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这两类行为仍以“对不起”为首选(46%和78%),而“迟到”和“拒绝请求”则以“不好意思”为首选(57%和59%)。
同时,在冒犯程度较为不严重时,在“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这两类情境中,“对不起”(43%和43%)和“不好意思”(41%和43%)的使用大体相当;在“迟到”和“拒绝请求”中,“不好意思”的使用率则遥遥领先(81%和86%),成为本调查中使用率最高的两个情境,而“对不起”的使用(5%和3%)则可以忽略不计。
一般来说,“身体伤害”比“财产损失”的严重性更高,因此,前者应该比后者更多使用歉意较为强烈的“对不起”。但调查结果却与之相反,“对不起”在造成身体伤害时(46%)的使用率远低于造成财产损失时(78%)的使用率。
另外,与“对不起”和“不好意思”相比,“抱歉”的使用情况也显得比较特殊(如图2),值得进一步分析。
图2:“抱歉”在平等社会关系中的使用情况
图2显示,在严重性较高的“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这两类冒犯行为中,无论其本身冒犯程度如何,“抱歉”的使用率完全相同;而在严重性较低的“迟到”和“拒绝请求”中,“抱歉”的使用在冒犯程度的制约下分别呈现或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当冒犯程度较为不严重时,“抱歉”的使用在4类冒犯行为中差异不大,但会随着不同行为的严重性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在冒犯程度较为严重时,从“迟到”开始到“拒绝请求”,“抱歉”的使用率开始急剧上升。
其中的“严重拒绝请求”是本调查中“抱歉”的使用率最高的情境(41%),也是“对不起”的使用率最低的情境(0%)(见表3),表明“抱歉”已经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了替代“对不起”的作用。其实,这种替代作用在严重迟到中已有体现,即“抱歉”的使用率(24%)已经开始超过“对不起”(19%)(见表3)。
(2)不平等社会关系的制约
不平等社会关系对3个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情况见表4。
表4:不平等社会关系中不同冒犯行为的不同冒犯程度对3个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中,在冒犯程度较为严重时,“身体伤害、财产损失”和“迟到”这3类冒犯行为均以“对不起”为首选,但随着不同冒犯行为严重性的下降而呈现逐步下降趋势(76%、65%、59%),而“不好意思”的使用则相应地缓慢上升(19%、22%、24%)。其中,在“拒绝请求”中,“对不起”急剧下降为27%,“不好意思”则进一步上升为首选(49%)。
同时,在冒犯程度较为不严重时,仅身体伤害一类行为以“对不起”为首选(76%),而且使用率与冒犯程度严重时一致,表明在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中,无论具体的冒犯程度如何,“身体伤害”都被视为同等的最严重的冒犯。至于其他3类行为,则以“不好意思”为首选,呈现先缓后急的上升趋势(49%、51%、65%)。尤其是在“拒绝请求”中,“对不起”急剧下降为8%,“不好意思”则急剧上升到65%。
在严重性较低的“迟到”和“拒绝请求”两类行为中,在行为本身不严重时,“不好意思”使用率最高(51% 和65%)。不过,在严重迟到时,仍然以“对不起”为首选(59%)。
上文提到,在平等的社会关系中,财产损失的严重性比身体伤害更高(见表3),故而更多选用了“对不起”。而在不平等社会关系中的情况,则完全符合人们对不同冒犯行为严重性的一般认知,即“对不起”在身体伤害中的使用率(76%)高于财产损失(65%)。
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抱歉”的使用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图3所示)。
图3:“抱歉”在不平等社会关系中的使用情况
图3表明,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随着不同冒犯行为严重性的变化,“抱歉”在总体上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显示为曲折上升。
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在财产损失这一类情境中,“抱歉”的使用出现了畸高畸低的现象。即,在冒犯程度较为严重的情境中,“抱歉”的使用率仅为3%,为4类行为中最低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也是本调查中使用率最低的情境(见表2、表3);而在不严重的情境中,使用率却高达24%,不仅大大高于身体伤害(5%),而且高于迟到(19%),并直逼拒绝请求(27%)。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从总体上来看,在“对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这3个道歉词语中,前二者确实在年轻人中使用得最频繁。两者中,虽然“不好意思”的使用率略高于“对不起”,但基本上还是平分秋色。“抱歉”的使用率最低,这很可能与其所附加的书面语色彩有关。
2.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对不起”和“不好意思”的总体使用情况受到不同社会关系的制约。具体而言,在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中,“对不起”使用得最为频繁。鉴于本研究设定的这一组情境是学生冒犯老师,那么这可以用中国文化中的尊师传统来解释,即当学生冒犯老师时,更多地会选择歉意最强烈的“对不起”来作郑重的道歉。由此可见,在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中,“对不起”仍然是首选,并未如一些人所猜想的已被年轻人“遗忘”,并被“不好意思”所“替代”。(易敏,2005)
然而,在平等的社会关系中,“不好意思”的使用率确实是最高的。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一是与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关。李娟(2006)曾指出,中国人对关系亲密的人会使用非正式甚至随便的道歉语,如,“呀! 没事吧?”这是因为在平等的社会关系中,人们通常倾向于回避直接道歉,尤其是当关系比较亲密时,使用直接道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生分”。那么,在本调查中提供的3个直接道歉词语中,被试出于同样的心态,就更多地选择了不那么正式的、口语色彩比较浓的“不好意思”。
二是与道歉作为一种“面子威胁性行为”的本质有关。道歉是冒犯者对被道歉者的一种补偿,同时也会损害到冒犯者自身的面子,因而冒犯者一方面要考虑给予被道歉者足够的补偿,另一方面也要维护自己的面子不致受到过多的损害,以达到两者的平衡。那么,处在平等社会关系中的人,就很可能会出于面子而有意避免使用“对不起”这种高强度的道歉词语。
三是与“不好意思”所表达的害羞的含义有关。冒犯者可以通过表达自身的内心感受,用这种类似于撒娇的方式来获得对方的同情和原谅,以化解由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尴尬。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处在平等社会关系中的人更多地选用“不好意思”。
四是与当代社会语言文化环境有关。金燕(2013)通过访谈发现,青少年偏爱使用“不好意思”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说“不好意思”很酷,因为“不好意思”是广东人常用的道歉语,而且经常在港台电视节目中出现。我们认为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在被试的成长过程中,正是香港的警匪片和台湾偶像剧非常盛行的时期。
3.在严重性不同的冒犯行为中,被试会根据冒犯行为的严重性来选择合适的道歉词语。从总体来看,随着冒犯行为严重性的降低,“对不起”的使用呈现下降趋势,而“不好意思”和“抱歉”则逐步上升。不过,它们在平等和不平等(下对上)两种社会关系中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
首先,就平等的社会关系而言,在严重性较低的迟到和“拒绝请求”两类行为中,无论严重程度如何,“不好意思”的使用率都是最高的,显示了道歉的随意性。
而在严重性较高的“身体伤害”中,“对不起”的使用率反而远低于严重性相对较低的“财产损失”。金敏(2013)在调查“对不起”和“不好意思”的使用情况时也曾发现,在平等的社会关系中,在造成身体伤害时“对不起”的使用仅为18%,而在造成财产损失时则高达32%。我们认为,这与被试作为年轻人的群体属性以及相互之间平等的社会关系有关。就本研究而言,处在平等社会关系中的双方年龄相仿,社会阅历、经验等也相近。对年轻人来说,一般的身体伤害对自身影响并不大。相反,当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时,对尚未有财富积累的年轻人来说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他们可能要面临巨额经济赔偿。基于这个原因,被试将财产损失视为比身体伤害严重性更强的行为,故而更多地选择“对不起”。
其次,就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而言,在“迟到”和“拒绝请求”两类行为中,在冒犯程度不严重时,仍以“不好意思”的使用最为频繁,仅在“严重迟到”时,才首选“对不起”。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处在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中,如果不是严重的迟到而使用“对不起”,会显得过于严肃,反而会破坏师生之间较为融洽的气氛。
与上文所提平等关系中的“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两类行为之间“对不起”的使用情况不同的是,此时造成“身体伤害”时“对不起”的使用频率仍然高于“财产损失”。我们认为,这与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有关。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地位高的人相对于社会地位低的人年龄较大,经济基础较好,对他们来说身体健康比金钱更为重要,所以视“身体伤害”比“财产损失”更严重,故而被试更多使用了“对不起”。
4.“抱歉”的使用情况比较特殊。上文分析中发现,在平等关系中,当发生严重的“拒绝请求”时,“抱歉”的使用率达到本调查的最高值,而“对不起”的使用则为0。我们认为,这与拒绝请求的严重性、平等关系以及“抱歉”本身的含义有关。与其他3类冒犯行为相比,“拒绝请求”本来是行为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不是一种主动的冒犯行为,而且仅伤及对方的面子,不涉及身体、金钱和时间,因而冒犯严重性最低。所以,如果不是严重的“拒绝请求”,处于平等关系中的人们一般就以比较随便的“不好意思”来应付一下即可。不过,严重的拒绝请求由于很可能伤害到双方的和睦关系,还是需要人们慎重对待的。这时,人们虽然还是不愿使用比较直白的“对不起”,但也有不少人不想使用过于随便的“不好意思”,那么介于两者之间的比较郑重的“抱歉”就充分发挥了其替代作用。
“抱歉”在严重迟到中的表现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在这一情境中,“抱歉”的使用率也比较高,而“对不起”的使用率则相应上升,但仍然低于“抱歉”。这是由于“迟到”的严重性略高于“拒绝请求”,导致一小部分人放弃“抱歉”而仍然采用“对不起”。
上文也发现,在不平等(下对上)的关系中,针对财产损失这一类情境,“抱歉”的使用出现了忽高忽低的现象。我们认为,这也与不平等(下对上)的社会关系有关。在造成他人不严重的“财产损失”时,被试将它的严重性视为仅与不严重的“迟到”相似,甚至比后者更为轻微,故而“对不起”的使用率反而略低于后者,而“抱歉”的使用率相应地略高于前者。然而,在造成他人严重的“财产损失”时,由于“对不起”已成为首选,“抱歉”不再有用武之地,因而其使用率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综上所述,“对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这3个道歉词语处于不同的情境分布之中。其中“对不起”和“不好意思”使用得最为频繁,而且总体使用率相当,而“抱歉”则在其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表明人们在道歉时的确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道歉词语。
所以,我们并不赞同易敏(2005)仅凭主观感觉而提出的“对不起”已经被很多年轻人遗忘并被“不好意思”替代的观点,因为这并无历时对比调查的客观数据来证实。事实上,仅凭主观感觉来看问题是会发生偏差的。例如,金敏(2013)曾发现,在其初步调查中,绝大部分被试都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不好意思”(79.3%),而“对不起”仅为2.67%;但在对180名被试做了深入调查以后发现,“不好意思”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为55.7%,而“对不起”则上升到41.1%。这也说明,人们只是主观感觉最常使用的是“不好意思”,而实际上并不会滥用它,而是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道歉词语。
[1]陈永洙.汉语“对不起”等4种道歉词语的中韩学生运用情况及对教学的启示[D].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关英明,刘晶晶.致歉标志语的句法表现[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郝晓梅.关于汉语道歉语“对不起”的话语功能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黄永红.对言语行为—道歉的跨文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金敏.关于中国道歉语“对不起”和“不好意思”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李娟.简析英汉道歉语的话语模式[J].社会科学论坛(文化教育卷),2006,(9).
[8]李晓华,杜佳.“对不起”与“不好意思”的语用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2,(3).
[9]宋先红,梁丹阳.“对不起”和“不好意思”辨析[J].语文学刊,2011,(6).
[10]易敏.交际心态与谦敬用语——兼谈“对不起”被“不好意思”替代[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11]Holmes,J.Sex differences and apologies:one aspect of Communicativecompetence[J].Applied linguistics,1989,(10).
[12]Olshtain,E.& Cohen,A.D.Apology:A speech act set.In N.Wolfson & E.Judd(Eds.)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wley,MA:Newbury House,1983.
(石楠楠 李柏令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