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
论“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构式
□陈 静
本文探讨了“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构式的特点,认为该构式中“有”的语义空灵,是突出焦点的词;“样子”在句法和语义上都显示出虚化的趋势;“数量结构”虽形式多变,但其表示的内容有明显趋向。该构式的构式义为表示主观估量,语用功能上带有主观评价和推测性的特征。
“有+数量结构+的样子” 构式义 主观性 推测性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有”除了表示“领有”和“存在”义,还有一种表示“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某种程度”的意思(吕叔湘,2004:631)。本文研究的“有+数量结构+的样子”结构中的“有”即表达第二种语义。
关于“有+数量结构”的探讨,前人已取得一些成果。温锁林(2012)曾撰文指出“有”与数量成分共现,句法与语义功能虚化,最终成为凸显数量信息的焦点。金晶(2012)研究了汉语口语里动词短语“V了+有+数量短语+(NP)”中“有”的用法特点,她认为该结构中“有”的语法作用主要体现在主观突显复数性特征、触发预设等非真值语义方面。而宗守云(2013)从构式的角度分析了“V+有+数量结构”的结构,认为“有”是主观估量的标记。王明月(2014)也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句末的“有+数量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该构式具有其特殊的话语功能,主要体现在主观量的评价和主观感受的表达两方面。但关于“有+数量结构+的样子”这一结构尚未发现有人撰文研究。
(一)整体特点
(1)他身材高大,大约有一米八的样子。
(2)我在这里等了有两个小时的样子了。
(3)这儿离学校只有三四里远的样子。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总结出“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构式的特点:
1.句法位置较为固定。该结构倾向于句子末尾,说明话题主体所达到的数量或程度。
2.句法功能相对集中。“有+数量结构”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如例(1))和主要动词的补足语(如例(2)、例(3))。
3.形式多样化。这主要由数量结构的构成体现:既可以是单纯的数量短语,如“一米八”;也可以是“数量短语+NP”的形式,如“两个小时”;还可以是“数量短语+AP”的形式,如“三四里远”。
4.“有”可省略。该结构充当谓语、补足语时,其中的“有”可以省略,省去后不影响句子的成立,如:
(4)走过来一个人,那人有三十岁的样子。→ 走过来一个人,那人三十岁的样子。
可见,“有+数量结构+的样子”中的“有”不是句法结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是语义空灵无实义,在句子中发挥语用功能的词。
5.“的样子”可省略。该结构中的“的样子”可以省略,省去后不影响句子的成立。如:
(5)他看上去有一米八的样子。→他看上去有一米八。
6.表主观估量。该结构整体呈现出强烈的表主观估量的语义倾向,这从以上例句中就可以体会出来。
根据上述特点,我们认为“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形式和意义不能从组成成分中推测出来(Goldberg,2007)。因而,我们称“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是一种构式。
(二)关于“有”
1.“有”的焦点凸显功能
焦点是一个语用性的话语功能概念,是句子所表达的新信息的核心,是说话人想要强调的重点。语调重音是凸显焦点最重要和最简便的手段。“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构式在话语表达时“有”重读,说话人想强调的是“有”传递出来的主观情感。该构式的主观情感是说话人对某性状的程度的估量和评价,是焦点凸显的部分。例如:
(6)麻子阿哥在广东做生意,是个大老板,固定资产有几十亿的样子。(崔晓《麻子阿哥》)
(7)他比鹿书香年轻着好些,有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圆头圆脑圆眼睛,有点傻气,可是俊得挺精神。(老舍《东西》)
例(6)中“有”重读,突出说话人对“固定资产”总量的估计、猜测;例(7)中“有”也需要重读,强调说话人对他人年龄的主观估量。
2.“有”无表大表多的倾向
温锁林(2012)认为,“有+数量结构”具有表大表多的语义倾向,且这种语义倾向是从“有”的领有义虚化而来的。我们认为,“有+数量结构+的样子”并不具有表大、表多的语义倾向。
首先,“有+数量结构+的样子”表达的是说话人凭借主观感受对客观事物或情形达到的某一程度做出的主观推测和估量,不强调“量大”或“量小”,只在乎是否与客观事实相接近,即“准确”或“不准确”。
其次,“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构式前不排斥表数少、量小的副词,如“才、只、仅仅、不过”等。例如:
(8)儿子只有八九岁的样子,义哥说要带他接受接受教育。(梁鸿《中国在梁庄》)
(9)马尔蒂娜今年46岁,看上去却只有30多岁的样子。(《人民日报》新闻报道)
综上,可以看出“有+数量结构+的样子”与“有+数量结构”不同,其不具有表量大、量多的语义倾向。
(三)关于“数量结构”
“有+数量结构+的样子”结构中的“数量结构”既可以是最简单的“数”,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数+量+名”,还可以是“数+量+形”。不同的形式与“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构式密切相连。
1.“数量结构”的形式
1)数
(10)中士发现舰体的长度短了许多,约有五分之一的样子,就像舰尾被一把无形的巨刀削掉了一段!(刘慈欣《三体Ⅲ》)
(11)墙上挂的一张X光图样已经发黄,靠下面一角给风吹破了,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样子斜挂下来,几乎要掉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例(10)、例(11)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单纯的数字形式。
2)数+量
(12)她大概有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可是没有什么皱纹。(张炜《美妙雨夜》)
(13)菜园有四五亩的样子,一畦绿一畦黄,种着各样蔬菜。(李佩甫《羊的门》)
例(12)中的“三十五六岁”是“数+量”的形式,说明年龄的大小;而例(13)中的“四五亩”也是“数+量”的形式,说明菜园面积的大小。
3)数+量+名
(14)一打儿毛票,大概有七八毛钱的样子。(老舍《哀启》)
(15)大约过了有五六分钟的样子,等到办公室确实无声无息了,罗维民才敲响了施政委办公室的门。(张平《十面埋伏》)
例(14)中的“七八毛钱”和例(15)中的“五六分钟”都是“数+量+名”的形式,前者说明钱的价值,后者描述时间的长短。
4)数+量+形
(16)记者看到大的银锭大概有六七公分宽的样子。(新华社新闻报道)
(17)约有几里远的样子,可是在暗黑的和灰色的背景衬托下,我能清楚地看到一个小黑点。(译著《福尔摩斯探案集01》)
例(16)中的“宽”和例(17)中 的“远”均属形容词,起强化的作用。
2.“数量结构”的内容
笔者在CCL语料库中共搜集到69个“有+数量结构+的样子”的合法例句①。根据“数量结构”所表示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数量结构”表示年龄大小的出现频率最高,占到了43.5%,表示物体长、宽、高的,表示人或物体数量的和表示时间长短的出现频率较为相近,而表示物体面积大小的和表示人或物体重量的出现次数最少,频率之和不及10%。由此可以看出,“数量结构”所表示的内容具有明显趋向,即表示年龄的大小,这和该结构中的“样子”不无关系。
(四)关于“样子”
“样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解释为“人的模样或神情”,但在“有+数量结构+的样子”中,“样子”的语义已经不那么实在,而是显现出虚化的趋势。例如:
(18)小男孩大约有八九岁的样子,脸很脏,身上穿着件大人的棉袄,腰中用布条扎了一道。(苏童《两个厨子》)
(19)麦田大约有半亩的样子,长势很好,该收割了。(刘慈欣《三体Ⅲ》)
(20)为他,这个农场在用人上开了个官界所不许的例子——场长到任,照例不撤换铁牛。这已有五六年的样子了。(老舍《铁牛和病鸭》)
例(18)中“有八九岁的样子”指的是“八九岁小男孩普遍的模样”,是通过小男孩的身高和体型大致推测出来的。该例中“样子”的语义比较实在,仍指“人的模样和神情”。
例(19)和例(20)中,“样子”的语义有所模糊,不再指“人的模样和神情”,而是指事物的情状。在例(19)中,“样子”指“麦田”的面积,虽然“麦田”是实实在在的事物,但是它们并不和人有关,即“样子”的语义在这里已经产生了虚化。例(20)中,“样子”的语义更加虚化,此数量结构表示的内容是时间,时间是抽象事物,理论上谈不上“样子或模样”,但是在“有+数量结构+的样子”中却是成立的。这和人们的认知相关,人们总是以具体的表达来描述抽象的东西,即将具体的“人的样子”投射到抽象事物上。
(一)主观量的评价
“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构式是一种表达主观量的格式,因为该构式对客观量进行计量时经过了人们的认知“过滤”而产生了主观评价,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数量或程度的估量。例如:
(21)细校全书,共缺少了29回,估计有10册的样子。(张玉蓉《俞平伯夫妇手抄<红楼梦>》)
(22)我和那位老绅士讨论了他的病情,约有半小时的样子,后来,我给他开了处方,之后,便见他在他儿子的搀扶下走出去了。(译著《福尔摩斯探案集·07》)
例(21)中“有10册的样子”和例(22)中“有半小时的样子”都是说话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估量,是一种主观量的评价。
(二)推测性的情态
“有+数量结构+的样子”反映了说话人对数量的主观估量,这和认知情态是一致的,即说话人对一种情景出现的可能性作出判断(彭利贞,2007:42)。该构式作为说话人对数量估测的结构,其确定性程度较弱,因此和推测性认识情态最相宜。从共现情况来看,“有+数量结构+的样子”最容易和“可能”类的推测性情态词(如“大概、大约、估计”等)共现。例如:
(23)他大概有二十二三岁的样子。身量不矮,可是很瘦。(老舍《二马》)
(24)水虽然不太深,可是河身倒是很宽,大约有三百公尺的样子。(李晓明《平原枪声》)
例(23)和例(24)中的“有+数量结构+的样子”前有“大概”“大约”等表示“可能”的推测性情态词。
本文立足于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出现的“有+数量结构+的样子”这一构式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该构式的基本构式义表主观估量,这种语义倾向不是来自“有”或“样子”,而是来自构式本身。
2.“有”在构式中是一个语义空灵、语用功能突出、凸显焦点的词。“数量结构”的形式多样,在表示的内容上具有明显趋向。“样子”在句法和语义上都显示出虚化的趋势。
3.该构式在语用上不仅表达说话者的一种主观量的评价,同时也与推测性情态相匹配。
注释:
①诸如“看起来并没有一个谈判的样子”“颇有几分国军家属的样子”,此类句子因为不在讨论范围内,故笔者统计时未将其计算在内。
[1]金晶.“V了+有+数量短语+(NP)”中“有”的用法特点[J].汉语学习,2012,(3).
[2]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丹青.“有”字领有句的语义倾向和信息结构[J].中国语文,2011,(2).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王明月.句末“有+数量结构”的构式及话语功能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5).
[7]温锁林.“有+数量结构”中“有”的自然焦点凸显功能[J].中国语文,2012,(1).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宗守云.说“V+有+数量结构”构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5).
[10]Adele E.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陈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00083)